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当季是药,过季是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充分说明了适时采收和药材质量的关系。如:西红花适时采收干后色泽鲜红油性足,质量好;采收偏早,干后颜色浅红,油性小,质量差;采收偏晚,柱头粘上花粉粒,干后呈黄色,质量也不好。天麻因采收期不同,商品有“冬麻”“春麻”之分,冬麻质坚体重、质量好,春麻质轻中空、质量差。如白术采挖期在10月下旬,如果为了赶上紧俏市场,8月起挖,错过了8~9月白术膨大最快、物质贮存最多的时期,收获成品干瘪无肉,不饱满,产量大幅度下降。有些中药材生长年限长,早一年与晚一年采收产量明显不同。如白芍栽培三年生采收4.5~6t/hm2,四年生采收6~7.5t/hm2。又如人参六年生采收和五年生采收产量比不足年份高20%~30%;杜仲生长需15年以上方可剥皮,如栽培几年就剥皮,不仅质量差,而且皮薄、窄小、水分大、产量低。甘草中的甘草酸为其主要有效成分,生长三、四年者含量较之生长一年者几乎高出一倍。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以6~7个年收者最高。丹参以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7月采收为宜。黄连中小檗碱含量,随年龄逐年增高,可延续到第6年,而一年内则以7月份含量最高,因而黄连的最佳采收期是第6年的7月份。再者时辰的变更与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含量亦有密切关系。如金银花一天之内以早晨9时采摘最好,否则花蕾开放再收,则质量降低;曼陀罗中生物碱的含量,早晨叶子含量高,晚上则根中含量高。依靠种子繁殖的中药材,采收期不当还影响到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如桔梗、细辛、急性子等种子成熟后不及时采收会散落在地,难于收集。红花种子成熟后不及时采收,一旦遇雨会萌芽。如果种子未成熟就采收则干瘪、质量差、发芽率低。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与中药材的采集季节、时间和方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指出:“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并各有法。”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卷一》,更有“采药时节”的专论,还列举了种中药的采收时节。历代医药家都十分重视中药的采集,如孔志约有云:“动植形生,因地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收,则物是而时非。名实既虚,寒温多谬。”

(一)全草类药材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有的割取植物地上部分,如薄荷、荆芥、益母草、紫苏等。以带根全草入药的,则连根拔起全株,如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茎叶同时入药的藤本植物,其采收原则与此相同,应在生长旺盛时割取,如夜交藤、忍冬藤。

(二)叶类药材

叶类药材采集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此时正当植物生长茂盛的阶段,性味[sa3]完壮,药力雄厚,最适于采收,如大青叶、荷叶、艾叶、枇杷叶等。荷叶在荷花含苞欲放或盛开时采收者,色泽翠绿,质量最好。有些特定的品种,如霜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三)花类药材

花的采收,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采摘,采摘时间很重要。若采收过迟,则易致花瓣脱落或变色,气味散失,影响质量,如菊花、旋覆花;有些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槐花、辛夷;有的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如月季花;而红花则宜于花冠由黄色变橙红色时采。至于蒲黄之类以花粉入药的,则须于花朵盛开时采收。

(四)果实和种子类药材

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枸杞、马兜铃等。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当采用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如乌梅、青皮、枳实等。以种子入药的,如果同一果序的果实成熟期相近,可以割取整个果序,悬挂在干燥通风处,以待果实全部成熟,然后进行脱粒。若同一果序的果实次第成熟,则应分次摘取成熟果实。有些干果成熟后很快脱落,或果壳裂开,种子散失,如茴香、白豆蔻、牵牛子等,最好在开始成熟时适时采取。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女贞子,在略熟时于清晨或傍晚采收为好。

(五)根和根茎类药材

古人经验以阴历二、八月为佳,认为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这种认识是很正确的。早春二月,新芽未萌;深秋时节,多数植物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其营养物质多贮存于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高,此时采收质量好,产量高。如天麻、苍术、葛根、桔梗、大黄、玉竹等。天麻在冬季至翌年清明前茎苗未出时采收者名“冬麻”,体坚色亮,质量较佳;春季茎苗出土再采者名“春麻”,体轻色暗,质量较差。此外,也有少数例外的,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

