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旅行·文艺

天冬大叔、万能小飞和少女栗子的野风集

◆◆◆◆

前一阵子我集中贴了一些瑞士阿尔卑斯山的植物图出来。有些网友反馈说,“这个我见过”“这个春天在山上很多”“都是常见的”,类似的评论里有一种说法很典型,就是“我老家有这个”。

 

其实,类似的感觉没有错。

 

但我还是想和大家说明一件事:生物的分类、物种的识别,有时候是要看很细微的特征的。这就好比您觉得两个人长得很像,但可能这两个人并不是同一个人,有些细微的区别,比如其中某一个人,耳朵后头有个黑痣,或者另一个人喉结更为突出。这种细微的差别,有时候很难第一眼就看出来,有时候你不去仔细检查,甚至发现不了。但他们确实是不同的两个人。

 

生物的物种区分,也有类似的情况。有可能通过分子手段证明,这两个物种不是同一物种,但在形态上很相似。或者虽然在相关专业人士的眼中,它们是有区别的,但如果您没有经过相关的专业训练,可能难以发觉。

 

但人们喜欢把一个所见的东西,向记忆中的另一个差不多相似的东西上贴靠。有时候贴靠得不是十分准确,模棱两可,但也还是愿意说服自己,认为它们是一致的。所以“我老家有这个”比“现在我家门口就有这个”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因为您难以立刻证实,到底老家有没有这个,是不是这个样子,它仅存于记忆里,记忆又有可能模糊。“现在我家门口”相对更容易证实,也就难以被混淆。

 

此外,生物的分布有时还有地理区域上的差异。比如这个山头和那个山头,同一类群中的不同物种分别生长于两地,它们有细微的形态差别,而且有地理区域上的隔离。这在自主传播能力有限的植物之中就更为明显,比动物更明显。

 

所以我姑且就挑选毛茛科白头翁属的一些野花,给大家看看吧。

 

 

哈勒氏白头翁Pulsatillahalleri

 

这是个欧洲分布的物种,花被片紫色。但其实国内的网友觉得这个“好像见过”。

 

哈勒氏白头翁Pulsatillahalleri

哈勒氏白头翁Pulsatillahalleri

哈勒氏白头翁Pulsatillahalleri

 

 

春白头翁Pulsatillavernalis

 

这还是个欧洲种,花被片外部淡紫色,内部近白色。

 

春白头翁Pulsatillavernalis

春白头翁Pulsatillavernalis

春白头翁Pulsatillavernalis

春白头翁Pulsatillavernalis

春白头翁Pulsatillavernalis

春白头翁Pulsatillavernalis

 

 

高山白头翁Pulsatillaalpinassp.alpina

 

同样是欧洲物种,花被片白色。这就麻烦了,类似的白色花,其他一些类群里也比较常见,所以也不少网友觉得这个“我见过”。

 

高山白头翁Pulsatillaalpinassp.alpina

高山白头翁Pulsatillaalpinassp.alpina

高山白头翁Pulsatillaalpinassp.alpina

 

 

黄花高山白头翁Pulsatillaalpinassp.apiifolia

 

这是高山白头翁的黄花亚种,也在欧洲分布,花被片黄色。

 

黄花高山白头翁Pulsatillaalpinassp.apiifolia

黄花高山白头翁Pulsatillaalpinassp.apiifolia

高山白头翁Pulsatillaalpinassp.alpina

 

 

这四种白头翁,是我之前贴出过图的。说实话,如果您基本就在中国活动,其实这几个物种您大概率都没见过。而且这四种白头翁本身,您觉得一眼看去花的颜色就不一样,很容易区分。然而在欧洲,还有其他白头翁种类,和它们中的某些比较相似。

 

在白头翁属植物中,叶片的形态、分裂方式、裂片的深浅和宽窄、植株的毛被等特征,都是物种与物种之间区分时,所依据的形态学上的证据。所以如果没有花,这几种白头翁您看上去可能觉得就没什么差别了,但相关专业人士还是需要将它们区分开,而且自有办法。

 

也就是说,不容易一眼就被看到的形态特征,有可能是用于区分物种与物种的关键。

 

