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识中药白头翁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一般是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01378.html 概述 白头翁,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别名:野丈人、胡王使者、白头公等。白头翁喜凉爽干燥气候。耐寒,耐旱,不耐高温。生于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林缘或干旱多石的坡地。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常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 别名 野丈人、胡王使者、白头公。 产地 生于山野、荒坡及田野间。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山西、陕西、江苏等地。主产内蒙古、辽宁、河北。此外,河南、山东、吉林、江苏、安徽、陕西、山西、黑龙江等地亦产。 形状鉴别 干燥的根呈圆柱形至圆锥形,稍扭曲,或有破皮处,长6~15厘米,直径0.5~1.7厘米。外皮黄棕色或灰棕色,多巳脱落,残留者亦易剥落,不带外皮者呈灰黄色或淡黄褐色,具纵皱及斑状的支根痕,皮破处有网状裂纹或裂隙。根头顶端丛生白色毛茸及除去茎叶的痕迹。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外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心淡黄色。气微,味苦涩.以条祖长、整齐、外表灰黄色、根头部有白色毛茸者为佳。 炮制 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 苦,寒。 ①《本经》:味苦,温,无毒。 ②《别录》:有毒。 ③《药性论》:味甘苦,有小毒。 ④李杲:味苦,性寒。 入大肠、肝、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足阳明经血分。 ③《长沙药解》: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 ①《本经》:主温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 ②《别录》:(主)鼻衄。 ③陶弘景:疗毒痢。 ④《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疬。主百骨节痛。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子:功用同上。 ⑥《伤寒蕴要》:热毒下痢紫血鲜血者宜之。 ⑦《本草汇言》:凉血,消瘀,解湿毒。 ⑧《本草备要》:治秃疮、瘰疬、疝瘕、血痔、偏坠,明目,消疣。 ⑨《纲目拾遗》:去肠垢,消积滞。 ⑩《现代实用中药》:疗咽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注意事项 虚寒泻痢忌服。 ①《药性论》:豚实为使。 ②《日华子本草》:得酒良。 ③《本草经疏》:滞下胃虚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泄泻由于虚寒寒湿,而不由于湿毒者忌之。 ④《本草从新》:血分无热者忌。 相关配伍 ①治热痢下重: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金匮要赂》白头翁汤) ②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白头翁一两,黄丹二两(并白头翁入铁瓶内烧令通赤),干姜一两(炮裂,锉),莨菪子半升(以水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曝干,炒令黄黑色),白矾二两(烧令汁尽)。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十丸。(《圣惠方》白头翁丸) ③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白头翁(去芦头)半两,艾叶二两(微炒).上二味为末,用米醋一升,入药一半,先熬成煎,入余药末,和丸梧桐子丸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圣济总录》白头翁丸) ④治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甘草、阿胶各二两,秦皮、黄连、柏皮各三两.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金匮要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⑤治小儿热毒下痢如鱼脑:白头翁半两,黄连二两半(去须,微炒),酸石榴皮一两(微炙,锉)。上件药,捣租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侯,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白头翁散) ⑥治温疟发作,昏迷如死:白头翁一两,柴胡、半夏、黄芩、槟榔各二钱,甘草七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⑦治外痔肿痛:白头翁草以根捣涂之。(《卫生易简方》) ⑧治瘰疬延生,身发寒热:白头翁二两,当归尾、牡丹皮、半夏各一两。炒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⑨疗少小阴颓:生白头翁根,不问多少,捣之,随病处以敷之,一宿当作疮,二十日愈。(《小品方》) 相关论述 1.李杲:张仲景治热痢下重,用白头翁汤主之,盖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痢则下焦虚,故以纯苦之剂坚之。男子阴疝偏坠,小儿头秃膻腥,鼻衄无此不效,毒痢有此获功。 2.《本草经疏》:白头翁;暑伏足阳明经,则发温疟;伏手阳明经,则病毒痢,滞下纯血;狂易鼻衄者,血热也;寒热者,血瘀也;症瘕积聚,瘿气,靡不由血凝而成。积滞停留则腹痛,金疮血凉则痛自止。苦能下泄,辛能解散,寒能除热凉血,具诸功能,故悉主之,殆散热凉血行瘀之要药欤? 3.《本经逢原》:白头翁,《本经》言苦温者,传写之误也。其治温疟狂易寒热等症,皆少阳、阳明热邪固结之病,结散则积血去而腹痛止矣。《别录》止鼻衄,弘景止毒痢,亦是热毒入伤血分之候。 4.《本草求真》:白头翁,何以用此以治温疟寒热,齿痛、骨痛,鼻衄,秃疮,疝瘕等症?亦因邪结阳明,服此热解毒清,则肾不燥扰而骨固,胃不受邪而齿安,毒不上侵而止衄,热不内结而疝与瘕皆却,总皆清解热毒之力也。 5.《本草正义》:白头翁味微苦而淡,气清质轻,《本经》虽谓苦温,然以主治温疟狂易,而仲景且以专治热利下重,则必非温药可知。石顽《本经逢原》改作微寒,盖从阅历中体验得来,其说较为可信。今以通治实热毒火之滞下赤白,日数十次者,颇见奇效。向来说者皆谓苦泄导滞,专以下行为天职,且有苦能坚骨;寒能凉骨之语。惟今何廉臣着实验药物学》,独谓其气质轻清,为升散肠胃郁火之良药。案……味苦又薄,合于经文轻清发散为阳之旨。其主热毒滞下,虽曰苦固能泄,而升举脾胃清气,使不陷下,则里急后重皆除,确是此药之实在真谛。何翁此论,洵有特别见解。但终是苦泄宣通一路,不能竟以升散郁火四字简直言之,与升麻、柴胡作一例看耳。试观《别录》以主鼻衄,其能清泄,尤为明白晓畅。轻用一钱至一钱五分,毒火甚者,可用至四、五钱。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ry/5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认识中药材白头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