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五,大暑的第4天。气温高,38度热的人透不过气来。在这个时代感叹找不到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人时,妈妈的通话是个例外。老妈给我打了一通电话聊了半个小时之久。叮嘱空调凉注意保暖,我说上班都是长衣长裤她才放心。保重身体最重要,别熬夜,多喝水,在外面吃饭少吃辣,抽空多锻炼……

父母在,人生还有来路。面对妈妈这么多的耳提面命近四十不惑的我欣然接受,这样也好至少提醒我还是个幸福的孩子,有人牵挂,有人嘘寒问暖。她还问我被子有没有拿出来晒?我给妈妈说被子已经好多年没有拿出来了。26层空气干燥不发潮。再说了城市不比农村,有院子晒被子扯根绳就行,城市里有个宽绰采光足的大阳台都是满足。她嘴里自言自语说着知道,知道,用不上了!我听着她弱下去的声音暗想:她心里会不会闪过一丝失落呢!我安慰她我天天都看看它们,就跟你在我身边一样温暖美好!

妈妈除了关心我,还不忘关心她的外孙。暑假后再开学孩子就要升初三,学习紧张上学奔波,秋季准备搬家。搬了也好妈妈应着。妹妹得知消息给我说:“姐,你若需要置办新床品,别浪费钱我给你安排。”妹妹结婚时,礼尚往来亲朋好友送了很多物品。妹妹虽埋怨姑姑给她的被子无用武之地,但心里是否和我一样也有小小的骄傲和窃喜呢!――母亲总是把他们认为最好的留给孩子,哪怕对于我们而言是多余。我说不用了,我结婚你妗子给我套的被子还有8床新的躺在柜子里没有表现过呢!

妈妈给我套的被子每一个都是十斤重,十全十美的祝愿!请的套被子的嫂子,婶子不仅干活利索还得儿女双全。这些用白线缝制的被子有个讲究,说是寓意代表了白头到老一辈子。套被子的棉花是妈妈两三年前都已经开始在做准备了。怕外面买的棉花不好,我家舅种棉花妈妈早早给了钱预订。从弹花到选被面她亲力亲为,什么龙凤呈祥,百鸟朝凤,百子图,麒麟送子,还有花团锦簇的百合花,也有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图绸缎面……都囊括了她对我的祝福。她选的细心,睢县城里的大街小巷,乡村集市的街摊上都留下过她的身影和足迹。被子只有结婚第一年拿出来一个盖了,太沉太厚就感觉悟空被压五指山。问妈妈为什么给我套那么重的被子呢?她说:“老家冷,总担心你也冷。”这就是传说中的有一种冷妈妈觉的你冷。现在蚕丝被,鹅绒被,太空被,应有尽有,既轻便又暖和,拆洗的话可以送去干洗店。妈妈给我的嫁妆连存放都成了累赘。

我一边回想着被子的过往,一边跟妈妈抱怨。她说你可以去加工棉花被褥的地方把每个被子网套让他们给你分成2个,这样天气凉就能用上。城市里这样的营生少之又少,要是这样,分裂出来的被子又得找地方安放,冬天家里有暖气我也懒得处理他们了。不盖棉花被还有个拆洗后不会套的缘由,家里那个被我拆的面目全非的被子只有在外面上加了个被套,被面收哪里去了都不知道。其实家里暖气足是不需要这么厚实的,我唯一能理解的就是母亲沉甸甸的爱!不敢想象16年前交通运输不便利,妈妈是怎样把10个厚重的被子从睢县打包带到洛阳来。有时打开衣帽间看到那些被子,就能感受到妈妈流露给女儿扑面而来的真情,留着,就当纪念也好。这被子的温暖,是一辈子!

