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杨竟明(-)安徽巢县人,民族乐器改革家,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扬琴学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员。北京民族乐器厂、扬州民族乐器厂扬琴、古筝顾问。

重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就读,毕业后考入国民政府电台音乐小组,从事扬琴,古筝演奏。

年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新型民族管弦乐队,年任民乐队乐改小组组长,并改革了全套新型民族乐器,主要有:板胡、二胡、阮的机轴、中音笙、扬琴排列、木琴、编钟、民族排鼓(获年国家科技进步四等奖)等十余种乐器。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扬琴协奏曲《沁水河》(乔古一作曲),编著有《怎样学习扬琴》《扬琴曲选》《变音扬琴演奏法》等书及十余篇论文,改编了《光明行》等20余首扬琴曲。

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年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变音扬琴(小转调),并发明了中国扬琴多排并列(大转调)、双层滚轴板、变音槽(变音推车)三项科技成果,年获中央广播事业局颁发的奖状与奖金。70年代发明的型变音扬琴获国家银质奖。年发明了直角扬琴获国家专利。

年为唐山贵军艺术培训学校辅导扬琴教学,年协助贵军艺术培训学校开办了唐山市第一个古筝培训班,并亲自编写了《扬琴教材》与《古筝教材》,无偿为学生们授课。同年,与学生潘贵军共同蝶式扬琴的研发,病重在床仍放心不下蝶式扬琴的发展,为中国扬琴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扬琴之杨

作者:杨小明

父亲杨竟明先生(-),安徽巢县人,年轻时代曾在重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就读。一日,听得路人在演奏扬琴,父亲不禁神往心迷,如醉如痴地驻听良久,后来,竟放弃学业,一心,不,一辈子钻研此物,尽管遭到奶奶的极端强烈的反对,和亲友们的不理解。长辈和亲友们的反对和不理解是有道理的。

扬琴自明末清初传入我国,由于缺乏上层社会,特别是职业音乐家的扶植,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只有两排码条,共鸣腔体很小,没有配置滚珠(或滚轴)和变音槽等附件,即所谓“七音”、“八音”、“双十型”等扬琴。这类扬琴音数少,音域窄,音量少,转调不便和有限,而且音色较差,调音困难,技巧简单,演奏方法随意,只能为民间说唱伴奏,或弹唱一些民间小曲。

爷爷家境殷实,父亲天资聪颖,是重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高材生,当时社会的天之骄子,怎么可能会迷恋上如此简陋的乐器呢?

当年的父亲,一定是追随那虽然简陋,但却是来自上界的扬琴音乐而去了。这一去,就是一辈子的永远永远……

我是父亲的第一个孩子,是他非常疼爱的大女儿。当我长大到能够拿起筷子吃饭的时候,父亲便让我拿筷子当琴竹敲碗边儿,稀里哗啦的敲击声逗得我会开心大笑,如同盛开的花朵,父亲更是乐此不疲,只有妈妈呵斥一通。父亲教我用筷子敲碗边儿时,用的是正规的扬琴持竹的手法,什么“咕噜音”“浪竹”“收竹音”一通猛敲,有一天,父亲突然喊了一声:“对啦!”啊!此前不知敲破了妈妈多少碗呀!

从此,父亲便正式收我为“徒”。记得父亲教我的第一首曲子是《社员都是向阳花》。令我至今难忘的是,平时慈眉善目,甚至有些娇惯我的父亲,在传艺给我时,会变得非常严厉。父亲常说,第一遍允许错,第二遍不允许错,因为第二遍还是错误了,就巩固了一遍错误,再改正就更困难了。在基本功和独奏曲训练时,父亲最喜欢强调:“强而不燥,弱而不虚,快而不赶,慢而不拖。”古人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所以,至今记得很清楚,父亲先叫我反复地唱《社员都是向阳花》这首歌,并且要跟着广播里的陆青霜(音)阿姨学唱。父亲说,只会打扬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近“人声”,才能唤起直接的感受,才能使你的琴声有了生命,你的音乐才会好听。

