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条辩三八七371热利下重
《伤寒论》条辩三八七():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简议了“热利、痢疾”和“阴虚性的下利”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遇到阴虚性的下利,舌头红红的,没有苔,舌头上尽是些裂纹,同时还腹泻,处方里必须加上点儿“牡蛎”、“石斛”、“生山药”,来养胃肠之阴,固下焦,这样就可以了,千万不要用苦寒的药。 属于温病下利伤阴,下焦不约的,就是一“甲煎证”,只能用生牡蛎敛阴,不能用。 但是,病人有两天是“血和大便混合在一起”的,有的时候又没有。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到和的“复方加在一起”,就是这个意思。 有的时候,不见得说一定刚好是“热利下重”,这是“纯利”的现象。如果遇到的是“疟疾”,病人有时候“下利清谷”,用的是或。 有时候热利怎么办?就是,“疟疾、霍乱”都会有这种情形。 提要:本条条辩论述了:厥阴热利的主证及治法。 热证下利,里急后重的,用白头翁汤主治。 本条条辩叙证甚筒,仅言“下重”一证,《巢氏病源》曰:“此谓今赤白滞下也,令人下部疼重”,因此本条的热利,应该作热痢看。 痢疾,古称“滞下”,《内经》谓之“肠潞”,所下赤白冻腻,带有脓血。由于热邪下迫,所以必觉下重,为热痢的特征。 本条举出下重一证,实为辨证的要点。 本条之热利下重,即现在的热性痢疾。治疗热性痢疾,疗效确实可靠。 痢疾、急性的肠炎,是很常用的方子,热利大便出来很臭,是非常好用的方子,几乎是一剂知、二剂已。 第一碗喝了就不利了,第二碗喝了就胃口大开,精神好起来了。 寒利用通脉四逆汤、热利就用白头翁汤。 热利的主证: 一:手脚不寒。 二:便臭。 三:脉数,数代表热、代表发炎了。 痢疾的症状就是白头翁汤证,霍乱、伤寒是下利清谷为主证。 如果是热利下重者,本条条辩讲的就是“热利”,《伤寒论》有好几个地方都讲到“热利”: 第—个证的热利,但是一定是有表证,有太阳表症。 第二个“热利”的证,证会出现热利,但黄芩汤的“热利”、一定会有肚痛。 第三个有“热利”的证,证是寒热并结的,有寒证、有热证的。 本条条辩的证也是纯“热利”、下重,大便—天拉出来十几次,肛门很痛,里急后重,上完厕所还想再去上。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此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钱天来:白头翁,神农本草经言其能逐血止腹痛,陶弘景谓其能止毒痢。 东垣李杲曰:仲景治热利下重,用白头翁汤,盖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即成氏之说也。”又云:“治男子阴疝偏坠。”盖亦厥阴专经之药,故仲景用之为君,以治厥阴热利。 黄连苦寒,能清湿热,厚肠胃;黄柏泻下焦之火,若中气虚寒,及寒湿下利者最忌,热利则非此不可,赦以之为臣。 秦皮亦属苦寒,李时珍云:梣(chén)皮色青,气寒,味苦,性涩,乃厥阴肝、少阳胆经药也,治下利崩滞,取其收涩也。以此推之,则创法立方之意,殆可见矣。 白头翁汤方,本方应用范围: 1,《三因方》治热痢滞下下血,连月不差。 2,治肠风下血。 《经方实验录》医案选录:朱右,年高七十有八,而体气壮实,热利下重而脉大,苔黄,夜不安寝,宜白头翁汤为主方。 白头翁三钱,秦皮三钱,川连五分,黄柏三钱,生军三钱(次下),枳实一钱,桃仁泥三钱,芒硝二钱(另冲)。 病人年龄虽高而体气素壮,加之脉证俱实,所以不但用白头翁汤,而且更伍以承气汤,方与证合,自可收到显著效果。 白头翁汤方汤方中:白头翁二钱,白头翁本身有止腹痛,同时能去热,如果光是止腹痛,白芍也可以止腹痛,但是这里是热利,痢疾的原虫(病毒)把肠子都破坏掉了,肠子里面出血很多,所以靠白头翁和秦皮。 秦皮在《本草》中写“药性苦寒、止涩”的功能。味是苦的、性是寒的,秦皮有止下利的功能,黄连、黄柏就是清热的药。 拉的很厉害的时候,白头翁用“五两(汉代计量单位)”都可以。 本条条辩“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和下面第三八九()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要联到一起学习,才可以更好的掌握。 热利和寒利迥然有别,厥阴有热利有寒利,这是热利。 怎么知道它是热利?一个是下利黏液,有便脓血;另一个是有下重,有口渴,喜喝水。 湿热之邪伤了肠道,大便黏秽,或者杂见脓血,脉见沉弦,舌苔黄腻,小便发黄,这就是肝不疏泄,湿热下排,所以有里急后重特点。 脉见沉弦,或者沉弦而滑,这种利就叫厥阴热利,要用治疗。是专治之法,不是通治之法。 王孟英就善用白头翁汤治痢疾。 由:白头翁二两,黄柏、黄连、秦皮各三两组成,方子很简洁,“三两黄连柏与秦,白头二两妙通神,病缘热利时思水,下重难通此药真”。 黄连厚肠胃,善治痢疾。黄柏寒以清热,苦以燥湿,在清热的同时还能够滋养肾阴。秦皮也是入肝经的,稍微有点儿涩,清肝胆之热,去湿热还稍微带点儿收敛的意思,还能治目疾。 白头翁是的主药,善治毒痢,是治毒热痢疾的专药。 临床上治痢疾,不胜枚举,但是,属于温病下利伤阴,下焦不约的,就是一“甲煎证”,只能用生牡蛎敛阴,不能用。 我们临床上,遇到阴虚性的下利,舌头红红的,没有苔,舌头上尽是些裂纹,还腹泻,处方里必须加“牡蛎”、“石斛”、“生山药”,来养胃肠之阴,固下焦,这样就可以了,千万不要用苦寒的药。 处方中,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四味药,秦皮是很好止利的药,还能够润肠,黄连是作用到胃里面,黄柏是作用到肠子里面。七碗水煮成二碗,早晚各服—碗。 热利下重的时候,我们用用处很多,如果病人—天下利十几次,有时候连续2-3天,肚子热痢都排出很臭的大便。有一天的时候大便和血混在一起,也是下利,每天都下利,也是证。 但是,病人有两天是“血和大便混合在一起”的,有的时候又没有。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到和的“复方加在一起”,就是这个意思。 有的时候,不见得说一定刚好是“热利下重”,这是“纯利”的现象。如果遇到的是“疟疾”,病人有时候“下利清谷”,用得是或。有时候热利怎么办?就是,“疟疾、霍乱”都会有这种情形。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