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兼收并蓄简述刘奎龄绘画艺术风尚
- 刘奎龄 - 刘奎龄是最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画家之一,也是天津近代绘画的领军人物,甚至有人把他的绘画风格称之为“刘奎龄画派”。刘奎龄字耀辰,又别署耀臣、耀宸,号蝶隐。因其庭院名为怡园,故画中常题“怡园蝶隐”。生于清光绪十一年乙酉,即一八八五年,卒于一九六七年,是旧时被称为天津“八大家”中“土城刘家”的后裔。土城刘家居住于天津南郊的土城村,为当地大户人家,以经营当铺和粮食业而致富。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而刘奎龄的一生却无专一师承。他早年接受了几年的私塾教育,而后到青年会普通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新式教育。不久又进入天津民立第一小学学习,这所学校是天津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所创办的,该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完备,除文科之外,还设置有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在当时不算主流,但却对刘奎龄少年时期绘画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观念的萌发,乃至其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九〇四年十月十七日,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与张伯苓创办了天津敬业中学(南开中学的前身),刘奎龄成为敬业中学首届班的学生,与梅贻琦、俞传鉴诸先生为同学。其英语成绩尤为突出,这为他日后翻阅国外资料与画册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刘奎龄在敬业中学的上学时间非常短暂,但由于在上学期间接触到了大量的国外生物资料和日本的彩色动物图册,对其日后动物题材绘画的研究产生了影响。一九〇五年刘奎龄由敬业中学缀学回家,从此走上了自学绘画与卖画的职业画家道路。陈师曾认为:“绘画的本质与目的,乃是表现人的丰富的情感活动和表达人的精神情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再现无生命的客观物象。”刘奎龄的画就体现了这一思想,他的画虽然画得精细逼真但绝不是机械地再现客观事物,而是加入了自己的审美情趣与生活体验,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 一、刘奎龄艺术风格的形成 回顾刘奎龄学习绘画的历程,他既没有通过传统的拜师学艺,也未进入专门学校系统地学习。这个经历恰恰使其思想得到了解放,没有受到门派的束缚,给他在绘画艺术的道路上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刘奎龄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绘画大师,他学习绘画就是从一幅幅名家作品开始的。他学画的过程不受任何传统方法限制,采各家之长,以自己的天赋对绘画艺术加以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堪称绘画艺术领域中的“奇才”。关于刘奎龄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借鉴传统,在临摹古人方面,刘奎龄是不遗余力的,上溯五代,下启明、清,如五代黄筌,宋代徐崇嗣、崔白、林椿、郑思肖、易元吉,元代赵孟、钱选,明代吕纪、边文进、仇英、唐寅、文徵明,清代石涛、黄慎、恽寿平、蒋廷锡、郎世宁、沈铨、王翚、金农、华嵒、钱慧安、王素、张兆祥等。对于视绘画为一生追求的刘奎龄来讲,他在研究古人绘画技法上对古代大家几乎是无不涉猎,凡是古人作品的长处他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不断地汲取古人绘画作品中锤炼多年之精华。他笔下的实物充满灵气,可谓“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如被称为“黄家富贵”的西蜀宫廷画家黄筌用笔工整细腻、赋彩浓艳;钱选的设色淡雅清丽、精巧传神;黄慎的以简驭繁、气势雄伟;沈铨的精密妍丽;文徵明的细致文雅、笔墨精锐;钱慧安的笔意遒劲、神情闲雅等,众家之长都被他吸取,并融于个人的绘画技法之中。刘奎龄在学画期间并无名师亲身传授,全凭自身的天分和对前人作品的独自揣摩。凭借不懈努力,以灵心慧眼练就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创造出专属于自己的艺术符号和绘画风格。 刘奎龄仿郎世宁《天真烂漫图》62cm×cm 天津博物馆藏 刘奎龄仿郎世宁《关山春晓图》66cm×cm 天津博物馆藏 其次,刘奎龄的绘画作品带有浓厚的西洋味道,将油画、水彩画的特色融入国画之中,使观赏者耳目一新。这与他早年受到西方绘画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其在南开中学的学习,使其可以看到很多西方描写动物的画报。刘奎龄在自己的绘画作品题字中经常会写以郎世宁笔意画之。然而,通过实际观察二者的绘画效果,刘奎龄对郎世宁的学习应该只是在绘画方式的借鉴方面。郎世宁到中国后为了适应皇帝的审美,将油画进行了改革,在宣纸上表现油画技法,用浓腻的颜料层层堆积,色彩厚重,以油性的画法作为敷彩的方式。而刘奎龄却与之完全不同,他的画一眼看上去就是运用中国画技法,虽然他也借鉴了很多西法,如透视和造型,但未改变其中国画的本质。同时他注意强调笔势线条的运作和墨与水的交融,让画面富有生机情趣。郎世宁以画马见长,而刘奎龄对此评价却并不高,他曾对自己的学生说:“郎世宁画马基本上形体上还准,可是当马一跑起来,透视就散了。”郎世宁的画以西法为体,中法为用,而刘奎龄是以中法为体,西法为用,这也是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刘奎龄仿沈铨《功名富贵图》51cm×94cm 天津博物馆藏 刘奎龄临沈铨《功名富贵图》60.5cm×cm 天津博物馆藏 刘奎龄绘画风格的形成还受到日本画的影响,一直以来刘奎龄都对日本绘画很偏爱。他曾一度要求到日本留学,因家长的反对而未能成行,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日本画的兴趣。一九二五年,他曾携三子刘继卣,在江南会见日本近代著名画家横山大观。此外,他还十分欣赏竹内栖凤的画。横山大观和竹内栖凤是日本近代著名的画家,在日本明治时期的画坛素有“东大观、西栖凤”之说。横山大观来自日本关东地区的东京,受西方绘画影响较大;竹内栖凤则来自于日本关西地区的京都,擅长走兽、花鸟、山水、人物画,立足于日本本民族传统文化,较少受到近代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天津近代画家中刘奎龄敏感、好学而且执着,对日本绘画注重绘画的工艺感和装饰味的特色感觉十分亲切。刘奎龄的画没有受到中国传统画风的拘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日本画。尤其是日本近代绘画对生物世界的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更好白癜风早期能治好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cd/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仁寿最全樱桃采摘地图来袭,周末约不
- 下一篇文章: 周末分享头痛治疗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