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美人陆英嫁妆排满十条街,怀14胎生九
那是年的秋天,苏州胥门寿宁弄八号的后院里,传来一阵阵哀戚的哭喊声。 陆英躺着床上,床两边跪满了人,男男女女一大群,都是她的儿女们。 她知道自己要死了,心底万分舍不得,她还没看到女儿们出嫁,儿子们娶妻,甚至没能陪心爱的丈夫白头到老。 陆英的视线穿过重重人影,落在了角落处的男人身上,曾经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一家之主,如今浑身颤抖,仿佛一个脆弱无助的孩童。 她多想再喊他一声武龄,嘴巴却迟迟张不开,视线变得稀薄,耳畔也只剩下哭泣和呼喊声…… 院子里的芭蕉叶落了,屋里的女主人也永远离开了,带着无尽的眷恋和不舍,“消弭”在了秋日的寒风中。 有人说陆英是个“生育工具”,她嫁给张武龄十五年,怀了十四胎,不算流产夭折的,一共生育四女五子,几乎每年不是怀孕,就是生孩子。 可只要细观陆英的生平,就会明白这种说法是多么片面且不理智! 年,陆英出生在合肥一个官宦世家,伴随着她的降生,父亲被提升了官职,外派到扬州做盐务官。 所以家人都说陆英是个“小福星”,天生富贵命,到了哪家就把福气带到哪家,将来一定大富大贵,福满一生。 扬州自古就是富贵地,把持了全国的盐运业,陆家为官一方,经过数年经营,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陆英就是金堆玉砌娇养长大的。 都说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扬州路,这里惯出美人,陆英十岁出头,就已经芳名在外。 她是个地道的大家闺秀,读书写字,管家烹饪,插花描图……样样精通,求娶者都要踏破门槛。 陆英的想法很简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左右爹娘不会害了她。 “依为父看,安徽张家就很不错,他家儿郎张武龄是难得的青年才俊,又温和有礼,和你很相配。” 父亲如此说,陆英自然没二话,婚事就这样定下了。 待嫁的日子过得很快,陆英心里也忐忑起来,脑海中不断幻想未来夫君的容貌性情,她自信能做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却不确定能否和丈夫举案齐眉。 母亲看出她的焦虑,安慰说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她相信凭女儿的品行,定能婚姻圆满。 “娘给你准备了丰厚的嫁妆,不要多想,只等着风风光光出嫁吧!” 陆英伏在母亲怀里,忐忑不安的心情终于平复了。 也是,她既能做好陆家女,也一定能做好张家妇! 很快,就到了出嫁的日子。 整个扬州街头人头攒动,都来一睹陆家嫁女的盛况,只见一箱箱封红的嫁妆,从陆家陆续抬出,绵延了整整十条街,一直摆到了龙门巷十里长亭外。 真正的十里红妆,风光大嫁! 时隔多年之后,扬州当地人都对这场世纪婚礼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陆英坐在花轿里,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送亲队伍,才明白母亲的嫁妆究竟有多丰厚。她默默告诉自己,绝对不能辜负爹娘的一片苦心,只有她过好了,爹娘才能放心。 经过一路的颠簸,喜轿终于停在了张家大门外,陆英被人牵着往正堂走,隔着盖头,她看不清对面的人,却也知道红绸的那一端,是她的丈夫。 想到这个,素来稳重的少女也忍不住羞红了脸,以至于媒婆挑开她的盖头时,她脸上的红晕都没来得及散开。 灯光之下,新娘子满头珠翠,粉面桃腮,一双漂亮的丹凤眼含着羞答答的笑,美得不可方物。 从新郎到满堂宾客,都被新娘子的美貌折服,陆英试探地看了一眼张武龄,四目对视,两人纷纷移开了眼。 媒婆哈哈大笑,带着宾客一起出去,将喜房留给两个新人。 