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治妇科病的16个加味方及诸多系列方
白癜风康复来袭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337978.html 导读:“女子以肝为先天”,用四物汤作为调理女性患者的基础方,也是一种思路。本文作者列举了16张四物汤,可作发散参考。 四物汤在妇科上的运用 作者/彭述宪、刘寿年 四物汤原出于唐代《理伤续断方》,主治跌打损伤,肠肚中污血。宋代《和剂局方》应用于妇人月经不调、崩中漏下、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下等症。后世医家又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发展,用以治疗妇科经产诸疾。 四物汤的组成为:熟地黄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9克。 其中熟地味甘,微温,滋阴益血,《本草备要》说它“平补肝肾,养血滋阴。” 当归甘辛苦温,气香而润,补血调经,《实用中医学》说:“当归为补血调经要药,本品甘补温通,辛香而善走散,补血而有调气活血之功。” 白芍酸苦微寒,平肝敛阴,和营止痛。《本草备要》说它:“补血、泻肝、敛阴,又能入血海,而至厥阴。” 川芎辛苦性温,芳香走窜,活血调经,解郁止痛,《中药学讲义》说:“四物汤之用川芎,并非用以补血,乃为通达气血,使补而能通。所以一般多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经痛,产后血阻,腹中块痛等症。” 以上四味合用,既能补养营血,又能行血中之滞,为妇科的主要方剂之一。血热者,熟地易生地以凉血;血瘀者,白芍易赤芍以行血。 现将笔者临床运用四物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粗浅体会,整理如下: 一、桂艾四物汤:四物汤加肉桂、艾叶、炙甘草各6克,鹿角胶、乌药、小茴香各9克。 肉桂温肾益火,艾叶暖胞调经,乌药、小茴理气散寒,鹿胶补血温阳,炙草益气和中。主治:素体阳虚,寒客冲任,月经后期,色淡量少,小腹冷痛,头晕体倦,怯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滑,脉细迟。 二、丹栀四物汤:四物汤加丹皮、山栀、生茜草、白头翁各9克。 丹皮清血热而散瘀,山栀泄郁火可凉血,茜草、白头翁清热凉血。主治:血海热盛,迫血早至,经行先期,色红稠粘或紫红,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本方加炒蒲黄炭9克,用治血热崩漏。 三、玄柏四物汤:四物汤加玄参、龟板各15克,黄柏、白薇、女贞子各9克。 玄参、白薇养阴凉血,黄柏泻火坚阴,女贞子养阴清热,龟板滋阴潜阳。主治:阴血不足,阳热偏盛,经水早至,色鲜红,或淋沥不尽,心烦失眠,掌心发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四、柴郁四物汤:四物汤加柴胡、郁金、香附、山栀各9克,鲜橘叶5片。 柴胡达肝郁,郁金开血郁,香附、橘叶散气郁,山栀泄火郁。主治:忧思恼怒伤肝,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经来胸、腹疼痛,乳房作胀,心烦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弦。 五、金铃四物汤:四物汤加川楝子、元胡索、五灵脂、香附各9克。 以金铃子散泻肝理气,行血止痛,香附行气开郁,五灵脂散瘀定痛。主治:气血瘀滞,阻塞胞络,经行不利,小腹刺痛,经色紫成块,舌边紫黯,脉弦涩。 六、赭决四物汤:四物汤加生代赭石、生石决、牛膝各15克,焦山栀、郁金各9克。赭石、石决平肝降逆,焦栀清火止血,郁金开郁止血,牛膝引血下行。主治:肝火旺盛,血热上逆,经水倒行,经前或经期衄血或吐血,色红量多,月经涩少,甚至闭经,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或弦滑。 七、芪牡四物汤:四物汤加黄芪30克,煅牡蛎、仙鹤草各15克,茜草炭9克,炙甘草6克。 芪、草补气摄血,牡蛎收敛固脱,茜草炭凉血止血,仙鹤草收涩止血。主治:心脾气虚,不能摄血,血不归经,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头晕心悸,气短懒言,饮食乏味,面色?