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三
上次我们讲了厥阴热利与其它热利的区别,以及白头翁这味药的作用,今天我们继续,先来看看白头翁汤中的另一味药,秦皮的作用。 秦皮,《神农本草经》里说它味苦、微寒,无毒,治风寒湿痹,洒洒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久服头不白,轻身,生山谷。秦皮是收敛除热要药,主痢疾带下,男子少精,治风湿痹,目中翳膜,除肝热,补下焦。名医别录中说秦皮可以疗男子少精,妇人带下,小儿痫身热,可作洗目汤,久服皮肤光泽肥大有子。唐容川说秦皮像人之皮,味苦兼降湿热,故仲景用治皮肤发黄之症。 因为秦皮微寒,能除湿热,所以有里寒症的就不要用秦皮了。 了解了白头翁和秦皮,我们再来看看白头翁汤的药方:白头翁10克,黄柏15克,黄连15克,秦皮15克。这四味药,以水毫升,煮到毫升,滤去药渣,喝毫升,如果还没止住腹泻,就再喝毫升。 从这个服法来看,白头翁汤应该是起效很快的药,一般的情况只喝一次就可以了,严重的,也就喝两次。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白头翁汤起效快,用的当然是急症,也就是厥阴热利的急症用白头翁汤。 可是如果是厥阴热利的慢症怎么办?还记得乌梅丸证有一个久利吗?没错了,厥阴热利一起的时候,就用白头翁汤,如果病人的体质就是厥阴体质,下腹部的免疫力很弱,细菌乱长,动不动就拉肚子,如果是这种厥阴热利的体质,想要调理体质的话,就用乌梅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讲了乌梅丸之后,接着就来讲白头翁汤的原因啦。 白头翁汤的四味药,白头翁主要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黄连黄柏这两味寒凉药,是可以燥湿清热的,秦皮有收敛的作用,秦皮在这里还有止血的作用。 上次我们知道了厥阴的热利并不是表明身体阳气尚足的热,恰恰相反,厥阴热利是由三阳病的热利,经过正气不足的寒利,再进一步发展到整个下腹部的免疫力非常低下,导致肠道的细菌滋生,引起发炎反应的热利。 在中医的框架里,白头翁汤的热利,是肝经湿热下迫大肠导致的热利,它的特征有四个: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中疼痛、渴欲饮水。里急后重就是典型的湿热下迫的表现,其中的急主要是热,重主要是湿,特别,气机不畅也会造成下重。所以后世的医家治疗湿热的下利时,就还会再加木香这类行气的药。 所以我们来看白头翁汤的适用范围时,第一个就是这种湿热下利,对应到现代医学上,特别特别对症的就是阿米巴性痢疾、细菌性痢疾这种有病毒的痢疾,几乎可以当专方来用。 阿米巴性痢疾就是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肠道炎症,主要表现就是腹痛腹泻,而且是巧克力样大便,这不就是大便脓血吗?白头翁汤来治湿热下利的时候,汤药既可以口服,也可以灌肠,都有效,或者病情比较重的时候,既口服,又灌肠,都有很好的效果。还有医家在用白头翁汤治疗湿热下利的时候,在白头翁汤中加上马齿苋,马齿苋是农村常见的一种野菜,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的作用,而且它不像其它的寒凉药,马齿苋不太伤胃。如果用药房里买的干马齿苋的话,30克就可以,病情比较重的话,加到50克也行。 白头翁汤治疗肝热下迫的热利,主要是能够清肝经的热。在实践中,其实肝经有湿热的话,如果下迫大肠会引起下利,可是如果没有下迫大肠呢,那自然会在别的地方出现别的症状,而不论在哪里,什么样的症状,只要是因为肝经有湿热,肝经循行的部位因为肝经的湿热出现了别的问题,都是可以用白头翁汤来治疗的。 那白头翁汤还有哪些拓展的应用呢?我们就下次再说吧。 END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zz/9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神秘湘西文化寻根浦市的旧
- 下一篇文章: 圣兴提示年7月31日鸭蛋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