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蛋鸡主要肝病流行情况及防控方案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6.html 近两年来,蛋鸡肝脏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困扰蛋鸡养殖业的一个重要难题,严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 图1肝脏的生理功能一数据分析 年1月-年7月,嘉云健康对送检的份肝脏疾病病料进行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及数据分析显示图(见图2、图3):送检病例中,脂肪肝综合症的数量为例,占总检测数量的33%;其次为弧菌性肝炎为91例,占总检测数量的27%,霉菌性肝炎65例占总检测数量的21%,腺病毒造成的肝脏疾病为55例占总检测数量的18%,戊型肝炎仅3例占总检测数量的1%。 图2各病因检测数量 图3各病因检测数量占比 同时,通过对病料检测的实验室数据分析显示:脂肪肝综合症、弧菌性肝炎、霉菌毒素引起的肝脏疾病占比最高,危害最大,腺病毒导致的肝脏疾病依然猖獗,戊型肝炎不容忽视。 二肝脏疾病危害很大,主要表现为: 1、隐蔽性强,不易被发现: 肝脏是机体最为重要的”化工厂”及解毒器官,但是神经丛不丰富,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发现即是晚期,是最大的“隐形杀手”,临床上很多养殖朋友发现自家饲养的蛋鸡有肝病时,通常是在蛋鸡死亡送到兽医及检测中心剖检后发现的,一部分有经验的养殖朋友,发现产蛋鸡急性死亡,看到鸡冠及全身肌肉发白,大多判定为肝破裂导致的死亡,剖检多次得到印证。 2、严重影响生产性能: ①、肝脏具备分泌卵黄蛋白的功能,蛋鸡卵泡的发育主要是通过肝脏分泌的卵黄蛋白来完成的,卵黄蛋白分泌的快慢,直接影响卵泡的发育速度,影响蛋鸡排卵速度的快慢和产蛋率的高低。 ②、肝脏具有分泌胆汁、储藏糖原,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肝脏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蛋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对蛋鸡产蛋产肉等生产性能影响较大。 ③、肝脏具有较强的解毒功能,血液中的垃圾需要通过肝脏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作用进行转化和清理以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肝脏功能一旦受到破坏,解毒功能大大减弱,蛋鸡的整个生理机能受到影响而不能正常运转,疾病就会发生,严重影响蛋鸡的生长和发育。 3、零星死淘率高: 年某检测机构对蛋鸡零星死淘原因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病毒及细菌性疾病分别占零星死淘率的1%和3%,而我们较为忽视的肝脏疾病,高居零星死淘率的96%,目前肝脏疾病已经成为蛋鸡养殖生产中的重要的隐形杀手;据不完全统计,每一万只蛋鸡饲养到日龄,因肝脏疾病导致的生产性能下降和死亡率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5万元。 三临床常见的几种肝病鉴别 1、蛋鸡脂肪肝 多发于过度肥胖的产蛋鸡,大多在天后开始陆续零星死亡。症状表现:过度肥胖、腹腔内大量脂肪、肝脏肿大、呈黄色油腻状,质地极脆易碎如泥样。(见图3) 图4蛋鸡脂肪肝肝脏变黄腹脂增多 防治措施: ①每千克饲料找中添加胆碱1-2g,治疗一周。严重病鸡无治疗价值。 ②有条件的可以加上肌酐,补充维生素B12、维生素E进行治疗。 ③调整饲料配方或降低饲料的能量,注意玉米的添加量不宜超过60%。 ④不给鸡使用霉变饲料,夏季在饲料中长期添加脱霉剂。 2、包涵体肝炎 产蛋鸡多在18周以后发生,感染后3-4天死亡严重,5天后死亡减少,病程10-14天。症状:排出白色水粪,鸡冠苍白、肝脏肿胀、褪色、易碎、肝脏上斑驳状出血。肾脏和脾脏肿胀,有出血点。(见图5、图6) 图5肝脏斑驳状出血 图6肝脏斑驳状出血 防治措施: ①加强饲养管理,减少鸡群应激。 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鱼肝油增强抵抗力。 ③提前做好腺病毒疫苗的免疫接种。 3、弧菌性肝炎 多发生于青年鸡或刚开产母鸡。症状表现:剖检后发现一肚子血水、肝破裂,肝肿大、苍白或呈土黄色,肝表面和实质内有黄色、星芒状的小坏死点,布满菜花样的坏死区,或者肝被膜下有血肿。(见图7、图8) 图7肝表面和实质内有黄色、星芒状的小坏死点,布满菜花样的坏死区 图8剖检后发现一肚子血水、肝破裂,肝肿大、苍白或呈土黄色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舍卫生条件。筛选敏感药物进行治疗,连用3-5天。做好饲养管理,加强室内带鸡消毒。 四综合防控方案 防控临床上,蛋鸡的肝脏疾病重点在于预防,一旦发病,即便用最好的方案进行治疗,经济损失也已经形成,不可弥补。