在城市问了周围的人,80后的年轻人几乎都不会做针线活。我第一次缝被子那年应该是97年夏天,我初三。妈妈在前门堂嫂家里拉家常,农村人不做农活时候爱打麻将也就成了不成习的规矩,打麻将妈妈也不例外。三缺一对打牌有瘾的人一刻钟都等不了。艳梅嫂还在缝被子剩一点活头。苹丽大大咧咧的性格比我大不了几岁,但她早早入了社会,家里又是长女,做饭洗衣照顾弟妹,上工挣钱手脚麻利,家里屋外都是一把好手。扭头对我说:“来,东霞,马上也是大姑娘了,锻炼锻炼。”对于没有捏过针拿过线的我来说无疑是赶鸭子上架。也不知道当时怎就支持妈妈的“工作”,居然接下了缝被子的挑战。等嫂子给我交代完缝的要点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没有料想到的结局,我把要缝的被子和下层做铺垫的被子缝到了一起,第一次缝被子以失败而告终。看到婶子大娘笑得东倒西歪,当时囧到不行愣在那里不知所措,真想找个地缝进去。又一次缝被子是年8月。老公二叔家堂弟结婚,我有幸被二婶邀请缝被子。我不是套被子的料,有过那么惨痛的教训,本想委婉的拒绝。婆婆告诉我这个喜事,讨个吉庆。我真的是个甩手掌柜,孩子小时候用的衣物都是妈妈,婆婆,婆家奶奶准备妥当,我不用染指。我拿出孩子的小被子,小褥子练习。缝了一圈扎了2针,十指连心一点不假,疼得我两眼直冒金花。婆婆说我拿针方式不对,也不会用顶针借力使巧劲,才会扎到手。一趟活挂了2个针,还好,算是有点眉目上了手。

再一次缝被子是年老公三叔家孩子办婚礼。有了上一次的老二结婚缝被子打头,我这个大嫂再一次荣幸之至。我缝被子的水平确实拿不出手,从崎岖蜿蜒的针脚就能看出功夫。不是我缝被子技术有多好,而是叔婶认为我温柔贤惠落落大方,为新人们布置新婚铺盖图个好兆头。感谢家人对我的信任也祝福弟弟,弟妹的未来!那年妈妈住在洛阳城我这里,婶婶夸她养育了这么好的一个姑娘。对于一个远嫁女儿的母亲来说,听到这种肯定的赞扬比吃了蜜还要甜,妈妈开心的合不拢嘴!每每感叹:儿女都孝顺,我这辈子值了!

妈妈在李庄,回睢县也成了我的向往。对门嫂子家5个孩子4个姑娘,孩子们迎来送往热闹的很。我和弟弟都不在妈妈身边她有时候难免落寞。妈妈说在院子里听到嫂子的孩子喊妈妈,泪就会不自觉的留下来,就会想姑娘。我因工作的关系回家不是很频繁。每次回到睢县老家,我会搬个凳子到院子里偎依在妈妈腿上让她给我梳头,还被儿子取笑,多大了还跟妈妈撒娇。时光荏苒,再后来妈妈两鬓生出了白发,她会让我坐在阳光下给她拔白发,落日余晖,彩霞铺满整个天空,那个画面壮美至极,若让时光就这样慢下来多好,多想一直陪着她慢慢变老。

妈妈突发中风病过一场,后遗症腿脚有点不利索,弟弟挂念她的身体把她接到了身边照料。两地生活距离较远,和妈妈聚少离多是我作为女儿的遗憾,一年和她也就见三五面。通话中忽然就想起来多年前给妈妈的唠叨:少吃盐,多吃醋,少打麻将多散步……妈妈离开生活过大半辈子的农村到城市有很久没人陪他打牌了,她还要适应江南的天气,异域的语言,定也有很多不习惯,5年的潜移默化好在她都慢慢适应了。我对妈妈说:“等我暑假去陪你。”她笑着说:“好,我等你!”妈妈没有问我归期,她不知道我何时才能出发。我买了夜里7点多的票,天明就到,下一站幸福,女儿陪你。坐上车躺在卧铺上,伴着火车和铁轨发出的哐当哐当的声响,轻轻的闭上眼睛,今夜,会有一个童话似的美梦。

讲好睢县故事传播睢县好声音!投稿信箱:suixiantc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1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