民间艺诀说:二胡一条线,笛子打点点,扬琴一捧烟。父亲演奏扬琴的音色,至今为业内行家们津津乐道。音色美,从“持竹”开始,“三指持键,腕指结合”是父亲最先提倡的,如此演奏出来的扬琴琴音可控力强,纯净、柔婉、圆润、饱满,加之以扬琴的“弹、轮、颤、滑、点、拨、揉、勾”八大技法,演奏出来的扬琴艺术效果如同青烟缭绕,袅袅盘旋,翻滚云落,余音不绝。父亲正是用“一捧烟”启发我的艺术思维,随着《社员都是向阳花》一曲的日臻成熟,把我领进扬琴艺术之门的。

近六十年的扬琴艺术实践,我也教过了几十或成百的学生。每当我面对学生的时候,总仿佛自己回到了父亲的身边,聆听着父亲的教诲。最近,我应邀参加了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的“全国青少儿校园未来星的总决赛”任评委,经我高度评价的那位扬琴独奏小姑娘荣获了金奖,在学生们和家长们的掌声和鲜花中,我最先想到的是父亲,这一生的艺术道路和成就,都是拜父亲所赐啊!

父亲非常喜爱自己的学生,记得他常说:“我很欣慰,全国有多名学生,等我退休后,我们老两口到全国转一转。”自打我记事起,家中来学习扬琴的学生,常常是父亲还没下班,学生们已经在排队等候了。傍晚,拖着一身疲惫的父亲,一进家门,看到了学生们,登时兴奋了起来,顾不上吃饭,先教起学生们来。那个时代,学生们不但不用交一分钱的学费,而且,都知道母亲烧得一手好菜,学罢扬琴,还要饱餐一顿,才各自回家。杨家的这一家风保持了很多年。

儿时随父亲学琴,印象中,父亲对我观察得极其细致和耐心,而且,时常若有所思。父亲在思考什么呢?现在看来,父亲似乎想在女儿学琴的反映中,思考着如何让天下的孩子们喜欢上扬琴吧?

父亲是在重庆聆听琴音而一生追求扬琴的。四川是扬琴流行较早和较普及的地区,至今有着多年的历史。一首作于年的《锦城竹枝词》唱道:“清唱扬琴赛出名,新年杂耍遍蓉城。淮书一阵莲花落,都爱廖儿哭五更。”,可见四川扬琴在年前的盛况。四川扬琴的演奏技巧独具特色,主要是弹轮、浪竹、压竹的音响效果激烈浓重,收竹音产生的抑扬顿挫和不协和音非常鲜明,艺术风格具有粗犷强烈的气质和戏剧性的特点。

父亲改革扬琴的思想起源于年,在重庆前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出现了一支35人的民族乐队,当时这支乐队演奏的曲目为“风云际会“。是由张定和先生黄锦培先生合作创作的,描写二战时反侵略战争为内容的作品,扬琴分谱除很少的单音主题的旋律外都是各种双声部和音、对位及琶音,分解和弦等技法,当时的双八音后来的双十型扬琴,很难达到演奏要求,当然主要是乐器的问题。从年到年这二十年中,由于扬琴的落后(不能转调,调音复杂、音域窄)给扬琴界造成了很多困难,老同志们都深有体会。当时扬琴也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所以,父亲从40年代即开始着手改革扬琴,当然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年,父亲随六位演奏员调到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筹建一支民族管弦乐队。父亲在学习上非常勤奋,在工作上非常敬业。他自修了古筝,在演奏扬琴时,融入了古筝的演奏特点。当年国民党政府从南京撤往台湾,父亲的姐夫因是一名空军军官,要带父亲和他全家逃往台湾,。父亲执意要留在大陆,他说: “我是搞艺术的,我要把自己的艺术生命贡献给新中国”。解放后,父亲进入了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因他有在重庆电台音乐小组工作的经历,舞台演奏的机会不多,于是他就把大量时间投入到研究民族乐器的改革中,诸如二胡机轴、微调等,都是那时的成果。有一次周恩来总理看完广播民乐团的演出,晚宴时特意和演奏员坐在一起,问乐队后面坐着演奏的是什么乐器?大家告诉周总理:那是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因为中国民族乐器没有低音,只能用它来代替。周总理听后说:你们乐团应该成立个乐改小组,尽快将中国低音乐器搞出来。很快以父亲为组长的乐改小组成立,中国民族乐器大踏步的改革是从那时开始。年,带变音推车小转调扬琴在北京西单小剧场成功亮相,从而结束了扬琴不能转调的历史。随后便是大转调四排码琴,直至“”扬琴的问世,为中国扬琴能成为世界扬琴一大体系,父亲杨竞明先生功不可没。