(六)树皮和根皮类药材

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此时植物生长旺盛,不仅质量较佳,而且树木枝干内浆汁丰富,形成层细胞分裂迅速,树皮易于剥离,如黄柏、厚朴、杜仲。但肉桂多在十月采收,因此时油多容易剥离。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应尽量避免伐树取皮或环剥树皮等简单方法,以保护药源。至于根皮,则与根和根茎相似,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集,如牡丹皮、地骨皮、苦楝根皮。

动物类药物的采收

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其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如桑螵蛸应在三月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质佳;小昆虫等,应于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获,如斑蝥于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

矿物类药物的采收

矿物类药材,一般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故大多可随时采收。但是各种矿物在其地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因此也有品位高低的不同,一般应采集品位高的矿石为好。

中药材规格包括药材的颜色、产地、包装、外在形状。

(1)初加工分级方面的词语有统货、选货、大选、小选、特选、一级、二级、三级、四五混级、级外投料,其中统货就是大小货混在一起的一种规格。分级常见的品种有白芍、生地、天麻,另外像三七、人参、川芎、西洋参也有类似分级。如三七分80头、无数头、剪口几个等级;川芎有40头、70头之分;红参有64支、25支、40支、参须之分;生晒参有25支、40支、60支之分;西洋参有长支、短支之别等等。

(2)颜色规格有黄统、青统、黑统、白统、红统等,如连翘有青黄、丹皮分黑丹(没去外皮)和白丹(也称刮丹,就是刮去外皮)。

(3)产地规格:就是以产地名来区别同一种药材,如白术有亳统和浙统,甘草有新统和内蒙统,防风有关统、西统和祁统等。

(4)质量规格:质量上的规格大致分为家种和野生、国产和进口、柴质和粉质,如野生丹参和家种丹参,进口西洋参和国产西洋参,粉干姜和柴干姜等等。

(5)包装物上分规格。以外在包装有机包、编织袋、散把、柳条把等。如袋装半枝莲和机器捆半枝莲,散把党参、柳条把当归等。

(6)初加工方法不同出现的规格:有清水、盐水、生统、熟统、净货、水洗等,如全蝎有清水和盐水之分,地黄有生地熟地之别(其实生地和熟地为两种药,但出自一种药材原料),王不留行、草决明、芦巴子有净货、含杂之分,菟丝子、车前子等小籽粒药材有水洗和净货之分。

中药地道药材

?一、道地药材的含?义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

就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道地药材可以?理解为由某个?或某几个行政?区划所出产的?即生产集中,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质优良、产量丰富、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考究、符合现代GA?P规范要求,疗效稳定可靠?,并得到公众认?可的药材,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药材受种质、环境、生长年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疗效常常不稳?定,因此古人对药?材的道地性早?有清楚的认识?,古代本草中对?药材的产地有?详细的记载,很多带产地的?中药名如川芎?、云木香、广藿香、浙贝母、秦皮等说明了?道地药材的重?要性。

二、道地药材具备?的条件

道地药材应具?备的条件是优?良的品种、适宜的生长环?境和采收时间?、当地药农良好?的种植(养植)和加工技术、中医理论指导?下良好的疗效?。

三、道地药材的变?迁

道地药材是由?中医药学家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果,它固然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政治、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历代本草对药?材的道地性记?载很不一致,但从应用的历?史和实际疗效?来看,有些不同产地?的药材质量都?是上乘的,并应用至今,例如菊花有杭菊、贡菊、毫菊等。因此道地药材?的产地并不局?限于一个地方?,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是道地药?材产区发生变?化的一个因

