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

白頭翁

苦,寒。歸胃、大腸經。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主產於吉林、黑龍江、遼寧、河北、山東等地。

從前,有個年輕人鬧肚子痛,痛得他額頭直冒冷汗,四肢發冷。當時恰好是農忙之際,左鄰右舍都下田幹活去了,年輕人只得強忍疼痛自己去找醫生。誰知村裡唯一的醫生被鄰村的人請去看病了。年輕人本來想等醫生回來,可是左等一個小時右等一個小都不見醫生的蹤影,他只得去鎮上找醫生。小鎮離村子有點遠,但如果按照正常的速度,在天黑之前他應該趕的回來。年輕人一路走得很急,半路上痛勁又上來了,痛得他腸如刀絞、臉色煞白,最後竟行動不得,躺在地上打滾,哭爹喊娘。「小伙子,你這是怎麼了?我可以幫幫你嗎?」年輕人痛苦地抬起眼角,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拄著枴杖站在他面前。年輕人答道:「從今天早晨開始我的肚子就痛,想買點藥可是醫生出門了??哎呦??」年輕人還想繼續說點什麼,可是他痛得說不下去了。白鬍子老人俯下身子,將年輕人攙扶起來,說道:「我知道有一種中藥可以治你的肚子痛。」「請問是什麼藥?在哪裡啊?」白鬍子老人笑著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說完用枴杖指著路邊一棵頭頂上長著絨絨白毛的草,說:「這種草藥的根可以治好你的病,你把它挖回去,切下根,煎藥,只需要喝幾次就可以藥到病除的。」「老人家你不會開玩笑吧?這野草我都不知道見了多少,怎麼就沒聽誰說它能治肚子痛。」「信則靈,不信則不靈。這是我的獨傳秘方,希望你用它治好病後,傳播給大家。」老爺爺說完,轉身走了。年輕人尋思著這位白髮老人看起來和藹可親應該不會是騙人的。於是,便趁著肚子還不是很難受的時候挖了些那種野草帶回家。睡前按照老人說的方法把草藥煎湯喝了,一夜沒事,第二天年輕人繼續喝了幾劑,過了幾天他的病便痊癒了。不巧的是,鄰居中有個人也得了痢疾。也是痛得哭爹喊娘的。年輕人得知後說:「我有辦法治你的病,你等我一會兒,我上山挖點藥回來。」說完便帶著採藥的工具到村外的田埂間去挖藥了。年輕人挖了一籃子藥回來,按照上次的方法煎了藥給鄰居喝。鄰居吃過就好了。大家都很好奇年輕人怎麼會知道這野草能治痢疾。年輕人便對大家詳細地講述了他如何得病,如何遇見白髮老人等等。大家問:「這藥草叫什麼名啊?」「哎呀,忘了問老人家了。」年輕人後悔地說道。過了些日子,農忙結束了,年輕人有空了,想起來應該好好謝謝老人。於是,他帶了些禮物來到了上次他見到白髮老人的地方。可是,等了好久都不見老人的蹤影,問了些過路的人,大家都說沒見過這樣一位老人。年輕人很失落,他坐在田埂上發呆,尋思著一個活生生的人怎麼就見不著了呢?想著想著,在暖暖的陽光下年輕人便在山坡上睡著了。夢中,他見到了那位老人,老人告訴他自己是南極仙翁,那天親自下凡傳藥,那藥叫「白頭翁」。年輕人醒來之後,明白了一切。從此,「白頭翁」就被當作一味常用中藥使用了。

白頭翁,又名白頭草、奈何草、大將軍草,屬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山野、荒坡及田邊,其根、莖、葉、花皆可入藥,藥用主要用其根。據說其草的特性是有風反靜,無風自搖,根部有白茸。中國最早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即將其列為清熱解毒、涼血治痢要藥。醫聖張鐘景的《傷寒雜病論》中,有治療厥陰熱毒利(痢)的白頭翁湯,治產後下利(痢)極虛的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效專力宏。但此藥虛寒下痢忌用。

[複方]

黃連白頭翁粥

黃連10公克、白頭翁50公克、粳米30公克。

將黃連、白頭翁入砂鍋,水煎,去渣取汁。另鍋中加清水毫升,煮至米粒裂開,加入藥汁,煮成粥,待食。每日3次,溫熱服食。

清熱解毒涼血。專治中毒性痢疾等。

[知識延伸]

《唐本草》中載:「白頭翁,其葉似芍藥而大,抽一莖,莖頭一花,紫色,似木堇花,實大者如雞子,白毛寸餘。正似白頭老翁,故名焉。根甚療毒痢,似續斷而扁。」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cd/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