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专栏王牌特工与秘密特工之
替大家先看了《王牌特工2:黄金圈》,对于这个我期待了两年的电影续集,内心五味杂陈,甚至扪心自问“1和2哪个更好看?”我都答不出来。 最近一次与电影相关的伤心,来自于看到豆瓣《王牌特工》评分8.4,而《UNCLE秘密特工》只有8.0,想不懂啊想不懂,这到底是为什么。要我说,这两个电影之间的区别,就像系列平均水平的一集跟《谍影重重3》相比的距离一样大,或者说是zara和Prada的区别。 《王牌特工》导演马修沃恩,曾经是《秘密特工》导演盖里奇成名之作《两杆大烟枪》和《偷抢拐骗》的制片人,后来拍摄过《X战警:逆转未来》,同样是好莱坞资本之下,盖里奇拍的是《大侦探福尔摩斯》和《亚瑟王传奇》。 不知道你怎么想,反正这俩人在我眼中,盖里奇才明显是个pro。 其实我很惊讶于大家对于《王牌特工1》的过誉,也许脸叔的粉丝实在太多,因为粉颜而把影片分数推高了至少1分,要我打分,给到7了不得了。 在kingsman里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段落:1.被删掉的教堂长镜头杀人;2.结局部分每个人慢镜头爆头爆出蘑菇云效果。 而这两点,都只能算是很业余的乐趣点,基本属于盖里奇这个水准的导演都不屑玩儿的老梗,小聪明级别,顶多就是看的时候嘴角微微笑嘿嘿一下——也就到这儿了。 在《黄金圈》里,许多细节和场景都刻意与上一集呼应,对应教堂杀人段落的,放在杀反派boss上,但第二集的技术显然更加娴熟,甚至有点《地心引力》的味道。相比第一集,新番玩得更飞,笑点更多、更污,同时槽点更多,死人死得更随便,反正我就还挺受不了的。 看过《王牌特工》之后再看《秘密特工》是洗眼睛,那叫一个享受,这才是art嘛~ 咱们先看看这个视觉调性对比:kingsman太平庸了,平庸到和碟中谍一个水平,uncle的色调一看就觉得贱贱的(褒义),那种微妙的褪色和偏色既有复古的风格,还有一种对那个时代的政治情况的讽刺。 再来说演员。Kingsman全体阵容中也就脸叔可圈可点,SamuelJackson的角色毫无惊喜,中规中矩,自大且残忍——如何辨别平庸?你可以自动脑补一下把他演过的另一个反派放进这个电影中,故事仍然成立,这就是人物创作的平庸表现。 到了黄金圈,我最喜欢的人物说死就死了,一点点讲究都没有,死前唱那段歌曲就是个即时抖包袱的效果,一点点回味都没有——还有一点我百思不得其解,里面有多处恶趣味都略显尴尬,例如朱利安摩尔和钱宁塔图,如果再多琢磨一下都不会那么浅薄,也不知道导演是不是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还是说:他就是玩砸了。 如果论颜值,uncle可以说是我看过的所有特工片中的巅峰,而且盖里奇选角巧妙之处就在于:不仅像选最上等的珍珠一样选择了好看的演员,而且他们的造型设计都别具匠心——时尚、精致、恰到好处。相比起kingsman里脸叔带Edgar去萨维尔裁缝铺里的场景,坎妹在uncle中置办行头那场戏可谓是碾压级别,再到后面德比茨基的大宅子,恢弘的同时危机四伏,多么棒的一个空间设计。 在美术设计上,uncle营造了一种特别精致的整体感受,而且那稍微一丢丢的刻意,也完美达到了一种反讽效果,那个度把握得极好,甚至可说是我觉得特工片中最独具匠心的一部。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片子前面的夜里追逐,哪怕去掉音轨,你都可以通过其中的光线感受到全部心理节奏。 说白了就是:讲究不讲究。 故事质量也是两个级别的水平: uncle故事密度大,伸展又做得好,如何组队、组队后进行不同的人物,通篇元素极其丰富,尤其是放在东德西德紧张关系之中,还有一重远高于普通故事的政治隐喻,更难得的是将幽默笑料巧妙地放置进去。同样是全程无尿点,但你能发现无尿点的片子之间,的确有高低之分。 Uncle中的三个主角关系很有层次,每个段落都充满意义,两两关系也微妙有趣——三主角的故事其实比双主角的难写很多,它更考验作者的天才。 对比之下kingsman1就俗气得多,一老一小的搭配实质是父子关系,这个故事难度还不如《X战警:逆转未来》,非常平凡,至于质感和厚度就更谈不上。 到了黄金圈,影片长达分钟,到了《黄金圈》多了statesman,但几乎都是符号化的人物,出门就忘。人物情感还不如第一集回味悠长,人物肖像整体更扁平。 蛋蛋的房子被炸了,狗也没了(真是特别喜欢杀狗的一个故事),但你看影片里的他面容如此淡然,脸叔对他说了一句“把私人情感放在任务之后”,两人立刻进入战斗状态——我国主旋律都比他们人性多了对不对? 真的,这累细节由于太多都数不过来,太令人难以理解了。还是说马修沃恩这一集就下定决心了要拍成《白头神探》那种无厘头?但又好像并不是。 当我们说一个导演讲究,这种讲究一定是体现在影片的所有细节当中,包括他的趣味、对每一场戏的充分考虑。举个例子,请看uncle中湖边那场戏。 这场戏放在特工片中都是屈指可数的优秀代表:短短几分钟,完成了寻找、挫败、达成的微缩三幕剧,运镜优雅又流畅,叙事一气呵成,观众的情绪一路经历紧张、幽默、轻松,如同过山车一样——我在看的时候忍不住记起了笔记。 对于盖里奇,我喜欢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能够把故事中的苦涩很好地剔除,打磨得干干净净,绝不让观众的注意力分散到其他地方,加上他独有的、藏也藏不住的独特节奏:话唠、神经质剪辑、用视觉就能营造出重低音效果。 老湿 以下三个场景尽显讲究,请自行体会 一对比,马修沃恩就显得无聊多了,无论是在1还是2里都是典型的快餐电影风格,每个场景都有抓人的主题元素,但和“迷人”相距甚远,一个纯血英国导演的作品中所有英伦气质都荡然无存,也是挺不容易的。 好感度排名:秘密特工王牌特工1王牌特工2,但黄金圈仍是一个很热闹好笑的作品,从kingsman到statesman,大量美国和英国的文化梗藏在其中,一切元素都在漫画化、扁平化,那种笑声轰然而来,又很快消失。 虽然马丁西科塞斯炮轰烂番茄网站,指出它的存在使得电影批评变得毫无深度,扭曲了电影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但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入场指南,它仍然具有比较强的说服力。 尤其是最近,微博上忘了是谁说:(大意)我就烦那种把“看电影”当成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事情去做的人,看电影嘛,无非是开开心,一种主流的娱乐手段,不要如此掏心掏肺,非要理解观看的终极奥义,电影没那么重要。 如果你认同这种观点,《黄金圈》是你绝对不容错过的标准爆米花片,只是如果你特别喜欢《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的话,建议调整一下预期,这样就会不生气了。 ????买买买的时间又到了???? 淘宝口令 复制这条信息¥UG75Zwtrki8¥后打开手机淘宝 往期阅读 《芳华》是个危险的电影吗?它到底遇到什么麻烦? 看完《赛车3》对好莱坞政治正确大潮忍无可忍了 克里斯托弗·诺兰:半人半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cd/7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分分钟能让人笑尿的爆笑喜剧,编剧说好的
- 下一篇文章: ldquo捡肥皂rdquo的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