父亲被任命为乐器改革小组组长,全面改革民族乐器(扬琴以外的其他民族乐器的改革从略)当时人力、物力、财力都有充分保证,从年开始,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年建立了新型民族管弦乐队,乐队中的扬琴首先用了试制的横半纵二鼎立式,经过试用演奏很不方便,并增加了演奏的难度,后来这台琴在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做为一件乐改资料展览,不久北朝鲜艺术团访华时参观并记录下此琴……

年,父亲以横五纵二列式为重点纳入研究计划,并试制必须明确解决转调问题,扩大音域问题,恢复传统扬琴音阶纵列式。如果再将音阶横列式扩大一组就可达三个八度,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扬琴音阶纵横结合的发展是可行的,如何处理和发展纵横结合式,是我国扬琴革新成败的关键。

明确了以上一系列的革新目标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细节的改革。父亲在他从事扬琴专业之前,毕业于重庆高级工业学校机械专业,他运用所学知识对民乐的各项均有独创精神,从二胡的机械轴到排笙(获奖)致民族排鼓、云锣、低音乐器、木琴等均做出突出成绩,可以说重新武装了整个民族乐队。

父亲感到扬琴的问题总是不解决,民族乐队即不能完整,在改革扬琴的艰苦岁月里,他经历了设计试制,实践失败,再设计,再试制,再实践,直至成功的系统反复,所废木料等装满了一个房间,终于在底取得成功,成功的内容为:

(1)五二多码并列式;

(2)分层滚轴板;

(3)转调半音槽。

这三项发明是中国扬琴史上划时代的重大突破。年国家科委、广电部颁发了奖状,并在奖状中列上其三项发明。

年2月25日,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乐器改革展示会上,父亲第一次公开向社会展示了他在扬琴改革上的三项发明,从此带来了全国扬琴第一次大换代(三排码扬琴),称为小转调;通过小转调扬琴在乐队中的使用实践发现从音域上从音量上在大型民乐队中仍不满足,他立即从事四排出码扬琴(称之为大转调)随后带来了全国扬琴第二次大换代。

年某出国团要求父亲设计一台外观、音质、音量更好的琴,而正好也是对大转调扬琴进行全面高速的改革时期,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北京民族乐器刘丰厂长的重视,并召开了有技术股、生产科及有关师傅及订货单位等十余人参加会议,会上听取了父亲对目前变音扬琴的十项改进方案—调整音衬,提高音质,调整面板及结构,扩大音量及厚度,改右码为十音码,右二码为九音码,统一转调手法,并音位排列,左右琴头加盖,全琴用桃木包厢、改黑,并请好友刘进兴师傅制做,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制做,一台新型的变音扬琴诞生了(变音三型扬琴)这被业界称为“型”的第三代扬琴。它的成功面世,又带来了全国扬琴的第三次大换代。数年后,经父亲的优秀学生、中央广播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扬琴演奏家黄福荣大哥的进一步改革,最终推出“型”扬琴。

