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彩云追月,桂花飘香,秋高气爽胜春光”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来到了。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激发他们尊重、喜爱爷爷奶奶的情感。在这个特殊日子里,长碧幼开展了重阳节节庆活动。

中班组“中华孝道永流传”

尊老敬老

“噢,重阳节原来是给爷爷奶奶过的节日呀”“重阳节可以登山呢,还可以赏菊花呢”接下来班级又进行“重阳节”感恩行动大讨论,孩子们对于如何进行“感恩”行动献计献策,教室里顿时激情高涨,宝贝们通过视频送上重阳节的祝福,现场一片温馨。

大班组“纸杯菊花颂重阳”

尊老敬老

重阳节有赏菊吟秋的习俗,大班孩子们利用做手工《纸杯菊花》,来体验重阳节的节日氛围。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礼仪传承,有的小朋友说:菊花茶可以清火明目,有的小朋友说菊花颜色有很多种,看起来很漂亮。宝贝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尊老,敬老,传递孝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宝贝们自己动手为家里的老人制作一份精美的礼物!

重阳节习俗

尊老敬老

登高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在这天就有登高眺远的习俗,这其实是一种野游,为我国人民一种传统的体育活动。

赏菊,饮菊花酒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据说,菊花酒都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准备的,重阳节这天人们会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酿酒的粮食中,放置第二年重阳喝。菊花茶也有明目、利血等多种功效。

吃重阳糕

“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可见自古时起,就已经有这种习俗了。其制作过程也是十分讲究的。

插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按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这天人们就会臂上佩戴着插着茱萸的香囊,爬山登高,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重阳节养生

尊老敬老

饮食:吃酸、润燥

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同时,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应对秋燥,应少吃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

起居:避风而卧

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使得疾病上身。因此,这个时节,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

进补:避免盲补

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不过提醒大家,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心理:心情开朗

秋季花木凋零,老年人很容易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诱发多种疾病。提醒中老年朋友们,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多和家人朋友交谈,切勿悲秋伤感。

重阳节的习俗

尊老敬老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沉醉东风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

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

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供稿者:贾德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cd/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