白,舌淡苔薄,脉细弱或虚大。 八、桃甲四物汤:四物汤加桃仁、穿山甲(炒)、香附各9克,丹参、牛膝各15克。 桃仁、丹参、牛膝活血行瘀,甲珠善窜行散,逐瘀通经,香附解郁调经。主治:瘀停胞宫,冲任不通,月经闭止,小腹块痛舌边紫暗,脉沉涩。 九、苍柏四物汤:四物汤加苍术、黄柏各9克,茵陈、苡仁、蚕砂、丹参、银花各12克。 苍术、黄柏(二妙散)、蚕砂、清热燥湿,茵陈清热利湿,苡仁补脾渗湿,丹参凉血活血,银花清火解毒。主治:湿热内郁,带脉受伤,约束失职,带下不止,色黄腥臭,或如涕似脓,口苦,口渴,溲黄,舌质红,苔黄滑,脉滑数。 十、银蒲四物汤:四物汤加银花、蒲公英、冬瓜仁、苡仁、丹参各15克,香附、元胡各6克。 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冬瓜仁、苡仁利湿排脓,香附理气解郁,丹参、元胡活血止痛。主治:盆腔炎。本病多由于湿热瘀毒停滞胞宫,气血凝滞,冲任失调所致。少腹疼痛,甚至有块,腰膂酸疼,月经不调,带多黄稠,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十一、胶苧四物汤:四物汤加阿胶9克(烊化冲服),苧麻根、续断、山药各15克,艾叶5克。 阿胶养血安胎,苧麻根、续断、艾叶安胎止漏,山药补肾固胎。主治:妊娠血虚,不能养胎,胎动不安,阴道出血,小腹坠疼,头晕体倦,面色?白,舌淡苔薄,脉细滑。 十二、续瓜四物汤:四物汤加续断、桑寄生各15克,党参、木瓜各9克,甘草6克。 续断,桑寄生安胎舒筋,木瓜舒筋活络,党参补脾生血,甘草和缓拘急。主治:妊妇血亏,经络失养,腓肠肌转筋,头晕肢倦,面色淡白,舌质淡,脉细滑无力。 十三、益枳四物汤:四物汤加益母草、枳实、丹参各12克,元胡9克。 益母草活血行瘀,枳实破气散结,二味皆有收缩子宫的作用。丹参、元胡行血止痛。主治:产后恶露不下,停滞子宫、小腹块痛,扪之有形,舌边黯、脉涩。 十四、钩麻四物汤:四物汤加钩藤、何首乌各15克,天麻、豨莶草、络石藤各9克,蝉衣6克,甘草5克。 钩藤、天麻、蝉衣,豨签草熄风镇痉,何首乌补益营血,络石藤通络舒筋,甘草和中缓急。主治:产后血虚,筋脉失于温养,虚风内动,四肢抽搐,或手足麻木疼痛,面白唇淡、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本方去络石藤,加生珍珠母20克,白菊花、白蒺藜各9克,平肝熄风,治产后血虚风阳上扰之眩晕。 十五、五仁四物汤:四物汤加火麻仁、柏子仁各12克,冬瓜仁,桃仁、郁李仁各6克,枳实、谷芽各9克。 柏子仁养血润燥,麻仁、桃仁、郁李仁滑肠通便,冬瓜仁清热滑肠,枳实行滞宽肠,谷芽和中健胃。主治:产后血虚,肠失滋润,大便燥结,头晕心悸,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无力。 十六、参漏四物汤:四物汤加党参、何首乌各20克,炒甲珠、漏芦、王不留行各6克,通草3克。 党参补中气以资乳汁之化源,首乌养血,漏芦、甲珠、王不留行,通草通络下乳。主治:产后气血不足,乳汁缺乏,精神萎靡,头晕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弱。 结语 以上加味四物汤16方,病例均略,乃笔者据前人经验及临证体会所拟订,用于常见的妇科16症,疗效满意,整理介绍,聊供参考,舛谬之处,敬希指正。 本文摘自河南中医年第6期。作者/彭述宪、刘寿年 四物汤系列方的妇科应用四物汤是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篇》中的胶艾汤去艾叶、阿胶、甘草而来,宋时又收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功能补血调经,治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积块,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方中熟地性微温,味甘,为养阴补血、益肾填精首选之品;当归性温,味辛甘略苦,入心、脾、肝经,为养血活血之要药,且有润燥滑肠之功,为妇科良药也。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敛阴和肝,固阴止汗,泻肝之急,柔肝之刚,舒挛止痛,为柔肝要药。