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是许多老年人喜欢做的事情。如果喜欢怀旧,也许真就是老了。展望未来多的人,一般也就是年轻人。情怀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以人的情感为基础与所发生的情绪相对应。美国《华尔街日报》名为《世界上最勤奋的人已经老了》说:他们是中国的40、50、60后。他们“晴天抢干,雨天巧干,白天大干,晚上加班干”,短短二十多年创造了世界奇迹,把一个几乎最落后的中国变成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下乡知青、高考学子、出国留学、下海闯荡的和进城务工的他们,肩扛时代的重任义无反顾,“中国还有这么勤奋的人吗?”显然,他们的过去是一种拼搏向上、奋斗不息的情怀。现在的情怀最典型代表是:袁隆平、钟南山、张伯礼等。还有一批到了退休年龄仍然担当国家脊梁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更多的人则是给孩子当起了“保姆”,进行为家庭做贡献。一些人成为了“中国大妈”“中国大爹”,让社会质疑“坏人变老?”“老人变坏?”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绝大部分的老年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是疾病状态。于是,他们对保健品趋之若鹜,造成大量的受骗上当。怎样帮助他们解决病痛的困扰应该是社会、子女的担当,但真正能够让老年人健康起来,则主要靠自己,靠自己拿出爱自己的情怀。显然,现在的他们,差别很大。有继续努力奋斗者;有所谓享受人生的放弃者。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奋斗者仍然青春焕发,放弃者已经更是老态龙钟了。老年人爱自己的情怀,老可以不在你心中对大脑神经的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其大脑活跃程度与20多岁的年轻人并没有区别。他们在短期记忆力、抽象推理能力以及信息处理速度等方面的能力都不应差于年轻人。那么,到底是什么抑制了他们真实的潜能?是人们自己心里给自己安上的老的概念。《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如果一个人向天地学习不停地运转,保持奋斗精神,则能够让生命强大而不轻易停下来。《论语》里孔子这样告诫我们:“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我想说的是: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我们强调的是:如果你能够进行专心工作,保持心情愉快,不仅是忘记了自己年龄大,而是生命本身在拒绝衰老。稻盛和夫:活了80多岁,我的成功皆因一点:想要留在这个世上,基本上只有一件事情,这就是“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美国电影《倒时钟》表现了“时空胶囊”中,布置得与20年前一模一样场景,分别让两组年龄都在七八十岁在里面生活一个星期。一切都是他们20年前的生活环境,一组老人随意生活,一组被要求按照20前的心态和方式生活。结果:两组老人的身体状况都出现了明显好转,特别是后一组的改善更显著。心理学家最后的研究结果是:衰老是一个被自己灌输的概念,自己的心理觉得年轻,相信自己年轻,会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年轻化。人的自然年龄,谁都无法改变。人的心理年龄,心态年龄则是自己定义的。而心态的作用能力很强大,强大到让我们可以很健康、更年轻。老年人是否可以胸怀天下姜子牙83岁出山辅佐周文王成就统一大业。袁隆平已经九十多岁了,还在为天下人吃饱饭忙碌。钟南山84岁了,还照样为抗疫操劳。他们不是因为身体好才去努力工作,而是努力工作让他们更健康。为什么?因为要继续工作,就得不断的学习思考,脑子动起来了,生命就鲜活起来了。俗话说: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少年强则中国强。为什么不是老年强则中国强。老年人别太等待国家、社会、家庭给予多少关怀和照顾,自强不息才是最可靠的。这个自强不息有多难?不难,先把老字从自己的观念中拿走。没人喜欢老态龙钟,奄奄一息的人,自己也不喜欢。所以,爱自己,就让自己从心态开始年轻,我们肯定可以收获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ry/1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