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分享书香伴我行
北京湿疹医院简介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6/8890895.html 书 香 伴 我 行 江夏区机关幼儿园 郭晖 小时候,因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的工资维持生计已捉襟见肘,哪有闲钱买书看啊,吃饱穿暖比什么都强!因此,在那个贫穷年代,物质生活要比精神生活来的重要。值得庆幸的是,我有一位喜爱读书也舍得买书的大哥。每每大哥赚了钱除了贴补点家用,其他的就给自己买书了。古代现代的小说名著,以及小人书等等。高雅的通俗的应有尽有。由于当时年龄和知识水平所限,读得懂也最喜欢读的是后者。《小兵张嘎》《闪闪红星》《平原游击队》等都是我爱看的小人书。那时,爱买书的家庭不多,看着我家堆积如山的好书,有经商头脑的母亲摆起了书摊,架起大茶壶。看书几分钱一本,外加免费赠送花红茶一杯。小人书摆在自制的书柜上,一排又一排整整齐齐的养眼又养心!我呢,坐在自家门前,一边看书摊一边看书,别提有多美。有书香陪伴的童年是丰富的美好的!我常常暗自庆幸,碰到了为书痴狂的大哥。俗语讲的好,长兄如父。是的,我的名字是大哥起,我爱读书也是大哥引。 随着年龄渐长,知识面的扩宽,孩提时的那一箱箱小人书早已沉睡箱底。但读书的习惯一直都没变,一直陪伴我,成了生活一部分。在我人生中的最好年龄,正赶上物质匮乏,但精神极度富有的年代。第一次接触“三洋”收录机,听邓丽君的情歌;第一次知道古龙,金庸,梁羽生,琼瑶...。那时谁人借到一套金庸的武打小说,不晓得几嘚瑟,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如痴如醉,废寝忘食地看书,是常有之事。每当从书的世界回到现实中,少不了被大哥一顿呵斥:“正经事书不看专门看这些没用的闲书”。回想起来,正值年轻时还真没看过一本文学名著。谁人一开始就会读那些繁复枯燥的东西?反正我是做不到!但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通俗小说,只要能沉下心来安静的看书就好。开卷就有益! 工作中的我,拍摄于年。 进入中年后真正的最佳读书状态出现了。这种状态,取决于儿时、年轻时的准备,也取决于我女儿,想给她营造读书的环境和榜样作用,从而引导她多读书、读好书。由于年正值网络爆炸时代,沉迷网络的孩子谁处可见。在信息膨胀,烦躁的大气候中,有什么办法让心静下来呢?唯有多读书!林语堂说:“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豁达,不固陋,不偏执”。的确,读书可以让心适当超越过量的浮躁和杂乱,从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处境。 当我真正读了精品名著,咀嚼知识大餐后,方寸之间才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彻悟。《论语》我很庆幸在这个年龄段遇到了它。书中的孝道、忠恕、仁爱、学习之道,只有在我这个年龄才能深刻的思考和感悟,才真正读出它的味道。《红楼梦》让我了解封建社会的腐朽败坏,苍凉和无奈,这本书让人读得欲罢不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非他莫属。最喜欢清新隽永,真情至性的《冰心散文集》。其文如冰心本人,不刻意雕琢,不矫揉造作。每篇虽着墨不多,却让人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记得少年骑木马,转身已是白头翁”。步入知天命的我,越是多读书,越是感觉知识的匮乏,确确实实有种“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觉。其实,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啊!到了这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忙工作、忙家务、忙照顾老人,忙带小孩。忙忙忙!忙碌的生活已侵蚀对书的热忱与向往。但无论多忙多累,入睡前的灯下,总有那点时光属于自己。那就把书,当成忙碌生活空隙里的消遣吧! 武汉教育读书联盟 READING 美编:游洋 责编:凌静 编审:许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cd/8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的原野盛宴当作家张炜挑战长篇非虚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