川芎性温,味辛,上行头目能散风通窍,下行血海能活血祛瘀,行肝气,开郁结,为血中第一气药,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本方以当归补血入心、肝、脾之经,熟地补血养精,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使气血和顺;芍药养血柔肝,敛阴调冲。全方补血而不滞,行血而无破血之忧,补中有散,散中有收,是治血之妙方,治诸般血症,为妇科第一方。依据四物汤加减化裁出许多方剂,在治疗妇科疾患方面有很多应用。 芩连四物汤出自《古今医统大全》,即四物汤加黄芩、黄连,功能养血清热,治妇女血热而月经先期,经来量多,色紫黑者。 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即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功能活血调经,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前腹痛,或经行不畅而有血块,色紫暗,或血瘀而致的月经过多,淋漓不尽等。 解毒四物汤出自《万病回春》,又名温清散。即四物汤加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治疗妇女血热诸症,崩漏不止,或如豆汁,五色相杂,面色萎黄,脐腹刺痛,寒热往来。 三黄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即四物汤加大黄、黄连、黄芩,治内热壅迫之经前吐血、衄血。 胶艾四物汤出自《金匮要略》,又名胶艾汤、芎归艾汤,为四物汤加阿胶、艾叶、甘草。功能补血调经、安胎止崩。治崩漏不止,月经过多,或妊娠下血,胎动不安,或产后下血,淋漓不断,为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之要剂。 知柏四物汤出自《症因脉治》,为四物汤加知母、黄柏。治肝经血热筋挛,妊娠胎动,脉洪虚数。 八珍汤出自《瑞竹堂经验方》,即四物汤加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功能调畅营卫、滋养气血。治疗月经不调,脐腹疼痛,全不思食,脏腑怯弱,泄泻,小腹坚痛,时作寒热。实验证明本方对处于急性失血状态的动物模型,有促进红细胞再生作用,可使血压很快恢复正常,并维持一定时间。 举胎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妇人心法要诀》,为四汤加人参、白术、陈皮、升麻。可治胎位不正,小腹胀满,心烦不得卧。 圣愈汤出自《医宗金鉴》,为四物汤加人参、黄芪。功能益气、补血、摄血。治月经先期而至,量多色淡,四肢乏力,体倦神衰。 元代王好古以四物汤为主治疗妇科病创立了许多方剂,以后更为扩展,如温六合汤,即四物汤加黄芪、白术以补血健脾;热六合汤,即四物汤加黄连、栀子清泻血热;寒六合汤,即四物汤加炮姜、附子温经散寒;气六合汤,即四物汤加陈皮、厚朴理气消胀,治气郁经阻,少腹胀满;风六合汤,即四物汤加秦艽、羌活以理血散风,治产后血虚而感风邪之痉症;连附六合汤,即四物汤加黄连、香附清热散郁,治热郁所致经水后期,经色紫黑。 清傅山尤善四物汤的加减应用。如四物汤加白术、黑芥穗,山茱萸、继断、甘草,治月经过多,四物汤加白术、丹皮、元胡、柴胡、甘草,治肝气不舒,月经忽来忽断,腹痛;四物汤加山栀子、山茱萸、山药、丹皮,治血热烁胎之大便干结小产症。以上诸方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此外,尚有奇效四物汤,为四物汤加阿胶、艾叶、黄芩,治肝经虚热所致之崩漏,该方补虚之中又兼清热,为治肝经虚热血症之首方。开郁四物汤,为四物汤加香附、白术、黄芪、蒲黄、地榆、人参、升麻,治气血两虚肝郁所致崩漏。四物汤加桂枝、甘草、生姜、大枣为桂枝四物汤,治血虚阳微之手足抽搐之症。通乳四物汤是四物汤加木通、王留行、花粉、知母、猪蹄,治产后乳汁不行。芪桂四物汤即四物汤加黄芪、肉桂,治妇人不孕等。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年9月26日第期。作者/宿健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ry/4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寒假小写手白头翁的故事金启航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