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乱弹49酒味的唐诗一
约惠白癜风医院献礼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778562.html 49酒味的唐诗(一) 读唐诗,酒是一个常见的意象。据文献记载,唐诗四万首,酒诗占七千。 唐朝,一个令人充满想象的朝代。自唐立国伊始至安史之乱之前,国家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贵族歌舞升平,百官宴游作乐之景更是常见,酒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这些场景中,充当着社交的媒介和文化的重要符号。诗人们借酒助兴,一篇又一篇地写下千古名诗,流芳后世。 在唐朝,诗人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喝酒,欢聚时喝酒,送别时喝酒;出征时喝酒,凯旋时喝酒;升官时喝酒,贬谪时喝酒,酒伴随着各样的心情被记录进诗歌,比如:狂喜、愉悦、孤独、寂寞、忧愁、思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酒也在唐诗的创作中不断地被塑造,唐诗也因为有了酒而更加率真、更加豪放。诗里透着逼人的酒意,酒里蕴涵着豪放的诗情。 经过美酒浸渍的唐诗,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之后,成了艺术的化石,更加醇香更加光彩照人。 说道唐诗和酒,第一个总纲式的篇章当属杜甫《饮中八仙歌》,一口气写了唐朝的八大酒仙,上至宰相,下至布衣,根据他们醉酒时的狂态,各自画了一幅肖像画。这里面就有著名的诗人贺知章和李白。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贺知章爱酒众所周知,80多岁的贺知章,遇到了不到40岁的李白,两人一拍即合相见恨晚,成了“忘年酒交”,两个人喝到没有钱结酒账,贺知章只好拿出了皇帝赏赐的“金龟”来抵押酒钱,这就是著名的“金龟换酒”的故事。 相信贺知章肯定写了很多的饮酒诗,但是我们如今却找不到了。倒是李白在贺知章辞世后,李白多次做诗缅怀,多次提到了谪仙人和金龟换酒。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写酒的诗自然不会少,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许多,今天我们再给他做个酒的专题: 客中行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喜欢喝酒,但他喝酒时候的心情并不太好。你看他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为什么他会如此痛苦,会有化不开挥不去的愁绪? 李白胸怀匡世济民的抱负,但是现实不给他施展的机会,即使是他做了翰林供奉,在玄宗看来也不过是一个会写诗歌的弄臣而已,不问苍生问鬼神。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两者云泥之别。 李白感觉“世人皆醉我独醒”这样的人生很痛苦,于是他选择了用酒精麻醉自己。所以我们说李白喝的不是酒,而是人生的痛苦,他写的也不是酒,而是内心的抑郁。 诗圣杜甫也是一位饮中高人。在饮酒上也是可以和李白并驾齐驱的。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歌有多首,其中涉及饮酒的有首左右,郭沫若曾对杜甫的饮酒诗作出过统计,指出杜甫集中"凡说到饮酒上来的共有三百首,为百分之二十一强"。当代学者葛景春也指出"杜甫诗中提到酒字的有一百七十处,醉字八十一处,酣字二十二处,酌字九处,杯字三十九处,樽字二十二处,其它如醒、醅、酝、酩、酿、酩酊、醇酣、玉壶、玉筋、玉瓶等二十一处,总计有三百八十五处。"我们看一看杜甫写酒的诗:壮游杜甫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性豪业嗜酒,”这里的一个豪字,一个嗜字,饮酣视八极,一个酣字,明白地告诉我们,杜甫不仅从小就饮酒,而且可能也是酒圣级别的。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曲江二首》杜甫 前面我们讲过杜甫和李白一生中曾经三次见面,每次相会都在一起豪饮:“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氏隐居)”。 杜甫在怀念李白时也深情地说:“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 我们不妨把杜甫与李白之饮酒风格作一个比较。 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杜甫:“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 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杜甫:“径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李白:“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杜甫:“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由此看来,两个人喝酒的境界是不同的。 醉时歌杜甫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这首《醉时歌》是杜甫最出色的饮酒诗。诗中写他和郑虔痛饮狂歌,“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最后将司马相如,杨雄,孔丘,盗跖统统抬出来论证喝酒的必要性,结论是“生前相遇且衔杯!”。 我以为这首《醉时歌》是可以和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肩的。我们说李白喝酒的感觉,是人生的痛苦,是怀才不遇的抑郁,而杜甫喝酒的感觉却是“上悯国难,下痛民穷”的情怀,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愤怒和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无奈。这篇堪称酒中唐诗的极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9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朵花织就一场少女梦境,与你坠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