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韵诗意赏鸟趣,林间花丛寻鸟踪

——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渔之韵课程(二)

春天是属于鸟儿们的季节。它们从一冬的沉睡中苏醒,精神地抖落着身上的羽毛,展开双翅,在蓝天飞翔;它们迈着轻盈的脚步,在树丛舞蹈;它们亮着动人的歌喉,在花间放歌……三年级的同学们也趁着春光,走近这群春天的精灵,了解它们前世今生的故事。

畅谈文化,品味鸟之韵

汉字“鸟”同学们可再熟悉不过了,可为什么“鸟”字偏偏长这样?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都没了答案。老师把甲骨文“鸟”到楷书的“鸟”字拿出来给大家研究,原来“鸟”字正像是一只立在枝头,仰头张望的小鸟呢!

作为我们亲密的朋友,鸟儿不仅在我们的文字中有一席之地,在各种语言形式里都有它的影踪。做一件事得到两倍的成果叫“一石二鸟”,惹人怜爱的女子或小孩是“小鸟依人”,游子倦游归家是“倦鸟还巢”,“笨鸟先飞”一定可以飞得更远,因为勤能补拙;“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是在告诉我们不能虚度一生……同学们一个个摇晃着小脑袋,关于“鸟”的成语、谚语、歇后语连珠炮似的脱口而出。

在满城飞花的季节,我们也来仿效古人行一行“飞花令”。改良版的“飞花令”,让大家有了更多大展拳脚的空间。“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绿阴不减来时路,听得黄鹂四五声”……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都不甘示弱,胜负难分。

吟咏歌谣,唱响鸟之声

鸟儿的世界缤纷多彩,同学们早已目不暇接。这次大家聚焦到了代表着优雅、美丽和活力的火烈鸟,研究火烈鸟的习性和特点。看!这边一个小组围着火烈鸟的身体部位图,边研究外形,边说出相应的英语词汇。那边另一小组正为制作保护鸟儿们的宣传标语激烈地讨论着……

感受过了火烈鸟的自由热情,三年级的小麦苗们又走进了顽皮的杜鹃鸟,化身一只只小杜鹃,在草地上、小河边、树林里唱出清脆优美的歌谣,感受杜鹃鸟在大自然中悠然幸福的生活。

绿野寻踪,探索鸟之谜

终于到了能近距离接触鸟儿们的时候了,终于有机会和图片里的白头翁、喜鹊、黄莺,还有好多灵巧可爱的鸟儿打招呼了!小麦苗们都激动不已,还没出发就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俨然一个个研究鸟类的小小专家。

走进西溪湿地博物馆,大家就被眼前数不胜数的鸟类标本吸引住了。原来我们国家有这么多的湿地,它们是鸟儿栖居的天堂。每一片湿地都有着不同种类的鸟儿休养生息。我们杭州的西溪湿地就有鸟类约种,其中有51种是留鸟,这些鸟儿把杭州当作了自己的故乡。

三天和鸟儿的亲密接触,大家已经了解了不少关于鸟儿的知识,这也让充满求知欲的小麦苗们对鸟儿的世界有了更大的兴趣。接下来,小麦苗们还会探索鸟类世界的哪些领域?敬请期待。

撰稿:丁刃

摄影:三年级组

审稿:汪广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zz/8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