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请家长接收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场秋雨一场凉,气温骤降,空气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由于孩子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弱,容易诱发秋冬季节的呼吸道疾病,加之新冠肺炎病毒的侵入,我们更要做好秋冬季节疾病预防和控制。 近段时间,传染性和致病性更强的变异新冠病毒正迅速取代传统病株,导致欧洲等地区疫情加剧,感染增多又促使病毒加速变异,病毒变异与疫情加剧有进入恶性循环的趋势,为全球抗疫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因此假期出门一定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护。出门戴口罩,讲卫生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食物要煮熟后再吃,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在做好新冠肺炎防疫同时不可忽视秋冬季节常见疾病预防。 防疫指南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致的疾病,传染性极高,可以短时间内在大范围人群中流行,流感流行常见于秋冬、春季。 流行性感冒:潜伏期通常为1~3天,起病很急,一开始就发烧,体温可高达39℃~40℃,畏寒、全身不适、头昏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及流涕,高热持续3~5天后,全身症状减轻,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逐渐加剧。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让孩子养成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洗手,拿了钱币或脏东西之后立即洗手,外出游玩回来洗手的好习惯,喜欢吮手指的孩子更要注意勤洗手。家人外出回来应洗手、换衣之后再与孩子接触,用“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减少病毒感染机率。 2.饮用足够的温开水 多喝水可使口腔和鼻腔内粘膜保持湿润,能有效发挥清除细菌、病毒的功能;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而脱水症则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3.保证充足的睡眠 小学生每天需要保证10小时睡眠时间,而且需要在没有夜灯的黑暗环境中,才能保证褪黑激素分泌,使他们得到充足休息,从而增强免疫力。 4.适当运动 在孩子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户外运动等活动中去,阳光中的紫外线、红外线,能促进孩子生长发育,能够促进钙、磷吸收,增强免疫能力。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全年都可发病,夏秋时节仍是高峰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此病以手、足部出疹和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特征性表现,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5~7天自行缓解,少部分患儿发展为重症,通常在发病后1~4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以及肺水肿、肺出血和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病例进展迅速,如不及早诊断和救治则病死率超过80%。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 1.尽量少去过于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 2.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充足休息,防止孩子疲劳,可增强对手足口病毒的抵抗力; 3.如果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医院就诊; 4.如确诊为手足口病,请按照规定的治疗时间进行隔离治疗14天后,经复查确诊痊愈后到所在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取复课证明方可复课。 诺如病毒 每到秋冬季节,特别是每年的9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的高发季节。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体或用具,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等。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暴发的常见食品。人感染诺如病毒后可导致急性肠胃炎,一般在摄入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畏寒等;可伴有发烧、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病程为2-3天,但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若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预防措施 1.不吃生冷食物,喝温开水。 2.饭前、便后勤洗手,加工食物之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 3.出现呕吐症状及时撤离其他健康人员,尽量不与患者亲密接触,诺如病毒的传播力较强。 4.患病期间居家隔离,病例需根据病情居家或入院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 5.做好消毒工作,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消毒剂效果不佳)。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患者家庭环境也应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水痘 水痘是由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在托幼园所和学校易引起暴发流行。在我国,以冬季发病最多,患者以儿童为主。据统计,6岁以内儿童患者占所有水痘病人的90%以上。因此,水痘也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 水痘传染性强,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人感染水痘病毒后,潜伏期一般是12-21天,发病初期会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约1-2天后,先从躯干出现皮疹,然后到头面部,表现为红色斑疹——丘疹——水疱疹——结痂四个阶段。 预防措施: 1.适龄儿童应及时到就近的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水痘疫苗; 2.出现发热及皮肤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病人患病期间应避免到人群聚集公共场所,易感人群应尽量不去探视病人以免造成疾病的传播。 发现更多精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cd/9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用药如用兵,熟识中药药性,助阵你药到病除
- 下一篇文章: 病毒篇病原微生物检测人疱疹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