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

从古至今,人口问题就是一直困扰着执政者的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急需更多的人口劳动力来建设新中国的事业。人多力量大,当时的政策便鼓励人们早生多生。

后来人口趋于饱和后又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政策,限制人们多生育。

再后来也就是近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们的生育观念又有所改变,便又开放了二胎政策,鼓励生育。

可以看出国家的人口政策都是随人口形势而变的。

而在古代当然也有随势而变的人口政策。汉高祖刘邦就推出过他的“计划生育”政策。只不过他的“计划生育”和我们当初的计划生育可不太一样,甚至是完全相反。

刘邦的奇葩政策

两千多年前靠农业来推动社会发展,维护封建统治的农耕社会,没有大机器,只能纯靠人力来打理农产。

汉高祖刘邦时代,刚刚建立的汉朝同样是百废待兴。在秦朝,当时的人口还有三千多万,但是经过多年战乱,到了汉朝建立的时候已经锐减到了一千多万。

而且大多数青壮劳动力不是服了兵役就是埋骨沙场了,剩下的一些老弱妇孺也无力恢复农业生产。

人口问题极大地困扰着这位帝国的新皇帝,增加人口恢复生产亟待解决。除了思想上推崇老庄的自然无为,休养生息,在人口政策上,汉高祖刘邦也想出了一个奇葩的办法。

单身税

别看现在“单身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除了会酸一酸别人的绝美爱情,平时自己小日子过得也不错。可要是个生在汉代的女子,想做“单身狗”,那皇帝第一个不同意。

想要恢复人口,那肯定是要重点在女子身上下功夫的,虽然大家都知道古代女子结婚早,15岁及笄,女子及笄就算是成年人了,之后就可以嫁人生子。

但是当汉高祖刘邦推行了“单身税”后,过了15岁的女子都巴不得今天过生日,明天就嫁人了。

所谓“单身税”,就是汉代15岁之后的女子若还没有嫁人就必须缴纳高额的赋税。

古代女子没有自己的财产,不种田,只能靠自己做些手工来获得一些微薄的收入,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又拿什么来缴纳这高额的赋税?

若家中富裕还能晚些嫁人,可若家中贫寒,根本就无力承担这些高额赋税。只得早早的便物色好人家,或者根本来不及挑选,就随便找人嫁了。

未知的婚姻

不仅如此,到了政策实行后期,税额更是提高到了原来的五倍。缴纳不起的高额“单身税”只能让15岁之后的女子及早嫁人。

封建时代本来就没有婚姻自由,都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是幸运的女子能嫁到一个合心意的男子,举案齐眉,白头偕老。

但那都是少数,大部分女子婚后本就不幸福,再加上政策的压力,她们根本来不及细细挑选,只能在15岁之后就匆匆嫁人。从此是享福还是受苦都由不得她们自己了。

虽然“单身税”很快就有了效果,汉代初期人口数量也在稳步上升,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提升,为后来汉代的繁荣打下了基础,但是对那些不得不及早嫁人的女子来说,确实苦不堪言。

汉高祖秘史

著名谏臣魏征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多读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为我们的当下作出思考和决策。当然这是读历史的深层意义了,若不考虑这些,平时拿本史书来看,了解一下古人故事,当作娱乐消遣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上面关于“单身税”的故事就是《汉高祖秘史》中记载的。作者是著名历史研究学者钟鸣,他不仅在学术上颇有建树,文笔也是斐然。

大多数人对史书的印象都是刻板枯燥。但是这本书却用生动的语言,在真实广泛的史料基础上,用独特的视角带我们去了解了汉高祖刘邦是如何从一个泗水亭长成就汉代千秋霸业的,以及他又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让这份事业绵延子孙的。

无论是当成人物传记,从中总结经验,为自己的人生事业作指导来读,还是当作历史小说来感受古代人的生活,打发时间来读,《汉高祖秘史》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丝毫都不会让人感到枯燥失去阅读欲望。

若是对刘邦感兴趣或真的很喜欢刘邦,那这本书就更值得入手了。几十块就能买来的“快乐”,还不“冲一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cd/1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