走出老远,众人还在惊艳新娘的美貌,只有张武龄的姨母,心中犯难:太美了,留不住,会不长寿! 老一辈人,都深谙红颜薄命的道理,觉得陆英美得太盛,不是长寿之相。 都说一语成谶,陆英确如绚丽的昙华一般,开的美丽,败的仓促,只可惜,那时候的陆英,并没预料到自己的结局。 她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中,张武龄如父亲所说的那般优秀,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还相当温柔专情。 两个年轻人先婚后爱,有着说不尽的共同话题,成亲第二年,陆英就生下了长女张元和。 她并不重男轻女,可张家是大家世族,需要儿孙绵延后代,故而长辈都希望她多生男丁,她十分愧疚地同丈夫道歉。 张武龄却不介意,他虽然长于封建家庭,思想却异常开明,觉得生男生女没什么不同:“女儿贴心,我更喜欢女儿。” 看着丈夫脸上毫不作假的笑意,陆英心中好受很多。 之后的几年里,她陆续又生了三胎,各个都是女儿,即便丈夫依旧不在意,她却忍不住怀疑自己:“要不然你纳妾吧。” 张武龄自然不肯,耐心安慰妻子,说生男生女都是天定,女儿更好,将来还能当岳丈! 在他的哄劝之下,陆英终于破涕而笑。 她本就不是纠结的人,如今确定丈夫没有纳妾的心思,她也就以平常心对待了,安心地打理家务,照顾四个女儿。 张家家大业大,家中有一个姨婆母,三个寡居的婆母和叔母等七八个长辈,另有小叔子、小姑子等平辈,下面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们。 更不要说,吃奶的孩子要有奶妈,不吃奶的孩子,要有保姆,再加上管事的、教书的、帮工的、打杂的……林林总总四五十口子。 每天只是安排吃饭,就要耗费好大的章程,若是碰上一件麻烦事,都能折腾好久。 可就是这样一大摊子家事,都担在了陆英身上,她还能将一切管理的规规矩矩,有条不紊。 对待府中的下人也是宽严相济,恩威并施,自她进张家后,听到的都是赞许声,从上到下,对她无一不敬服。 放在今天,陆英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管理型人才! 就连张武龄都说:“若是女儿们将来能像你,就是再好不过了!” 丈夫的话,是对陆英最大的肯定和赞许,她并不觉得自己真的千好万好,却想尽最大的努力将女儿们培养成最好的样子。 好在张武龄和她的想法一致,对女儿们的教育问题同样上心。 起初听到丈夫给女儿们起名:元和,允和,兆和,充和时,她还以为丈夫遗憾没能生个儿子,毕竟女儿的名字里都带一个“儿”字。 张武龄解释:“此‘儿’非彼‘儿’,代指两条腿,我希望咱们的女儿,将来都能离开家门,走向社会。” 陆英备受触动,她虽然是养在闺阁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心底却一直向往更宽阔的世界,如今丈夫懂她的理想和抱负,曾经的梦想都能在女儿们身上实现,她说不出的庆幸! 夫妻两人达成一致,不像传统家长一样禁锢女儿,让她们最大限度地自由发展个性,尽可能好的、全面的接受教育。 为此,他们还从合肥老家搬到了上海,方便孩子们接触外面的新世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在上海待了几年后,两人又觉得大城市的气氛过于浮躁,不利于孩子健康有序地成长,一番思索之后,再次举家搬到苏州。 到了苏州后,陆英和张武龄都满意了。 陆英在家里修建水阁凉亭,假山花草,还和孩子们一起栽种了各类果树…… 平日里,几个女孩子可以爬树摘果,也能采花扑蝶,谁说大家闺秀就必须端庄守礼? 陆英就想女儿们快乐地度过最美好的童年,即便生在粉墙黛瓦的后院里,也能见识不一样的“烟火气”! 除了释放孩子们的天性,陆英还抓她们的文化课。 她和张武龄都十分喜欢读书,搬家以后,首先命人开辟出四间大书房,她和丈夫一人一间,四个女儿共用两间。 陆英最喜欢的,就是孩子们聚在她书房的时光,大地读书,小的临摹字帖,她坐着书桌前,要么记账,要么读读闲书,发呆的时候,总会无意识地观赏桌上的铜镇尺。 