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中药白头翁
白头翁的故事 有个年轻人闹肚子,一阵一阵地疼得直冒汗。他忍着痛,捧着肚子去找医生,恰巧医生被别人请去了。年轻人只得回家。不料,他走在半路上又疼了,疼得他肠如刀绞、行动不得,只好躺在地上。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走来,他问年轻人:“你怎么睡在这呀?小伙子!” 年轻人答道:“我正在闹肚子,疼坏啦!” “怎么不去看医生?” “医生不在家呀。” “那就找点药吃啊!” “让我上哪找去?” “嘿,你身边不就有治闹肚子的药吗?” “在哪儿?年轻人急问。” 老爷爷用拐杖指着路边一颗果实上长着白毛的草,说:“这东西的根就是药。你挖回去煎汤,只要连吃三剂就好。” “真的吗?”“你看,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能说瞎话吗?告诉你吧,这是我家独传的秘方,就借你的嘴传给世人吧”。 老爷爷说完,转身走了。年轻人还是半信半疑。过了一会,他觉得肚子好受了一点,就挖了几棵果实上长着白毛的野草回家了。到了家,他并没有煎汤吃。可是到了下半天,肚子又疼起来,泻肚子的次数也增多了。年轻人实在受不住了,只好试试老人的办法。他把那些野草的根子洗干净,又切了片、煎成汤。这天晚上,他喝了一剂;第二天早晨,又喝了一剂……到第三天,肚子竟不疼了,也不泄了。年轻人十分高兴。 后来,邻居中有许多人得了痢疾。那个年轻人就扛上铁锹,到村外荒地里去挖这种药草。他挖了一篮子回来,送给病人。病人吃过都好了。人们问年轻人:“你什么时候学会医道啦?”年轻人便对大家讲述了老爷爷传授单方的故事。 人们又问:“哪儿的老爷爷?” “我忘问啦。”“这叫什么药草呢?” “老爷爷没说。”年轻人十分后悔。 过了几天,他来到上次碰见老人的地方,想找到老人,当面致谢。可是,问来问去,怎么也打听不出那位老人的来历和下落。大伙都说:“没有见过这么一位老先生啊!”年轻人很失望。 他坐在与老人相遇的道边上发楞。这时,他看见土梗上有一颗长满白毛的药草,正随风轻轻摇动。那长着白毛的药草,多像一位白发老头啊! 年轻人惊叫道:“哎呀,那位老爷爷怕是南极仙翁显圣,亲传秘方来了吧!对,不能让后辈忘记那位传药的老爷爷,这种草,就叫“白头翁”吧。 白头翁的作用 1.抗菌 鲜汁、煎剂对多种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汤及其四药对各种痢疾杆菌等肠道致病菌均有显著的抑制功效,其中以黄连、秦皮作用最强,黄柏次之,白头翁最弱,各药之间并无协同,也无拮抗。本品的抗菌有效成分为原白头翁素和白头翁素。白头翁素的抗菌活性与链霉素有协同作用。 2.抗阿米巴原虫和阴道滴虫 本品煎剂和白头翁皂苷体外实验能抑制阿米巴原虫的繁殖,体内实验也有抑制阿米巴原虫生长的作用。本品对滴虫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3.抗肿瘤 本品能抗肿瘤,毛茛苷能抑制DNA的合成,而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毛茛苷细胞毒作用的机制,除因其能抑制DNA的合成外,还与促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有关。 4.抗病毒作用 白头翁水浸液能延长患流感病毒PR8小白鼠的存活日期,对其肺部损伤亦有轻度减轻。 白头翁的功效 : 味苦;性寒。 《本经》:味苦,温,无毒。 《别录》:有毒。 《药性论》:味甘苦,有小毒。 李杲:味苦,性寒。 : 入大肠、肝、胃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二经。 《本草经疏》:入手、足阳明经血分。 《长沙药解》: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 : 白头翁性寒;归胃、大肠经;白头翁药用价值高,从上述历代本草专著看出多有记述。中医认为,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明目,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等症。 《本经》:主温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 《别录》:(主)鼻衄。 陶弘景:疗毒痢。 《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疬。主百骨节痛。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子:功用同上。 《伤寒蕴要》:热毒下痢紫血鲜血者宜之。 《本草汇言》:凉血,消瘀,解湿毒。 《本草备要》:治秃疮、瘰疬、疝瘕、血痔、偏坠,明目,消疣。 《纲目拾遗》:去肠垢,消积滞。 《现代实用中药》:疗咽肿。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cd/2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认识中药清热解毒白头翁
- 下一篇文章: 小时候摘的毛骨朵花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