父亲除乐器改革的成功外,对于“扬琴“的演奏方法,早有研究;演奏方法直接反映音色、力度、灵活性及乐曲表现;他首先发明了三指持键,腕指结合,这是非常科学的演奏方法,演奏出来的琴音饱满圆润,婉转如歌,真如白居易《琵琶行》所唱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直到80年代初期全国音乐院校、文艺团体的扬琴演奏者均效仿此方法,从50年代至今都以北京流派为标准;业界公认,这北京流派即杨竟明学派。父亲的学生、著名扬琴演奏家黄福荣大哥回忆道:“外国专家来访时,曾问道:‘小推车儿是干什么用的?’我们介绍说:‘是推高半音或降低半音用的。’外国专家伸出大拇指说:‘你们中国人真聪明,用改变弦长来改变音高是个创举’。”

扬琴界在纪念父亲逝世五周年的的时候,有关人士说:重新估价这位大师是有深远意义的,可以说没有杨竟明就没有中国扬琴!就没有今天中国扬琴事业的大发展。愿他的精神永存,他永远鼓舞我们从事民族音乐事业的人们奋发向上。中国扬琴的未来会更美好。

“没有杨竟明就没有中国的扬琴”,这句话说的多么好呀!它道出了我们的心声,也道出了父亲的遗愿。

资料表明,鉴于自己对扬琴改革的成功,使它成为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的乐器了,并得到国家政府的嘉奖。“扬琴”一词已经不能反映出此件乐器的特点了。我国自古有以发明者的名姓命名乐器的习惯,如:“阮”便是晋代阮咸发明的,即命之为“阮”;那么,扬琴,完全有理由以父亲的姓氏命名为“杨琴”。父亲在晚年也有意于此。然而,一波一波的各种政治运动,最终将这本来属于中华民乐的美好意愿成为了“梦”。

父亲的“梦”也是我的梦,在梦中,常常听到父亲在呼唤:“明啊……明啊……。”那是年,我赴山西插队,列车刚刚启动,泪眼朦胧中,我看见父亲那瘦弱的身躯边追着逐渐加速的列车,边在撕心裂肺地呼喊。

五十年了,无论在专业文艺团体,还是在工厂企业,父亲那“明啊……明啊……”的呼唤时时伴随着我,那是父亲对我的全部期望。可以告慰父亲的是,扬琴之杨,在我的手中学业传承,发扬光大,紧随时代的列车,正在高速前行。

扬琴之杨后继有人

——中国扬琴之父杨竟明先生诞辰周年纪念会侧记

作者:张旭

赤日炎炎,暑热逼人。

欢声笑语,齐聚一堂。

年6月28日上午11:00,著名的北京丰泽园饭庄观海厅,中国扬琴之父-杨竟明先生诞辰周年纪念会在这里举行。

唐代大诗人《好听琴》曰:“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万里,万事离心中。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这首诗,似乎是杨竟明先生百年人生的写照。

纪念会在约六十多年前杨竟明先生录制的扬琴协奏曲《沁水河》的琴声中开始。“极五音之幽微,尽清和于律吕”的琴声,把人们带进杨竟明先生“恬淡和畅,珠圆玉润”的百年人生。

杨竟明先生(-),安徽巢县人。

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一级演奏员、民族乐器改革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扬琴学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员;北京民族乐器厂、扬州民族乐器厂扬琴、古筝顾问。

年轻时代曾在重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就读。一日,听得路人在演奏扬琴,不禁神往心迷,如醉如痴地驻听良久,后来,竟放弃学业,一心,不,一辈子钻研此物。

扬琴自明末清初传入我国,由于缺乏上层社会,特别是职业音乐家的扶植,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只有两排码条,共鸣腔体很小,没有配置滚珠(或滚轴)和变音槽等附件,即所谓“七音”、“八音”、“双十型”等扬琴。这类扬琴音数少,音域窄,音量少,转调不便和有限,而且音色较差,调音困难,技巧简单,演奏方法随意,只能为民间说唱伴奏,或弹唱一些民间小曲。

