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研学月湖公园来了群小小观鸟人
观鸟圈里有句话:学会观鸟,等于获得了一张终身进入自然剧场的免费门票。鸟,是人类最亲密的野生动物之一。观鸟,是打开自然之门的一把钥匙。每年,神龙小学都会组织学生来到月湖公园,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学用望远镜观察鸟儿,透过鸟儿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自然法则……行前,探索鸟儿的秘密“同学们,你们知道鸟儿们是如何捕食,又是如何喂养幼鸟的吗?”“同一种鸟儿,雌鸟跟雄鸟又有什么区别呢?”“每一种鸟又有什么不为常人所了解的习性呢?”辨别鸟类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出发前,学校先请专业自然导师给同学们做基础的科普讲解。“鸟类不像其他一些动物容易与人亲近,它们常常隐匿于林间枝头,不被人察觉,所以仅靠肉眼是很难观察到它们的,这时候就需要借助望远镜了。用望远镜观察鸟儿的种类,进一步认识它们的习性,而不是简单用眼睛看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导师先教同学们怎样使用望远镜:要注意4个步骤——调节出瞳距离、调节目距、对焦、观察。其后,导师向同学们介绍了鸟的基本特征和武汉本地几种常见鸟类的主要形态,让大家对接下来要观察的鸟类有个大致了解。“野外观鸟,最主要的是识别鸟类,包括:体长、喙型、尾型和趾型等。”“鹎科的鸟类头上有白色的羽毛。”“灰鹤飞行的时候翅膀是直的。”“在用望远镜观察鸟儿时,要抓住小鸟的特点:体长、嘴、尾巴、爪等部位的颜色,方便快速辨认鸟的种类。”老师特别强调,要通过眼睛所见的景象而不是想象或回忆作为线索,对照观鸟手册等资料,才能准确判断鸟的名称。同学们聚精会神的边听边做笔记,对鸟儿的热爱可见一斑。自然导师最后总结道,观鸟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有针对性的预习,实地仔细观察鸟类,快速描述特征,记录笔记,总结分享,复习。“看见”,让孩子们离自然更近学习完理论知识和怎么使用工具之后,研学导师带领大家沿着月湖畔,寻找鸟儿的踪迹。在经过一片宁静的湖水时,导师让大家停下脚步,举起望远镜,安静地观察正在湖面“滑行”的涉禽——黑水鸡。“我看到水里有一只黑色的鸟,它的喙一下一下地点击水面,我猜测它在啄食。”李梓帅同学将这一惊喜的发现告诉了老师。导师开始现场科普了,“其实黑水鸡是非常有意思的涉禽,一般涉禽具有典型的“三长”,即脖子(颈)长、嘴巴(喙)长、腿长,从而适应水边的生活。”“今天大家看到黑水鸡妈妈带着自己的宝宝,轻松的游过池塘。它们相对粗短的身体,可以让它们漂浮在水面,而巨大的爪子,不仅可以让其在水生植物间行走自如,还是很好的游泳工具呢”。同学们兵分两路,从不同路线进行观鸟、做自然笔记。孩子们在手册上记录下自己所观察的鸟的种类。每个人的观鸟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同学喜欢边看,边记录,不愿意漏过每一个观察到的鸟儿细节。有的同学看到了鸟儿的身影,便熟记于心,快速在纸上记录下它们可爱的模样。“它的嘴巴长长的,尾巴也长长的,样子可爱极了。”龚翼珊同学开心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自然笔记。而“一心四用”的赵朗怿同学,不仅仅观看到了鸟儿,还发现了神奇的植物和蜻蜓。他把每一样看到的收获,都画进了自然笔记里,色彩缤纷,趣味满满。吴狄漪同学说:“我在观鸟的时候,发现很多鸟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灰麻雀喜欢在灌丛中玩耍,黑水鸡喜欢在水面上游。观看鸟时不要大声喧哗,以免把鸟儿吓走。小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不要追鸟更不要抓鸟。希望以后,可以在树林周围围上栏杆,防止人类靠近它们。”谢沛祺同学把体验直接写进作文,获得了老师的表扬:“你明亮的小眼睛可真会观察呀。”研学导师表示:“就观鸟而言,我们并不是要求孩子记住多少种鸟的种类,而是通过观察,去记录不同鸟的特点,学会辨别、思考,然后举一反三。比如这只鸟的嘴巴很长,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它吃的食物有什么特色?是否跟栖息地相关?鸟类和人类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鸟类会带给孩子们如此丰富的体验?因为这个世界它是多样性的,仅仅鸟类,就变化万千。观鸟是为了护鸟,为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孩子们在赞叹大自然神奇的同时,心中犹然升起的是爱惜这一切的情愫——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就在这一刻自然萌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zz/16479.html
- 上一篇文章: 申江诗潮第424期年夜饭总850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