然后再说地域。欧洲的白头翁,多数种类并没有分布到亚洲,或者在中国比较不常见。但白头翁属中的不同物种,有可能彼此看上去有点相似,特别是开花紫色、淡紫色的种类。所以如果您在中国,特别是中国北方,喜欢户外喜欢爬山,大概率您看到的白头翁,是中国本土物种,同时也很容易被您感觉“和你贴出来的欧洲的种类一样”。

 

 

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

 

这是中国本土物种,而且是相对分布比较广泛的种类,在北方的山区挺常见,也有人将它引种栽培。花被片紫色或淡紫色,看上去,觉得,哎呀,和欧洲那几个也没什么区别呀。

 

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

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

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

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

 

 

兴安白头翁Pulsatilladahurica

 

这也是本土物种,原本按记录分布在我国东北,但其实河北、北京也有分布。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京郊其实白头翁和兴安白头翁的分布有交叉的现象。花被片也是紫色或淡紫色的。

 

兴安白头翁Pulsatilladahurica

兴安白头翁Pulsatilladahurica

兴安白头翁Pulsatilladahurica

 

 

细叶白头翁Pulsatillaturczaninovii

 

这是个分布在我国北方山区的种类,其实和白头翁、兴安白头翁的分布都有交叉。花被片同样是紫色或淡紫色的。

 

细叶白头翁Pulsatillaturczaninovii

细叶白头翁Pulsatillaturczaninovii

细叶白头翁Pulsatillaturczaninovii

 

 

因为今天我不想细说物种之间的区分方法,也不想抠白头翁属的形态细节,所以您知道它们不是同一种就好了。如果仔细对比一下它们的叶片,比如基生叶,我估计您也能发现彼此之间的差异。

 

好了,所以您现在能明白了,您可能看见的是国内这几种白头翁中的任意一种,也有可能是我没贴出的其他国产物种。其实国产的这几种,具体怎么分辨,也还是让人要费一点劲的。至于它们和欧洲分布的白头翁的区别……就更让人费劲了。简单的办法是相信专业人员的调查和科研结论,知道欧洲的种类通常见于欧洲,中国的种类则是在中国常见,欧洲反而见不太着。

 

它们并不相同。

 

就像欧洲朋友跑到京郊来爬山,见了白头翁,说,哎呀,这个和我老家的那个一样啊,我在我老家见过!我也会告诉他们,虽然和您老家的相似,但并不是同一个物种。为什么我这么说您最好相信呢,因为我掌握一些相关专业的资料、数据和识别的方法。

 

同理,我觉得吧,见到某个图,某个物种,您觉得“和我老家的相似”是人之常情,发表感叹,体现思乡情怀,这都挺好的。也不会有谁为此挑理,为此不高兴。如果原博主说了,这是什么什么物种,分布在哪哪,您要硬说“你瞎说,我老家就有这个”,这才会让人不高兴。而且,把前头“你瞎说”类的表达去掉,把后头“就有”换成“像是”“可能有”,并不会有什么损失。

 

之前看过报道说,有相关专业人员在某地发现新物种。新闻下的一堆评论都在说,我老家就有这个,这是什么新物种啊,科研人员真是笨蛋,他们就知道关起门来搞研究,科研经费都被怎么怎么着了。这种言论才招人讨厌,不仅讨厌,而且显示出留言者的无知。无知不是过错,无知还觉得自己的无知是才真理,硬要跟人掰扯,这才是不对的。

 

我挺高兴的是,基本来我这留言的网友,都挺正常的,没有说什么让人不高兴的话。你看,这一堆白头翁,还算是容易区分的类群。还有些更难区分的类群,贴网上几张图,就想确定到底是哪个物种,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公共社交平台也不是适合讨论学术问题的地方,就看看图,觉得挺好看,这就挺好的。

 

好吧,其实我知道,植物还好,动物里头的某些类群才是重灾区。比如需要靠解剖来定种的类群,哎呀哎呀。

往期瑞士《云赏花》系列请见:阿尔卑斯山的春花鸢尾花园,真有好多鸢尾瑞士的“鲜花港”阿尔卑斯干热河谷温泉山谷的野花看着山尖,看着山花

植物·旅行·文艺

天冬大叔、万能小飞和少女栗子的野风集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ry/5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