杨竟明先生改革扬琴的思想起源于年,在重庆前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出现了一支35人的民族乐队,当时这支乐队演奏的曲目为“风云际会”,是由张定和先生黄锦培先生合作创作的,描写二战时反侵略战争为内容的作品,扬琴分谱除很少的单音主题的旋律外都是各种双声部和音、对位及琶音,分解和弦等技法,当时的双八音后来的双十型扬琴,很难达到演奏要求,当然主要是乐器的问题。从年到年这二十年中,由于扬琴的落后(不能转调,调音复杂、音域窄)给扬琴界造成了很多困难,老同志们都深有体会。当时扬琴也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所以,杨竟明先生从40年代即开始着手改革扬琴,当然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年,杨竟明先生随六位演奏员调到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筹建一支民族管弦乐队。他在学习上非常勤奋,在工作上非常敬业,自修了古筝,在演奏扬琴时,融入了古筝的演奏特点。因他有在重庆电台音乐小组工作的经历,舞台演奏的机会不多,于是就把大量时间投入到研究民族乐器的改革中,诸如二胡机轴、微调等,都是那时的成果。有一次周恩来总理看完广播民乐团的演出,晚宴时特意和演奏员坐在一起,问乐队后面坐着演奏的是什么乐器?大家告诉周总理:那是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因为中国民族乐器没有低音,只能用它来代替。周总理听后说:你们乐团应该成立个乐改小组,尽快将中国低音乐器搞出来。很快以杨竟明先生为组长的乐改小组成立了,中国民族乐器大踏步的改革是从那时开始的。年,带变音推车小转调扬琴在北京西单小剧场成功亮相,从而结束了扬琴不能转调的历史。随后便是大转调四排码琴,直至“”扬琴的问世,为中国扬琴能成为世界扬琴一大体系,杨竞明先生功不可没。

杨竟明先生被任命为乐器改革小组组长,全面改革民族乐器(扬琴以外的其他民族乐器的改革从略)当时人力、物力、财力都有充分保证,从年开始,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年建立了新型民族管弦乐队,乐队中的扬琴首先用了试制的横半纵二鼎立式,经过试用演奏很不方便,并增加了演奏的难度,后来这台琴在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做为一件乐改资料展览,不久北朝鲜艺术团访华时参观并记录下此琴。

年,杨竟明先生以横五纵二列式为重点纳入研究计划,并试制必须明确解决转调问题,扩大音域问题,恢复传统扬琴音阶纵列式。如果再将音阶横列式扩大一组就可达三个八度,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扬琴音阶纵横结合的发展是可行的,如何处理和发展纵横结合式,是我国扬琴革新成败的关键。

明确了以上一系列的革新目标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细节的改革。杨竟明先生在他从事扬琴专业之前,毕业于重庆高级工业学校机械专业,他运用所学知识对民乐的各项均有独创精神和成果,从二胡的机械轴到排笙(获奖)致民族排鼓、云锣、低音乐器、木琴等均做出突出成绩,可以说重新武装了整个民族乐队。

杨竟明先生感到扬琴的问题总是不解决,民族乐队即不能完整,在改革扬琴的艰苦岁月里,他经历了设计试制,实践失败,再设计,再试制,再实践,直至成功的系统反复,所废木料等装满了一个房间,终于在底取得成功,成功的内容为(1)五二多码并列式;(2)分层滚轴板;(3)转调半音槽。这三项发明是中国扬琴史上划时代的重大突破。年国家科委、广电部颁发了奖状,并在奖状中列上其三项发明。

年2月25日,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乐器改革展示会上,杨竟明先生第一次公开向社会展示了他在扬琴改革上的三项发明,从此带来了全国扬琴第一次大换代(三排码扬琴),称为小转调;通过小转调扬琴在乐队中的使用实践发现从音域上从音量上在大型民乐队中仍不满足,他立即从事四排出码扬琴(称之为大转调)随后带来了全国扬琴第二次大换代。

