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女子诗社

二律珠联璧满庭芳沁人

罗锡文评

深秋入黔,连日淫雨霏霏,寒湿侵体。旅次之间忽得王敏健(自署知否)大姐所发《满庭芳女子诗社己亥秋日聚会拈韵合辑》,合辑前言曰:“满庭芳女子诗社于年10月27日聚会,以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句分韵,诗写七律,词填青玉案,主题秋天相关,数日内得诗词十五首,集之成辑”。十五琼章铿金戛玉,顿觉秋光无限,秋实丰盈。余留言敏健大姐:满庭芳桂馥兰馨,“难”“逢”二律尤为难得!遂将该合辑分享诗友,而华慧娟女士与敏健大姐珠联璧合的两首七律,更加不忍隐没在浩繁的网络和卷帙之中!

秋心满庭芳雅集拈得“难”字

华慧娟

莲塘凋敝觅春难,苍羽低徊照影寒。

时序轮回天作意,素襟无改梦含丹。

枫红应谢风霜染,鬓白当祈岁月安。

楮墨吟声听皓魄,盈盈芷若对空欢。

“凋敝”实写残秋之萧瑟,“照影”则反衬暮景凄清。入题以莲塘为物象写景,有意营造出一股逼人的寒意。如果听任这种情绪发展,那么就会把读者导向消沉的寒潭。“时序轮回天作意,素襟无改梦含丹”。“天作意”和“梦含丹”是诗眼,是神来之笔!当然,有消极的网友解读为“天作有雨、人作有祸”,也有读者理解为“天作之合”的赞美,但都不影响作者对于天道轮回的坦然与淡定。“含丹”更加引发诗友们的无限遐思,“丹”是“卧佛含丹”的夕照之美,抑或嫦娥和白娘子可以飞升救命的灵丹妙药,就请读者自便了!但作者的丹心热血还是欲隐还现。

如果作者就此止笔,一首含蓄隽永的七绝便诞生了。从表述的逻辑来说,“时序”句是绝中之“转”而非律中之“承”。但作者显然对主题的演绎有更高的诉求,所以这首七律才显得难能可贵。“枫红应谢风霜染,鬓白当祈岁月安”,“应谢”解了读者之惑:夕阳无限好,只“为”近黄昏,一字之妙,足以从原诗的惋惜无奈中变成充满勃发之气的慷慨豪吟!“楮墨吟声听皓魄,盈盈芷若对空欢”,深秋雅集,蕙圃衡兰,芷若射干,百馨竞馥,盛景无双!

如果说华慧娟女士的七律是绵密雅致的“谈心”,敏健大姐就胜在旷逸疏朗的“说事”。

满庭芳姐妹己亥秋聚会拈韵“逢”字

知否

向晚衣侵菊露浓,群芳合坐此时逢。

依然松下闲敲月,复尔石前痴觅踪。

试剑鹏城听瘴雨,采薇天姥濯尘容。

幽情无限应谁诉?一曲铜琶流碧淙。

菊露侵衣,群芳团簇,敲月裁云,松下石前,神仙之会;松或为终南不老之松,石定是使君试剑之石,既可问天买卦,也能借以攻玉。“依然”知早有成例,“复尔”则自然而然;“试剑”“采薇”,一张一弛,“鹏城”“天姥”,一实一虚,实者乃意象,虚者是真情。敢借虚空命意,可见作者已得大自在!所以,欲诉“幽情无限”,偏偏不用红牙板,“一曲铜琶流碧淙”,骨子里自有“立马吴山第一峰”的气势!

点评

罗锡文

罗锡文,年生,广东普宁人。文艺评论家/企业家/诗人。深圳潮人海外经济促进会永远名誉会长、书记,深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月刊》社社长,北京市中企富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贵州省万富山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窃来春色漫消愁

一一评《清平乐.秋将春窃》

赵立平评

《清平乐》

陌上公子

秋将春窃,一绾同心结。深紫浅红犹堪折,风共梧桐细说。

云卷世事俱休,天下熙攘何求?颠倒浮生若梦,东篱酒不关愁。

春与秋,本是不同的季节。读陌上公子的这首《清平乐.秋将春窃》词,却如穿越时光遂道,光阴倒转,让人在唏嘘感慨之余又不免为词人的奇思妙想大为赞叹!

开篇一句“秋将春窃”,如石破天惊,让人兀自惊叹。庄子曰:窃钩者贼。窃国者侯。词人居然能让秋将春窃,这是何等气魄与妙趣横生的想法?!拍案之余不禁又疑虑顿生。

是的,春天百花芬芳,明媚灿烂,总是让人缱绻流连的时节。古往今来有多少劝人珍惜大好春光的诗句,又有多少长恨春归无觅处的感叹!逝去的光阴一如错过的风景,只能让人徒增伤感。如何才能让时光倒转?

