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哥爱读书代悲白头翁古诗赏析
代悲白头翁 作者: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②?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③。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④。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⑤。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此诗抒写韶华易逝,人生短暂的喟叹及对美好人生的无限依恋。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等书均记载作者因不肯将诗中“年年岁岁”一联让与宋之问,以至为宋所害一事,虽是小说家言,却从侧面说明了时人对诗人才华的爱惜及对此诗的称赏。 全诗可分前后两部分,而以“寄言全盛红颜子”两句为篇中的枢纽。前一部分化用东汉宋子侯《董娇饶》诗意,以落花起兴,写赏花女子的徘徊自伤。首四句写娇美的洛阳女子来到城东,时值春暮,见桃李飘落,残红满地,引起伤春的叹息。“惜颜色”,既是伤落花,也是对自己红颜易逝的感伤。“今年落花”八句,进一步抒写女子的叹息。岁月如流,沧海桑田,古人已湮灭无闻,而我的容颜也将如落花一样很快凋谢。这里有着朦胧的生命意识的觉醒,有对自然的周而复始及青春年华转瞬即逝的感悟。“年年岁岁”两句,借花相似而人不同的意象,以回环唱叹之笔,抒发着对人生短暂的悼惜之情。“寄言”两句扣题,由女子过渡到白头翁,点出红颜女子的明天即是垂死老翁的今日,语含悲慨。 后一部分的“此翁白头”八句,是白头翁今昔身世的对比。当年的白头翁,是一个翩翩美男子,经常参与达官贵人的诗酒燕游,春暮落花时分,也曾在桃李之下欣赏着歌伎的曼舞轻歌,度过一段风流轻狂的少年时光。而一旦卧病便再也无人理会,昔日游乐之景,只能成为一幕幕伤感的回忆了。“宛转”两句,点出红颜女子的今天正是白头老翁的昨日。尾二句逼出题旨,言昔日的舞榭歌台已成陈迹,只有黄昏时的鸟雀悲鸣,似在哀悼着眼前的沧桑变化,倾吐了诗人富贵无常、人生苦短的悲慨。全诗所贯穿的青春伤感的情思,通过“全盛红颜子”和“半死白头翁”的对比描写而愈显浓烈,给读者留下了兴象鲜明而韵味无穷的诗境。 此诗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汲取了汉魏歌行和乐府诗歌的长处,构思独特,抒情宛转,词句清丽,音节铿锵流宕,可以看作是对六朝宫体诗的净化和改造。是刘希夷的代表作。尤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是“人人意中所有,却未有人道过;一经说出,便人人如其意中所欲出”(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十一)的千古名句。同时代稍后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清代《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葬花吟》,均受此诗的影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cd/15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航母巡洋重启程,蛟龙出水腾空起,虎豹闻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