年某出国团要求杨竟明先生设计一台外观、音质、音量更好的琴,而正好也是对大转调扬琴进行全面高速的改革时期,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北京民族乐器刘丰厂长的重视,并召开了有技术股、生产科及有关师傅及订货单位等十余人参加会议,会上听取了他对目前变音扬琴的十项改进方案—调整音衬,提高音质,调整面板及结构,扩大音量及厚度,改右码为十音码,右二码为九音码,统一转调手法,并音位排列,左右琴头加盖,全琴用桃木包厢、改黑,并请好友刘进兴师傅制做,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制做,一台新型的变音扬琴诞生了(变音三型扬琴)这被业界称为“型”的第三代扬琴。它的成功面世,又带来了全国扬琴的第三次大换代。数年后,经杨竟明先生的优秀学生、中央广播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扬琴演奏家黄荣福大哥的进一步改革,最终推出“型”扬琴。

杨竟明先生除乐器改革的成功外,对于“扬琴“的演奏方法早有研究,并著有《扬琴演奏法》一书问世。演奏方法直接反映音色、力度、灵活性及乐曲表现;他首先发明了三指持键,腕指结合,这是非常科学的演奏方法,演奏出来的琴音饱满圆润,婉转如歌,颗粒感极强,真如白居易《琵琶行》所唱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直到80年代初期全国音乐院校、文艺团体的扬琴演奏者均效仿此方法,从50年代至今都以北京流派为标准;业界公认,这北京流派即杨竟明学派。杨竟明先生的学生、著名扬琴演奏家黄荣福大哥回忆道:“外国专家来访时,曾问道:‘小推车儿是干什么用的?’我们介绍说:‘是推高半音或降低半音用的。’外国专家伸出大拇指说:‘你们中国人真聪明,用改变弦长来改变音高是个创举’。”

扬琴界在纪念杨竟明先生逝世五周年的的时候,有关人士说:重新估价这位大师是有深远意义的,可以说没有杨竟明就没有中国扬琴!就没有今天中国扬琴事业的大发展;愿他的精神永存,他永远鼓舞我们从事民族音乐事业的人们奋发向上。中国扬琴的未来会更美好。

有位专家说,中国传统扬琴起源为外来“洋琴“,那么中国现代扬琴的出现完全出自中国人独创的,它的发明人是中国公认扬琴大师、民族乐器改革家杨竟明先生,他生前曾想以其“杨”姓为中国扬琴冠名,这正如中国的“阮“是用创制人阮咸的姓定名一样,因为扬竟明老师发明的扬琴一直到现在,全国使用者均用其发明原理制做的琴,海内外的演奏家是受益者,全国的乐器厂家是受益者,音乐院校是受益者,所以我建议乐器领导部门应予正式考虑冠名。

“没有杨竟明就没有中国的扬琴”,这句话说的多么好呀!事实表明,杨竟明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扬琴之父!

纪念会的主办人、杨竟明先生的女儿杨小明介绍了与会嘉宾:

纪念会的主办人、杨竟明先生的女儿杨小明介绍了与会嘉宾:

张天铎,80岁,北京乐器研究所科研室负责人、中国电扬琴发明家;

马斯日古楞,78岁,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会常年顾问、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蒙古族音乐教育家、内蒙古打击乐协会名誉会长;

潘贵军,中国民族乐器十大制作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河北扬琴专业常务副会长、唐山市民族管弦学会会长、唐山贵军乐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翟保平,世界扬琴协会会员、世界华人交流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山西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临汾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临汾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孟建军,《乐器》杂志编辑、《扬琴之杨》一文的责任编辑;

张旭,文化学者、作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

与会的来自祖国各地的杨竟明先生的亲传弟子或杨小明的学生和朋友有:陈炎林(江苏南通)、陈月月(江苏南通)、郭玲、李喜莲、徐金梅、张雅君、羊慧菊(南京)、童燕生、任守一、王淮生(江苏淮安)。

杨小明女士发表了充满深情的、题为《感恩》的致辞:(全文)

在家父杨竟明先生诞辰周年的时候,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缅怀家父为中国扬琴、中国民族乐器、中国民族音乐做出的贡献。这一美好的时光,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在座的很多来宾都是父亲的学生,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一起回忆——恩师惠泽播春雨,一起喜看——桃李九州竞争妍。这感人的时刻,这热烈的场面,这真挚的语言,这动人的情感,让人不能忘怀,家父的在天之灵会感到欣慰。

