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进
北京白癜风医院简介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 PHN是带状疱疹发病后遗留下的并发症,约10%的带状疱疹病人发展为PHN。该病与发病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PHN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40岁以下的病人很少发生,超过60岁的发病率为50%,超过70岁的发病率为75%,其疼痛性质多样,程度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约有10%~25%的PHN病人疼痛可持续超过一年,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部分病人由于长期疼痛得不到有效治疗产生抑郁甚至自杀倾向。 目前临床上对于PHN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神经阻滞疗法对于治疗PHN有一定的疗效,现将国内外文献的常用神经阻滞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概述:发病机制 一、概述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痛。美国神经病协会(theamericanacademyofneurology)定义为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局部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就可诊断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老年及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多见。多数PHN出现在胸背部,皮损多从脊髓水平近端向远端蔓延。临床表现为自发性持续性或阵发性灼痛或深在疼痛、跳痛、刀割样痛和痛觉过敏。 PHN病人常伴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如何有效控制PHN的疼痛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项挑战。 1.PHN的发病机制 PHN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明确,目前研究表明: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后,表现为水痘或呈隐性感染,随后长期潜伏于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a,DRG)及感觉神经节中,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免疫防御功能受损(如极度疲劳、恶性肿瘤、慢性传染病、HIV感染等)VZV可再度被激活,并向感觉神经相应皮肤支配区域播散形成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或者周围神经系统的损伤。PHN是由VZV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致痛机制复杂,包括解剖结构改变和功能受损,常由多种机制引起。包括外周敏化、中枢敏化、下行抑制系统的失能、脊髓胶质细胞的活化、离子通道的改变等。 (1)外周敏化与中枢敏化 外周敏化是指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对传入信号的敏感性增加。外周神经损伤后,受损的细胞和炎性细胞(如肥大细胞,淋巴细胞)会释放出化学物质,如去甲肾上腺素、缓激肽、组胺、前列腺素、钾离子、细胞因子、5-羟色胺以及神经肽等。这些细胞介质可使伤害感受器发生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者突触传递增强,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改变,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其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pain)、痛觉过敏(hyperalgesia)、痛觉超敏(allodynia)等。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发病机制,疼痛的维持主要在于中枢敏化。 (2)离子通道的异常改变 多种离子通道的异常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包括钙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氯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等。目前对钙离子通道的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脊髓后角(主要是突触前膜)钙离子通道上的α2-δ亚基高表达,钙离子通道异常开放,钙离子内流增加,导致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增加,神经元过度兴奋,从而产生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 概述:临床表现、相关治疗 2.PHN的病理改变 PHN的病理改变目前尚未完全明了。PHN病人的神经系统受到VZV广泛而严重的损害,后根神经节脱水、Wallerian退变,出血性坏死及神经脱髓鞘变;背根神经节可有慢性炎细胞浸润和节细胞退行性变,局部软脑膜炎,节段性脊髓炎等;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发生类似的变化。 3.PHN的临床表现 PHN有着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因此较易诊断。PHN是一种复合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带状疱疹病毒侵袭外周神经并对其持续损伤的结果。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可观察到从皮肤至脊髓的神经组织都会发生簇状分布的粉红色水泡或丘疹,PHN期皮损愈合后可留有瘢痕及色素沉着。PHN相关的疼痛症状通常分为持续性自发性疼痛,阵发性枪击样、电击样疼痛及机械性痛觉超敏和机械性痛觉过敏三大类。 PHN相关的临床分型通常分为三型:①激惹触痛型:此型病人以疼痛超敏为主要临床特征,轻触即可产生剧烈疼痛;②痹痛型:此型以浅感觉减退和痛觉敏感为特征;③中枢整合痛型:临床以兼有以上两型的部分或主要的表现,以中枢继发性敏感化异常为主要表现。 4.PHN的治疗方法 PHN尚无有效的对因治疗方法,治疗以促进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调整为主,药物治疗仍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法。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外用及口服两种。外用药物主要有5%利多卡因皮贴、0.%辣椒碱乳剂、8%辣椒碱皮贴;口服药物主要有阿片类镇痛药(羟考酮、吗啡、曲马多)、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盐酸多塞平等)和抗惊厥药物(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 由于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所以病人可能需长期服用药物。但又由于药物治疗存在诸多副作用,部分病人会因不能耐受被迫停药。在非药物治疗方面主要有神经阻滞和神经毁损治疗。此外还有物理疗法、针刺疗法、心理疗法等其他疗法,也可减轻PHN病人病痛,改善其生活质量,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PHN病人早期使用神经阻滞的方法,可以阻断周围神经传导,防止中枢神经系统敏化,减轻疼痛症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ry/9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神经综述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和妊娠治疗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