而秋天,草木枯萎,万物萧条,自古便是让人无端伤怀悲凉的季节。而词人却异想天开要为读者“窃”来一个春天!纵使人疑惑,却在这惆怅悲凉的秋天,让人眼前一亮。

词人紧接着便以“一绾同心结”相随相衬,似注解,似伏笔,似箴言。仿佛在卖个关子后,接着告诉人们,只需同德同心,便可挪移乾坤。此外,这“同心结”还包含了春与秋的一脉相承、心心相连的逻辑关系。似乎在告诫你:如果错过了春天,请千万别自暴自弃,秋天一样会有让人欢欣鼓舞的情景。由此,自然而然便会联想到刘禹锡的那首《秋词》中的明亮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不信,且看这遍山遍野的“深紫浅红”,不正恰是那春风中的万紫千红吗?彼时花开,“惜春长怕花开早”,“劝君惜取少年时”,多少人枉奈何“流水落花春去也”,徒懊悔在“无花空折枝”的长叹息里。可是词人在这里却乐观旷达地宣告“深紫浅红犹堪折”。把一个“往者不可谏,来日犹可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如此开朗,积极向上的同时,也为读者揭开了“窃春”的秘密,读来忍不住哑然失笑又不得不颔首认可:

词人起句“秋将春窃”点明了秋的时序,却要在秋的时令“窃”得春来,如何窃?作者不慌不忙地道来:“一绾同心结”啊!再轻轻松松打开谜底道:“深紫浅红犹堪折”。呵呵,原来如此,果然如此。秋日里这般“深紫浅红”,难道比春日逊色吗?这里,作者不仅将时空倒转让“窃春”成功,更暗含时空流转,“春秋”轮回之妙。读来跌宕起伏,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更为绝妙的是,上片最后一拍“风共梧桐细说”,把一个“千言万语”“欲说还休”的微妙意境更表现得淋漓尽致。前面说到“春”说到“秋”,说到万紫千红,满目山河,无非都是为这一句做铺垫。春也好秋也罢,最核心最本质的是一个“愁”字,春有春愁,秋有秋愁,“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啊?可是词人满纸不写愁,且用“风”与“梧桐”细说。这“风”,作者没说是东风,却有东风的温柔。这“风”当也不属西风,却有西风的力度。如此有温度又有力度之“风”,自然应是“千古风流”之风了。由此,“风共梧桐细说”,便不再只是“点滴梧桐细语”这般伤感,而是让读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秋风微拂,梧桐婆娑起舞,那是风和叶的缠绵,诉说情话亘古不变…

“风共梧桐细说”究竟说了什么呢?也许是上阕对世人“秋景深紫浅红犹堪折”的提醒,也许谜底藏在下阕之中…

下阕起笔“云卷世事俱休,天下熙攘何求”初显突兀,似横空出世。但有这一“细说”,又天马行空得合情合理,由上阕景物转为感慨,由虚而实,原来词人是在感叹人生啊。此处直抒胸臆,“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句反问,直道名利皆为身外之物,人生何苦又何求?只不过是过眼浮云事事休!“云卷世事俱休”颇有些“浪淘尽风流人物”的意味,正承下句所言:颠倒浮生若梦。春秋流转,世事轮回,浮生若梦,以实写回应了上阕包含的“花开堪折直须折”,“来者犹可追”的虚写。让这首词一咏三叹,主题立刻鲜明起来。

最后,词中以一句颇有意味的表达“东篱酒不关愁”终结全篇。一如辛弃疾那句“天凉好个秋”一样余韵悠长。

“东篱”句一是让我们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逸然,二是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正是不言愁的愁绪之极致。而词人却明明说道“东篱酒不关愁”啊,这“不关愁”既可实指,也可反指,把出世之逸和入世之愁揉和在一起,让人想起欧阳修的千年怅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至此,词句戛然而止,生生让人愣在那里半天无语哽咽。全词读完,才明白作者为何要“秋将春窃”了,原来只为“窃来春色漫消愁”啊!其实,这首不言愁的消愁曲,只应以王实甫的名曲作评:“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点评

赵立平

赵立平,别号大别山上人,岭南客,湖北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居岭南,爱诗词,爱旅行,爱乡村。

深圳满庭芳女子诗社成立于年1月。现在共有二十多位姐妹。导师陈逸卿,社长王敏健,副社长赵秀敏,陆玉梅,胡平。成员有八十多岁满腹经纶的耄耋女史,也有风华正茂的咏絮才女,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岗位。诗社有一大特色,每位姐妹都对应一种花名。

诗社活动主要是网上活动,组织每月社课和平时练笔。每月出二次







































中科白癜风微博
白癜风诚信企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