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蜂蜜到底有多ldquo野rdqu
野蜂蜜,即野生蜂蜜,是指在野外自然环境中自然生长的野生蜜蜂(非人工养殖)所酿造的蜂蜜。在许多人印象中,野蜂蜜就是纯天然蜂蜜,应该是最好的蜂蜜,不会有任何食用风险。 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真相吧! 01 野蜂蜜中毒事件 据文献记录:年,福建省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一起疑似食用野蜂蜜引起的中毒事件,多名村民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及呕吐等类似症状。经调查实验室检测显示,该野蜂蜜中含有雷公藤及博落回两种有毒植物花粉及雷公藤甲素[1];年,医院上报一例食用野蜂蜜致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2];年,医院急诊科上报一例食用野蜂蜜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例[3]。 据相关报道统计:云南、福建、广东等地均有发生过食用野蜂蜜中毒事件。 02 野蜂蜜中毒原因 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规定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应安全无毒,不得来源于雷公藤、博落回、狼毒等有毒蜜源植物。但野蜂蜜的蜜源复杂且难以控制。野蜜蜂在采蜜的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导致特定人群过敏的花粉,甚至会采集有毒蜜源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导致酿成含有植物源毒素的蜂蜜。人们食用此类有毒蜂蜜容易引发中毒,主要临床症状体现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肾脏方面,轻者头晕、头疼、呕吐、腹泻、腹痛,重者死亡。 我国地域广阔,蜜源植物种类多样,其中常见的有毒蜜源植物有15科29种,包括乌头、毛莨、白头翁、驴蹄草、飞燕草、石龙芮、铁线莲、博落回、雷公藤、昆明山海棠、苦皮藤、油茶、狼毒、月腺大戟、狼毒大戟、喜树、八角枫、羊踯躅、马醉木、珍珠花、金叶子、醉鱼草、钩吻、曼陀罗、龙葵、藜芦、马桑、文殊兰、千里光等。它们含有不同的植物毒素,主要为生物碱类或萜类[4]。 03 野蜂蜜中毒预防 首先了解和预测野蜂蜜的毒性,可通过当地现有资料及蜜源植物调查,了解该地区的蜂蜜在历史上是否有毒,有什么毒;其次,有毒蜂蜜的中毒潜伏期最短为一至二小时,一般为一至二天。若发现野蜂蜜有苦、涩、麻等异味,或者身体有任何不适,应停止进食并立即就医[5]。 04 消费提示 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出消费提示:蜂蜜为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由于蜜蜂的蜜源植物种类较多、生长环境复杂,可能导致蜂蜜中含有某些有毒物质。消费者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存在发生中毒的风险,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死亡。为预防蜂蜜中毒,建议消费者不要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倡导消费者选择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过的蜂蜜[6]。 参考资料 1、陈宏标,张永杰,吴生根等.年福建省某村庄一起野蜂蜜实物中毒事件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8(03):-. 2、肖小强,龚福汉.野蜂蜜致室性心律失常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11(16):. 3、马利川,韩启定,张静.野蜂蜜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一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04):. 4、郑亚杰,刘秀斌,彭晓英等.我国有毒蜜源植物及毒性[J].蜜蜂杂志,,39(02):1-8. 5、袁金亮,周斌.西藏森林地区野蜂蜜中毒的初步分析[J].西藏科技,,(02):61-62. 6、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预防食用生鲜蜂蜜中毒的消费提示[J].中国食品学报,,15(08):24.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公众账号转载,需注明引用出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cd/9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劝告大家民间秘方神奇草专治乙肝肝硬
- 下一篇文章: ldquo养伯劳不等于当屠夫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