那是丈夫送给她的,上面还刻着“只羡鸳鸯不羡仙”,这是独属于夫妻两人的情话。 每当这个时候,她总是忍不住触景生情,抬头去看对面,她和丈夫的书房正对着,中间只隔着一片芭蕉院。只要一开窗,只能看见彼此,两人不需要多说话,一个眼神,就能体察对方的意思。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院中永不褪色的芭蕉叶,象征着永不凋零的爱情。 陆英对自己的生活没什么不满意的了,可能生儿子是她的一个“心结”,可没过多久,她就接连生下了五个男孩。 看着满地跑的孩童,家里的长辈乐得合不拢嘴,打趣道:“成亲的时候,你没吃花生,所以没能花着生,这才四个女孩,五个儿子呀!” 陆英也笑,直说当初应该多吃一点花生的。 有了儿子,陆英也算松了一口气,毕竟豪门旧族的老观念,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她给老人们吃了“定心丸”,心里的石头也算落地了。 她依旧像从前那样教育儿女,照顾一家老小,随着孩子增多,家里的事情也跟着多了。 陆英每天过得忙碌却充实,有时候丈夫心疼她,想让她歇一歇,她都不愿意。 “一个只会享受的少奶奶式的母亲,是教不出有作为的孩子的。” 陆英坚持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把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当做“标杆”,潜移默化地影响几个孩子们。 后来的事实证明,陆英的坚持是对的,她的教育也是对的!唯一遗憾的是,她没亲眼看到孩子们长大的那一天! 年,陆英刚生下第九胎没多久,莫名患上了牙齿上的毛病,本来以为只是一桩小事,拔了牙就好了。 谁知牙拔了,血却止不住了,这病是后来俗称的“坏血病”,只是当时的医疗水平低下,医生查不出血流不止的原因,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陆英被接回了家中,她想和丈夫儿女们,安静地度过最后的时间。 想到还未长成的孩子们,她就心如刀绞,不顾身体虚弱,将九个孩子的保姆和奶妈都叫到了身边。 “我给你们一人二百块大洋,求你们保证,不管日后遇到什么问题,无论钱够不够用,不管自己有多苦,一定要坚持把孩子带到十八岁,替我把他们抚养成人。” 这些保姆奶妈们平日里没少受陆英的恩惠,不仅提供丰厚的报酬,还免费教她们读书写字,数年的相处里,早就亲如一家了。 众人知道她心里记挂孩子们,纷纷答应,保证绝对善待孩子,照顾他们直至成年。 安排好子女,陆英还不放心丈夫,担心她走了之后,他顾不过来,更怕他孤单一人。 可她太累了,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甚至来不及好好告别,就永远地闭上了眼。 秋天,真是一个悲伤的季节,永不褪色的芭蕉叶落了,不想分离的人也没了! 生于名门、貌美端庄、夫妻恩爱、子孙满堂……了解了陆英的生平,也就读懂了她这个人。 她是旧世族养出的闺阁小姐,却不是古板的封建思想的捍卫者,更不是没有思想的“生育工具”。 “苏州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是叶圣陶对陆英四个女儿的夸赞,也侧面印证了她的成功。 就连女儿张允和都在回忆录里说:“在四姊妹中,我的组织能力最强,这大概就是从小从母亲那里学来的吧。” 可以说,是陆英成就了张家的“枝繁叶茂”,也养育了一代社会人才,她三十六载的人生,可能很短暂,却不能说不美满!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12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爸爸去哪儿郭涛
- 下一篇文章: AABCABCCAABBAB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