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冬天即将结束,

敏感的大雁察觉到萌动天地的春意,

振翅高飞,飞回北方大地。

而接下来几天,

也是年前最后几天,

在外漂泊打拼的游子,

或者如大雁一般踏上回家的征程,

或者有心思归,

却身不由己不能归。

因此接下来几天就让我们

在古诗中体会归与不归的种种滋味。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为奔忙赋闲,让生活有诗,欢迎踏上时间诗旅。刚才轶伦为大家朗诵的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写的《渡汉江》,这首诗的解读来自于我们的忠实听友志志,他也是我的好朋友。下面让我们来听他的解读:

如果你看过《甄嬛传》,你一定会记得皇帝曾对皇后说过一句话,“近乡情更怯,朕是不敢”,皇帝引用的就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名篇《渡汉江》,这首诗,可以说是感动了千古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中国人。不知你第一次完整地读完这首诗之后,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一个画面,对于这首诗的作者,又会产生怎样一个认识。

小学刚学写字的时候,老师与长辈就教导我们一定要好好练字,因为“字如其人”。而当我们读的书越来越多之后,也从书中得到一个认识,这就是“文如其人”。例如,读完李白的《将进酒》与《侠客行》,就能看到他的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读完杜甫的《石壕吏》与《新婚别》,就能感受到他的悲悯与气浩纵横。而读完宋之问的《渡汉江》,我们至少应该能看到一位重情义的老人家吧?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两个笑话,一个是“字如其人”,另一个就是“文如其人”。因为千百年来,那些文人墨客总是以他们的奇葩人生,充分印证这两个观点是多么的片面而可笑。而《渡汉江》的作者宋之问,就是这本笑话集当中,最抢眼的一位。

必须承认,就算把《渡汉江》与华夏历史的诸多佳作相比,它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作品。

公元年,唐中宗李显将宋之问贬为泷州参军。当时泷州远在岭南,对于中原核心文化圈而言,属于蛮荒边远地区。由于被贬官员很难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活习俗,很少能有人能熬到重回中原那日。

于是,诗人来到岭南之后,在次年春天就冒险逃回洛阳。当他来到襄阳附近的时候,触景生情,挥笔写道:流放到了岭南之后,就与亲人断绝了音信,只能在煎熬中度过了这一年。如今,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担心与害怕。哪怕遇到了从家乡出来的人,也不敢向他们询问消息。

这首诗最经典的当然就是那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了,千百年前,可不像今日这般随随便便就能与亲人视频聊天,而是一旦离别,也许就是终生难见。诗人贬居泷州,长期没有亲人的任何音讯,他一方面思念亲人,另一方面又担心亲人受到自己的牵累而遭受不幸。眼看离家越来越近,这种越是期盼越是害怕的纠结心情,让他发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感慨。

不得不佩服宋之问的敏锐观察力与满腔诗意,也由衷地感慨:普通诗人与天才诗人的区别,或许普通诗人此时写出的没准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而天才诗人往往能妙笔生花,准确地把握住复杂人心,写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种更值得回味的诗句。

正如前文的伏笔,能写出如此好诗的宋之问,可不是一位简单的诗人。

宋之问是个有才的诗人,年轻时即以“尤善五言诗”而出名,参加科举考试也很顺地考上进士,但这个人的人品却很一般。

武则天执政时,宋之问以文才为宫廷侍臣,颇受恩宠。野史传言宋之问曾深夜入宫邀宠,却因武后嫌弃他口臭,以致被赶出宫门。而让人无语的是,这次虽然邀宠失败,但宋之问又灵机一动,转而巴结武后的“男宠”张易之。这位初唐的著名诗人,不仅给张易之当“枪手”,一再献诗给武后讨欢心,甚至还低三下四地为张易之捧尿壶,以求他吹枕边风,在武后面前为自己说好话。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武则天退位之后,张易之被杀,宋之问也被贬到泷州,成为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副县级小官员。

随后的事情,充分展现了宋之问的胆大包天与超强的执行力。到了泷州之后,他第二年就偷偷潜回洛阳,并躲在友人安定公主的驸马王同皎家里。

锅从天降,好心没好报。王同皎绝对没有想到,他这次是引狼入室。因为没过多久,宋之问就卖友求荣,指使侄子向当时的权臣武三思告密,说王同皎心怀不轨。

最终,王同皎等人被斩首,宋之问则顺势抱上武三思的大腿,被提拔为鸿胪主簿,相当于今天外交部的一个司长。

后来,武三思在政治斗争中被发兵杀死,宋之问因为果断投靠太平公主,又幸运地躲过这一劫。

不过,脑瓜子太灵了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本来已经是太平公主的马仔了,宋之问却觉得太平公主不太平,转而巴结安乐公主。

但问题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男人都不要试图背叛一个女人,尤其是背叛一个有权的女人。

愤怒的太平公主在唐中宗面前揭露了宋之问的种种丑行,这位机关算尽的大才子也被贬到偏远的越州,并最终被唐玄宗下诏赐死,结束了他奔波而丑陋的一生。

上面这些材料,已经足够让宋之问受人鄙视的了,但他的人品不是一般的差,甚至可以说,因为一首诗,他让自己掉进了遗臭万年的境地。

《大唐新语》记载,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有日写出一首题为《代悲白头翁》的诗,并把它交给宋之问,请他鉴赏和指教。

宋之问一看:哎哟,诗中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写的太牛了,可惜这句怎么不是出自我的笔下,而是这个毛头小子呢?

于是,瞬间短路的宋之问对外甥提出,咱们都是一家人,不如你就把这首诗让给我,让舅舅我再在同仁们面前嘚瑟一下?

估计刘希夷对于这种脑洞大开有点措手不及,不得不答应了宋之问的这个匪夷所思的请求。

可是,人家也不傻啊,回到家里之后,刘希夷越想越不对劲,回信给舅舅说他后悔了,不愿意让出这首诗。

你这不是玩我吗?宋之问恼羞成怒,心想既然你不给我面子,那就不要怪我不给你面子了。

这一刻,宋之问充分展现了一名文化流氓应有的暴虐。为了将此诗据为己有,他居然命令家奴用土袋将外甥活活压死,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无耻的一次谋杀案。回头看来,郭敬明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已经算是他手下留情了!

言归正传,无论宋之问品行如何让我们不屑,可谁也不能否认《渡汉江》是一首好诗,也格外适合在今天这个南方小年夜,与各位朋友共享。

相信此时一定有很多朋友,在异国他乡心系故乡与亲人;也有很多朋友即将踏上归程,却在半路上“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我真心希望这首诗能给大家带来力量,也带来温暖。

主讲人按

听友兼我的好友志志同学的解读已经给大家念完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读来总不免令人唏嘘,聊到这里,想说几句题外话:各位朋友,你已经多久没有给爸妈写信了呢?你又是否还想起,这个世界上有个歌手叫李春波,有首歌叫《一封家书》呢?

从“时间诗旅”开始更新的第一天,志志就对我说,如果我能坚持更新一百天,那他也来一次关于音乐推荐的每日推送。

事实证明,我到目前为止还算说到做到,如今,已经是“时间诗旅”陪伴大家的第天!

既然如此,志志也要同样言出必行!于是从今年1月1日开始,他也开始更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ry/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