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

南朝诗人王籍写了一首著名的《入若耶溪》,其中的颈联是流传千古的硬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自古至今备受推崇。

《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几百年后的北宋,大诗人王安石写了一首《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很明显,其尾句“一鸟不鸣山更幽”化引自王籍的名句“鸟鸣山更幽”,属于反其道而行之,那这两句哪句更好,更有诗意?

对王安石这句“一鸟不鸣三更幽”,历史上批评者颇多,对变法先生批判的很不留面子,比如南宋就有诗评家批判王安石此句“却觉无味,盖“鸟鸣”即“山不幽”,鸟不鸣即山自幽矣!何必言更幽?”

清代的顾嗣立在《寒厅诗话》中更是批判“一鸟不鸣三更幽”为“直是死句!”

如果单从逻辑上来说,王安石这句“一鸟不鸣山更幽”似乎更符合逻辑,而“鸟鸣山更幽”似乎不符合逻辑。果真是这样吗?

其实恰恰相反,无论从逻辑还是从诗意上,“鸟鸣山更幽”均远超“一鸟不鸣山更幽”。

问题就是出在“更”字上。王籍原句“更”乃诗眼,“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典型的动中见静、以动趁静,“鸟不鸣”山幽,而鸟鸣更加衬托出山之幽,无论逻辑还是诗意,都恰到好处。可谓意境高远而富含哲理。

再看“一鸟不鸣山更幽”,这句我感觉是王安石硬生生的放在这里的,生硬的很。其实王安石没体会到原句“更”字的精髓,机械性的引用,导致逻辑性错误,使得“更”不仅未成为诗眼,反而是败笔。

“一鸟不鸣山幽”很好理解,“一鸟不鸣山更幽”,“更”字从何说起?此句“更”字本不应该存在,但生硬的存在了,只能理解成鸟鸣山幽,鸟不鸣山更幽,鸟鸣山幽是何逻辑?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事,鸟鸣山幽,逻辑不通,鸟鸣山更幽则通,大家可以好好体会一下其中的味道。

再从诗意上讲,“一鸟不鸣山更幽”,平淡似水,味同嚼蜡,远失“鸟鸣山更幽”之意境。

“鸟鸣山更幽”,“更”字乃精髓,使得此句熠熠生辉;“一鸟不鸣山更幽”,“更”字乃败笔,使得此句成无根之木,“死句”之评恰如其分。

“一鸟不鸣山更幽”此句如同邯郸学步,王安石当时还不如把“更”字改成别的字。

后人也有替王安石辩解的,称王安石因政敌故罢相,此句中的“鸟”指政敌,借指政敌也跟本文讨论的逻辑和诗意并不矛盾,并不能扭转此句味同嚼蜡之局势。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们写诗、赏诗也可以对比着看,酌情选句。比如下面我这首诗:

《登山》

秋满珠山麓,寻幽万事空。

峰奇云雾绕,谷险翠斑融。

沙沥潺潺水,松梳淡淡风。

无声黄叶落,惊醒白头翁。

有不大懂诗的网友妄自评论最后一句,称“既然落叶无声,怎么能惊醒白头翁呢?”

这就是典型不懂诗的意境,不懂诗的含蓄。不信可以把此句跟“雷声轰隆响,惊醒白头翁”对比一下看看。声大而惊醒,平淡无奇,平白似水,毫无诗意可言。

无声而惊醒,方是真正的“惊”醒!作者本来面对的是美好的秋景,忽有落叶而触景生情,陡然感慨人生之暮秋来得如此之快,悲凉之情才油然而生,诗意才能产生。“无声”配“惊醒”,同样恰如其分。

实话实话,“诗意”、“意境”是很主观、很笼统、很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写此类文章很难的,我深有体会。靠文字表达很有限,能表达出十分之一就不错了,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境和诗意还得靠个人慢慢的品味,慢慢的欣赏。

读完本文,大家觉得“鸟鸣山更幽”和“一鸟不鸣山更幽”哪句更有诗意?敬请各抒己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1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