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优势 http://m.360xh.com/201911/22/54356.html
天气回暖,春意融融,万物已然复苏,许多昆虫也已经开始活动,你是否聆听过草丛中、池塘边的声声虫鸣?你能猜出这是哪种昆虫的叫声吗?虫鸣的主人,就是在上海十分常见的土著昆虫——小黄蛉~

那一片荒野,那一串蛉声

2月14日,正月初三,亦是情人节,或许知道是双节,天公格外作美,一扫前几天的阴霾,太阳一大早就露出了明媚的笑脸,在春水般澄净的空中,飘着几片透着宜人暖意的云朵,阳光明显地比冬日活泼了许多,照的各处闪闪发亮。院子里洒满了和煦的阳光,滴水观音叶尖上悬着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钻石般的光彩,阳光照在吊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大小不一的光斑织成了一幅迷离的图案,尽显春日的舒缓。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特有的甜丝丝的气息,白头翁们早已热闹地开起了晨会,林梢上不时传来它们清脆的鸣啭,间或喁喁私语,时而穿插着珠颈斑鸠悠长的鸣声……雨后的初晴,灿烂的春光,令憋闷了许久的人们纷纷奔向户外,我们亦呼朋唤友,直奔南汇嘴观海公园,融入上海的春天之中。池边翠鸟王云刚摄围绕南汇嘴观海公园附近的湿地一路前行,途经一大片芦苇丛时,一串异样的声音令我停住了脚步,这声音微弱但清晰,“齐齐齐齐齐”,晨风徐徐吹来,夹杂着初春的微寒,更将那茂密芦苇丛中绵密如雨的声音吹入耳中。芦苇丛刘漫萍摄这是什么声音?没有鸟叫清脆、响亮,也异于蛙鸣的聒噪,声音清幽婉转,入耳有种难以言喻的温柔,如同春日温暖的阳光,又如细细的流水,缓缓漫过心间,浸润人心。整整一年了,在经历了紧张、不安的年后,眼下又能呼吸清新的空气了,又能听到这凝结在芦苇上露珠的歌声了,不禁令人百感交集:“生命仍可以继续生存!“。小黄蛉王云刚摄置身此地,入眼的是一片芦花,入耳的是清丽的虫声,原本紧绷的心舒缓了下来,变得宁静平和。在这群鸟鸣春的时节,是它,是上海的一种本地鸣虫,在经历了艰难的年后,它又和着鸟鸣,一起唱响了上海的春之序曲!以前我们调查它在上海出现的最早时间是2月21日,谁曾想到今年,它出现的这么早且这么巧,竟然在情人节这天奏响了情歌,多么应景,多么知情识趣的虫啊!它,就是上海的土著鸣虫——小黄蛉。

小黄蛉是什么虫?

小黄蛉是俗称,它的正式名叫小黄蛉蟋Anaxiphapallidula(Matsumura,),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蛉蟋科黄蛉蟋属,是虫友们最喜爱的三大鸣虫之一。小黄蛉身材娇小,体长仅5-6毫米,比一粒米大不了多少,体色呈麦杆色,与枯草色接近。雄性小黄蛉体色有光泽,雌性的体色暗淡无光。小黄蛉的复眼形状极为特别,眼中有中间有一个大些的斑点,四周各散落一个黑点,看出上去好似有五个瞳仁一样。小黄蛉王云刚摄小黄蛉有一对半透明的前翅,翅脉明显,上面有不规则的斑纹,雄虫的翅膀较长,一般长度到达腹部,甚至有的长翅型翅长超过腹部。相比之下,雌性小黄蛉前翅短些,不达腹部的末端,而且后翅通常退化。小黄蛉有两根细长的尾须,雌虫的产卵瓣微上翘,短于尾须,色泽也比尾须深。一般小黄蛉晨昏和白天都喜欢鸣叫,天凉了在太阳下尤其叫的欢。小黄蛉王云刚摄小黄蛉可不独独生活在上海,它还生活在台湾、江苏和琉球群岛。

在哪里能发现小黄蛉?

小黄蛉属于草栖类鸣虫,它们喜欢生活在水边的高草丛中,如芦苇丛、菖蒲丛、香蒲丛、茭白丛中,在低矮的双双穗雀稗、水花生丛中也发现过小黄蛉,只要有水,有草丛,少人干扰的地方,就能发现小黄蛉的踪迹,不过常常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虫。

.3上海科技馆小池塘的芦苇丛

司强摄

.7江湾废弃地的水烛

刘漫萍摄

.2松江的小黄蛉生境

刘漫萍摄

.4江湾废弃地的白茅丛

秦祥堃摄

.4江湾废弃地的芦苇丛

司强摄

.5上海科技馆小池塘的小黄蛉生境

刘漫萍摄

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ry/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