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辽宁摄影金像奖获得者王乃功
王乃功年出生。供职于锦州市政府办公室,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锦州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傩者自观—傩,作为驱鬼逐疫的民俗活动在华夏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面对的天灾人祸不同,导致人们趋利避害的精神诉求也因地制宜地揉入了相应的古老神话。内蒙古敖汉旗的傩,就是以“白头翁的传说”为蓝本的一个流变分支——主要角色由白头瓮家族和弼马温、天蓬元帅六神组合构成。本组肖像,取材于敖汉旗傩戏的真实表演者,主题不在于介绍民俗过程,而是借助村民的“神职”角色,在摘下头饰并对神祗面罩的凝视中提出的关于“我是谁,神在何处,文化、信仰怎样建构人的身份,精神在哪儿可得皈依”等问题的审视与扣问。文本借鉴了杜塞尔多夫学派的学术资源,采用冷凝式观看,横向归纳的逻辑结构,通过大画幅对肖像细节的平面化解析,运用能够一览毛孔发丝的柔和光线,以及没有明度、饱和度强烈对比关系的色彩,试图以“傩者”或注目面罩、或对镜自鉴、或凝神静思的眼神,让“自我身份与文化角色”的相互指认图谱得到客观显现。摘下面罩自观内心,在形式上体现了作者的观念性。8×10黑白胶片扫描后着色,从制作行为上隐喻了后天的文化对先天之“我”的浸染过程。在科学与宗教、哲学与艺术相互纠缠的当下,人类的精神依旧在自身打造的(包括消费主义符号等)外套里踟蹰向前。或许,“自指着面具前行”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宿命,那么在傩戏表演者之外,值得你我凝视的面罩与内心又是什么呢? 作品欣赏 艺术简介 1.《家有考生》入选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纪录类;2.《家有考生》.8辽宁省青年摄影十佳;3.《城中村》.8影像中国网在线影展中展出;4.《家有考生》.9入选并参展第17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展;5.《非常.日常》第18届辽宁省摄影艺术展铜奖;6.《金属城邦》年辽宁省首届青年摄影大展铜奖;7.《苗疆四月八》年辽宁省第六届少数民族摄影展三等奖;8.《生活的故事》年辽宁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奖。作品及个人专访发表目录:1.《中国摄影报》(.11.24十二条对话;.5.29佳作)2.《影像中国》《影像中文网》(.11.14)3.《中国摄影家协会网》(.6.7)4.《人民摄影》(.7.3)5.《数码世界》(.6)6.《辽宁日报》(.4.13第一版)7.《锦州日报》(.7.20)8.《锦州晚报》(.9.6;.7.28;.6.26;.5.7;.3.21)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5893.html
- 上一篇文章: 四甲头桥村rdquo陆大仙rdqu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