出处:《新修本草》

别名:铁脚威灵仙、铁角威灵仙、铁脚灵仙、铁脚铁线莲、铁耙头等

处方用名:威灵仙、灵仙、酒威灵仙

药性: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骨骾。

1.风湿痹痛2.骨骾咽喉 

用法用量:

煎服,6~10g。消骨骾可用30~50g。

注意事项:本品辛散走窜,气血虚弱者慎服。

01

临床配伍

1、《经验良方全集》:治大肠冷积: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一更时,生姜汤下十丸至二十丸。2、《普济方》化铁散:治痞积: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重,用温洒调下。3、《圣济总录》:治肠风病甚不瘥:威灵仙(去土)、鸡冠花各二两。上二味,锉劈,以米醋二升煮干,更炒过,捣为末,以生鸡子清和作小饼子,炙干,再为细末。每服二钱匕,空心,陈米饮调下,午复更一服。4、《外科精义》:治痔疮肿痛: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冷再温之。5、《圣济总录》:治鸡鹅骨鲠:赤茎威灵仙五钱。井华水煎服。6、《本草纲目》:治诸骨鲠咽。威灵仙一两二钱,砂仁一两,沙糖-盏。水二钟,煎一钟,温服。7、《全展选编·五官科》:治牙痛:威灵仙、毛茛各等量。制法:鲜药洗净,捣烂取汁,毫升药汁加75%酒精10毫升,用以防腐。用法:用棉签沾药水擦痛牙处。注意不可多擦,以免起泡。8、《本草原始》:治疟疾:威灵仙,以酒一钟,水一钟,煎至一钟,临发温服。9、《本草纲目》:治停痰宿饮,喘咳呕逆,全不入食:威灵仙(焙)、半夏(姜汁浸焙)。为末,用皂角水熬膏,丸绿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丸,姜汤下,一日服,一月为验。忌茶、面

化学成分:

主要含原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原白头翁素、棕榈酸等。

主要药理作用

(1)抗炎

(2)镇痛

2.其他药理作用

(1)抗心肌缺血

(2)抗菌

(3)抗疟

(4)利胆

炮制方法:

1.威灵仙:取原药材,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或厚片,干燥。

2.酒威灵仙:取净威灵仙段或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

每kg威灵仙段或片,用黄酒10kg。

炮制作用:

1.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具有利湿祛痰的功能。以消诸骨鲠咽为主。用于痰饮积聚,疟疾,骨鲠咽喉。

2.酒威灵仙:祛风除痹、通络止痛的功能增强。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02

威灵仙根茎呈柱状,长1.5~10cm,直径0.3~1.5cm;表面淡棕黄色;顶端残留茎基;质较坚韧,断面纤维性;下侧着生多数细根。根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7~15cm,直径0.1~0.3cm;表面黑褐色,有细纵纹,有的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木部;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较广,木部淡黄色,略呈方形,皮部与木部间常有裂隙。气微,味淡。

棉团铁线莲根茎呈短柱状,长1~4cm,直径0.5~1cm。根长4~20cm,直径0.5~1cm。根长4~20cm,直径0.1~0.2cm;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断面木部圆形。味咸。

东北铁线莲根茎呈柱状,长1~11cm,直径0.5~2.5cm。根较密集,长5~23cm,直径0.1~0.4cm;表面棕黑色;断面木部近圆形。味辛辣。

(1)本品根横切面:威灵仙表皮细胞外壁增厚,棕黑色。皮层宽,均为薄壁细胞,外皮层细胞切向延长;内皮层明显。韧皮部外侧常有纤维束和石细胞,纤维直径18~43μm。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全部木化。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棉团铁线莲外皮层细胞多径向延长,紧接外皮层的1~2列细胞壁稍增厚。韧皮部外侧无纤维束和石细胞。

东北铁线莲外皮层细胞径向延长,老根略切向延长。韧皮部外侧偶有纤维和石细胞。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20ml,加盐酸3ml,加热回流1小时,加水10ml,放冷,加石油醚(60~90℃)25ml振摇提取,石油醚蒸干,残渣用无水乙醇10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4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0:3:0.2)为展开剂,薄层板置展开缸中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ry/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