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六行十二方比较

六行为中土、金气、君火、相火、木气、水气。

人身一小宇宙。中土旋转于中央,火金右降于南西,水木左升于北东。

1.中土不运,主要分为中土虚寒和血枯中伤,治疗分别为理中丸、炙甘草汤。

理中丸,治疗中土虚寒,治法补中燥湿温寒。

炙甘草汤,治疗血枯中伤,治法滋养津液运中气。

2.金气不降之病,主要分为燥气不降和湿气不降,治疗分别为麦门冬汤和茯苓杏仁甘草汤。

麦门冬汤,治疗躁伤肺家津液,中气大虚。治法补中润肺,降肺降胃。

茯苓杏仁甘草汤,治疗湿伤肺家津液,气不下行。治法除湿润肺养中。

3.相火不降之病,主要分为胆热相火不降和胆寒相火不降,治疗分别用小建中汤和酸枣仁汤。

小建中汤治疗胆经不降,用芍药,芍药性寒,胆木气热不降,故用芍药以降胆经。小建中汤清降胆经,肝经自升。

酸枣仁汤治疗胆经不降,用川芎,川芎性热。胆木气寒不降,故用川芎温升肝经以降胆经。肝经木气阳升,胆经木气自然不寒。此为治木气之对应治法中的互根治法。酸枣仁汤温升肝经,胆经乃降也。

4.肝木不升之病。肝木不升分为肝阳不足和肝热不升。肝木不升,肝经下陷,分为寒热两种,治疗分别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和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治疗肝经木陷生热。治疗方法为清热。

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肝经木陷生寒。治疗方法为暖肝。

5.肾气不藏之病。肾水不藏包括包括水气不藏和金气不降,治疗分别用肾气丸和薯蓣丸。

薯蓣丸与肾气丸都是补肾的药品。

薯蓣丸补金养木以维全体,而重在补金。

肾气丸养金养木以保肾经,而重在养木。

薯蓣丸与小建中汤对比

薯蓣丸与小建中汤都是补虚药品。

小建中重在降甲木,甲木降相火乃降。

薯蓣丸重在降辛金,辛金降风木乃平。

6.君火不降之病。君火不降分为单纯的心火不降和心火不降伴随中气虚寒。治疗采用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

泻心汤的名称,言只泻胃上之热,不可泻动胃气之意。

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治疗心火不足,火气上逆。治法泻心火。

生姜泻心汤既有在上之火上逆,也有在下之火下陷,在内之火又复外泄,火气散漫,内必生寒。治法降相火,温中,补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1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