四、传统道地药材?的评价

传统道地药材?的评价是通过?感觉器官即眼?看、手摸、口尝、鼻嗅、耳听等来进行?评价,又称经验鉴别?,需经过多年经?验积累才能作?出较正确的判?断。现代研究证实?,很多药材的外?状和其内?在的成分有正?比的关系,和疗效有正比?的关系,如黄芪一直是?以长圆柱形、绵性大、粉性足、豆腥气大、味甜,色泽黄白为优?质黄芪,所含的黄芪甲?甘、黄芪多糖等化?学成分含量也?较高,疗效也较好。因此经验鉴别?在现代对药材?性状质量的评?价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现代道地药材?的评价

现代道地药材?的评价是通过?理化分析和仪?器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评价,避免经验鉴别?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分辨率较低、定量标准误差?大等的不足,要求将道地药?材的道地性数?据化、标准化,如测定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挥发油、化学成分以及?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进?行全面地衡量?,并和疗效联系?在一起。中药治病发挥?作用的不是药?材中的一种部?分,而是很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同中药的复方一样,单一的有效分或指标性成?分并不能真正?体现中药的质?量,并与药理作用?结合起来,以获得全面的?信息,反映中药材的?质量。

六、常见道地药材?举例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关药

1.人参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园参:吉林、辽宁、黑龙江。栽培,经.5~度。人工播种,野生,参龄15

圆参:支大,体轻质脆,皮细纹深,表面色黄白,断面色白,粉性,香气特异,味微苦、甘。林下参:生长年久,芦细长,上部芦碗密,体丰满,纹细深,收腿,皮条须,珍珠点明显。

2.五味子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辽宁、吉林、黑龙江。小兴安岭、长白山区为主?产区,野生为主。

粒大,色紫红,皮肉厚,油润光泽,多双核。

3.鹿茸(梅花鹿)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习称“花鹿茸”。

吉林、辽宁。饲养,二杠茸于清明?后45~50天采收第?一次,并于采后50?~60天采收第?二次。

体轻,质嫩,圆短粗壮,茸尖饱满,皮色红棕,毛细柔软,油润光泽。

4.哈蟆油

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雌蛙的?干燥输卵管。

吉林、辽宁、黑龙江。野生或放养,秋季采收。

块大肥厚,色黄白,油润,皮膜少,无黑色卵子。

5.细辛(北细辛、汉城细辛)

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或汉?城细辛的干燥?根及根茎。习称“辽细辛”。

吉林、辽宁、黑龙江。野生或栽培。野生于5~6月采收,栽培在3年后?于8~9月采收。

6.龙胆(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

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习称“龙胆”。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大兴安岭及松?辽平原为主产?区,野生为主。古代产地以浙?江、山东、河南、湖北为主,现已资源枯竭?,主产地转为东?北及云南、贵州(坚龙)

根茎小,根粗长,色黄棕,有横纹,味极苦。

7.藁本(辽藁本)

为伞形科植物?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

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野生,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

根茎粗壮,大小均匀,质坚,地上茎短,香味浓。

8.关白附

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干燥?子根和母根。

辽宁等省。野生,秋季8~9月采收。

子根个大皮细?,饱满充实,粉性大。

9.平贝母

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

吉林、黑龙江、辽宁。栽培为主。

鳞茎扁平圆形?,大小均匀,色白光滑,质坚粉细。

10.白鲜皮

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

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野生为主。春、秋季采收。

条粗长,根皮厚,粗皮净,色灰白,无木心,有羊膻气。

11.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

为毛茛科植物?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野生为主。春、秋季采收。

带根茎,须根粗长、条匀,质坚实,断面粉性,木部略成方形?,淡黄色,无地上茎,无泥土。

12.车前子(平车前)

为车前科植物?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

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野生为主,秋季采收。

个大,质坚,体轻松,外皮黑褐色,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13.升麻(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

为毛莨科植物?大三叶升麻或?兴安升麻的干?燥根茎。

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大三叶升麻习?称“关升麻”,兴安升麻习称?“北升麻”。野生,秋季采收。