家父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于山的人生态度;对事业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工作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肯于钻研的工作作风;对乐改的尊重传统,勇于创新的严谨思维方式;对朋友,对他人,以琴会友,与人为乐的处世哲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教育着我。父亲的教诲像一盏盏明灯,引导着我不停地跋涉、攀登。

父亲的爱像这炎热的天气一样火热,父亲像一棵大树,用他那坚实的臂膀为树下的我遮风挡雨,遮挡烈日。尽管父亲已故去二十四年,我仍然在父亲的福荫下、庇护下、光环下幸福的生活。

感恩父亲,感谢父亲给予我的一切。

感谢上天,给了我这样一位优秀、伟大的的父亲。

感谢各位来宾,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下,有的还拖着年迈的身体,不辞辛劳的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来。

感谢各位各位多年来为传承杨竟明扬琴学派所做的努力;感谢各位为发展杨竟明扬琴艺术所做的辛勤工作;

感谢各位传播杨竟明艺术精神所做的不懈努力。

祝年长的朋友,身体健康、永远年轻!

祝年轻的朋友,傲霜风雪,流光溢彩!

谢谢大家!

纪念会收到了杨竟明先生的生前好友、亲传弟子及杨小明好友的贺词:

当代笛坛宗师刘森先生:(摘要)“祝贺纪念你爸百年诞辰的活动和安排,这活动肯定会有意义,并会获得成功!我想在你有空的时候,听我把所知你爸对广播民乐团,对民族音乐发展的贡献和成就好好谈一下。”

当代扬琴大师丁国舜先生:“我用心来纪念恩师杨竟明先生,他永远在我心中。”

当代扬琴大师黄荣福先生:(自美国)“谢谢邀请!我心会飞去的。中国扬琴之父,名正言顺,没有杨先生就没有中国扬琴,就没有中国扬琴音色。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杨竟明先生德高望重,不光为扬琴,更为民乐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家都非常敬重他。所以,纪念会一定非常成功!”

当代扬琴大师田克俭(已故)之子、著名扬琴演奏家田伟宁:“桃李芬芳,德艺双馨!首创改革,中国扬琴!……杨竟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田伟宁贺!”

中国农科院科学家于洪侠:“杨竟明先生精神永存!以后会有更多的纪念活动。祝纪念会圆满成功!”

杨小明好友、医生翟平女士:“先生百年,华诞纪念,继承父志,光大发扬!”

《沁水河》,琴声绵绵,绕梁三日;单竹双竹,明亮饱满;轮竹和声,优美抒情;连打衬音,花散串香;强弱对比,高低鲜明。冥冥中,杨竟明先生怀抱着自己百年之晶-中国扬琴重返人间;为了扬琴,他可以放弃一切;为了扬琴,他殚精竭虑,耗尽心血;为了扬琴,他亲传名弟子,桃李满天下,徒子徒孙,呈燎原之势,大师名家,自扬琴之杨。

百年人生,弹指一挥。千秋伟业,日月同辉。

与会嘉宾纷纷发言,热烈赞颂杨竟明先生的丰功伟绩,泽被后人。其中,当年得杨竟明先生亲传的张天铎老先生说:(摘要)“今天的纪念会太重要了。杨老师对于杨琴的贡献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因为没有杨竟明先生的改革,就没有中国扬琴,更没有中国扬琴在世界上的一席之地;现在所有的中国扬琴,不管是什么型号,都是沿着杨竟明先生的思路和方法,都是沿着杨竟明先生指引的方向走;如果没有两条码子变三条码子,就不会有扬琴的今天,也不可能转调,。杨老师这一成果是一个重大的发明。我们今天不能忘掉恩师。年,广播电台办了扬琴培训班,我参加了,并认识了杨老师。杨老师是恩师,不但教我扬琴,而且教我做人,他是不为名不为利的一生杨竟明先生的演奏方法至今无人可比,至今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xw/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