防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选择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健康鸡雏进行饲养,最大限度地避免可对肝脏造成损伤的蛋传疾病对鸡群的影响,有条件的鸡场可以与种鸡场成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深入合作,把控种鸡场某些危害较大的可以垂直传播疾病的阳性率,同时对入场1日龄鸡雏做阳性率筛查和抗体检测,监督互助,共同控制母源传播的疾病对鸡群肝病的影响。 2、选择干净、清洁、无污染、营养充足、配方合理的日粮进行饲喂,同时根据季节,舍内温度,体重达标情况、均匀度以及鸡群不同日龄对营养的不同需求,及时调整日粮配方,避免营养过剩导致鸡群肝脏负担过重而发生脂肪肝综合症。 3、给予合理的饲喂制度,避免一次性加料过多,导致饲料中部分维生素氧化而失去作用,及时检修饮水所用的乳头或水杯是否漏水,避免饮水滴漏到饲料上导致饲料霉变,导致鸡群发生霉菌性肝炎。 4、细菌滋生是导致鸡群易发生肝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及时进行水线清理和合理消毒是杜绝此类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①、选择干净清洁的水源,定期清理水箱和水池,保持水的清洁卫生,定期(冬春季40天/次;夏秋季30天/次)用水线刷刷洗水线,连续刷洗数次,直到看见清水流出为止。 ②、夜晚熄灯前,放尽水线和水箱内的水,熄灯后,把事先配好的一定比例的次氯酸钠消毒水,灌满水箱和水线,浸泡一夜,第二天亮灯前,放尽消毒水,换做清水,以备鸡群饮用。 5、做好生物安全,选择正规厂家的SPF疫苗,避免因为疫苗污染而感染腺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等疾病,注射油苗时,针头做到一针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提前免疫腺病毒疫苗。 6、卖鸡后做好鸡舍的空舍消毒,可用艾迪洁(西班牙皮特鲁巴公司生产的强碱性泡沫清洗剂)清洗消毒,进雏前密闭棚舍,用高锰酸钾和甲醛1∶2比例熏蒸(每立方米甲醛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或者用K7(固体甲醛)点燃熏蒸,密闭48小时后,通风48小时,待鸡舍甲醛味散去,即可进雏,此举可杀灭大量的芽孢、细菌和病毒,减少戊型肝炎病毒、腺病毒等疾病的传播。 7、饲养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可控的各种应激。 8、增强肝脏排毒功能,添加保肝护肝中药制剂,修复肝损伤,促进代谢,维持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蛋禽、种禽在开产后10周开始添加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为5天;以后每月一个疗程,可明显降低肝脏疾病的发生率,维持高产,降低死淘率,提高生产性能。 主要配料: 鸦胆子、柴胡、白芍、雄黄、广藿香、黄芩、白头翁、甘草、仙鹤草、茵陈、白头翁、石榴皮等。 组方介绍: 鸦胆子苦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灭原虫,蚀腐肉,脱赞疣。治热毒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因其有毒,故外用为多。前贤张锡纯曰:“鸦胆子,为凉血解毒之要药。善治热性赤痢,二便因热下血,最能清血分之热及肠中热,防腐生肌,诚有捷效······治梅毒及花柳毒淋皆有效验。捣烂醋调敷疔毒,效验异常,洵良药也。” 鸦胆子乃苦参之种子,古人将鸦胆子去皮,用益元散为衣,名曰菩提丹,治二便下血入神,赞其有神灵之功也。其善清血热,而性非寒凉。善化瘀滞,而力非开破,有祛邪之能,兼有补正之功。前人有诗赞鸦胆子云:“一粒苦参一粒金,天生瑞草起疴沉,从今觅得活人药,九转神丹何用寻。” 故在临床上,凡遇有毒热之证,每思用鸦胆子治之,且与三七配伍用之。一解毒其性偏凉,一解毒则性平。临证视其毒热重则鸦胆子重用之,其热不重则三七重之。唯其有毒,则方能攻毒,毒去毒消则毒自无。 仙鹤草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在保肝、止痢、止血、止泻等方面多有良效。 白芍:平肝,柔肝,止痛,养血。 产品特点: 1、改善和提高免疫机能; 2、疏肝利湿、兹阳助阳; 3、保肝解毒、消除炎症。 1、鸡弧菌性肝炎、盲肠肝炎、包涵体肝炎、产蛋鸡疲劳症、脂肪肝综合症、肝腹水及鸭病毒性肝炎、花肝病等引起的肝肿大呈土黄色、青铜色、质脆易碎,表面有血泡、淤血,有点状或针尖状出血灶。 2、白冠病。家禽白细胞原虫病引起的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流涎、拉黄白或绿色粪便,生长受阻、羽毛松乱、呼吸困难、咳血等症。 禽类本品拌料kg,每日一次,连用3-5天。预防量减半。 重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ry/5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课程回顾夏季蛋鸡如何提高效益
- 下一篇文章: 中草药助力家禽养殖,或成为中国新的健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