个大,质坚,体轻,外皮黑褐色,断面黄绿色,无须根。

14.关黄柏

为芸香科植物?黄檗的干燥树?皮。

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栽培,生长10年后?每年7月采收?。

片大,皮厚,无栓皮,色鲜黄,体轻,味极苦。含盐酸小檗碱?不得少于0.6%。

15.桔梗

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习称“北桔梗”。野生或栽培,春、秋季采

条长均匀,体直色白,味微甜后苦。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北药、蒙药

1.党参

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党参(潞党):山西、甘肃;素花党参(西党):甘肃、四川;川党参(条党)四川、湖北、重庆、陕西。栽培或野生,生长3年后秋?季采收。

条长粗壮,横纹紧密,体稍硬质柔,断面黄白,气香味微甜,嚼之无渣。

2.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区。栽培,生长3年后秋?季采收。

条直粗长,两端均匀,分枝少,绵性大,粉性足,味甜,豆腥气浓。

3.甘草

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新疆。野生为主,春、秋两季采收。

条长均匀,皮细紧,色红棕,质坚实,粉性大,味甜。

4.黄芩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野生为主,生长3~4年后采收。

条长,根头少,质坚实,色黄光洁,空心少。

5.麻黄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内蒙古、新疆、山西、宁夏、甘肃。野生为主,秋季采收。

茎粗,外色淡绿,内部充实,髓心棕红,味苦涩,木质茎少。

6.甘遂

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

陕西、山西等省。野生,秋季采收。

肥大饱满,色白,粉性足。

7、远志

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

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区?。野生为主,生长3年后秋?季采收。

8.香加皮

为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

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野生,春、秋两季采收。

无木心,香气浓厚,味苦。

9.苍术(北苍术)

为菊科植物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等。野生为主,生长3~4年后采收。

个大、质坚实,断面“朱砂点”明显,油性足,香气浓郁。

10.知母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

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等。野生为主,春、秋两季采收。

根茎肥大,质坚而柔润,断面黄白色,嚼之带黏性。

11.牛黄

为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

京黄:河北、内蒙古、山西、北京、天津;西黄:陕西、甘肃、新疆;东黄:辽宁、吉林、黑龙江。全年采收。

个大完整,色棕黄,体轻,质松,断面层纹薄而?清晰,气清香,味先苦后甜,有清凉感。

12.白芷(白芷)

为伞型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

河北、河南。栽培,秋季采收。

根肥大,挺直,质坚实,断面色白,粉性足,香气浓郁。

13.柴胡

为伞形科植物?柴胡的干燥根?。

河北、北京、山西等,习称“北柴胡”。野生为主,春、秋两季采收。

根条粗长,无残茎、叶及须根。

14.肉苁蓉

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

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野生,春、秋两季采收,晒干者为甜苁?蓉。

甜从蓉:条粗壮,色棕褐,鳞片密,质柔润,不中空。盐苁蓉:条粗大,鳞片细,色黑,质软,断面有光泽。

15.土鳖虫(冀地鳖)

为鳖镰科昆虫?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河北、河南、山东、北京。野生或养殖,野生5~9月捕捉,养殖10~11月捕捉。

体肥,质轻,大小均匀,色黑棕,有光泽,不破碎。

16.天仙子

为茄科植物莨?菪的干燥成熟?种子。

河南、内蒙古、甘肃。野生或栽培,秋季采收。

粒大,饱满。

17.紫菀

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

河北、安徽、河南。栽培,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采收。

根条粗长,皮色紫红,质柔软,无残茎。

18.酸枣仁

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

河北、北京、天津等。野生,秋季采收。

粒大,饱满,外皮紫红色,光滑油润,种仁黄白色,无核壳杂质。

19.蓼大青叶

为寥科植物蓼?蓝的干燥叶。

河北、山东、北京、天津、辽宁等。栽培或野生,夏季叶茂盛时?采收。

干燥,叶完整,蓝绿色或蓝黑?色。

20.漏芦

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的干燥?根。

河北、山东、山西、辽宁。野生或栽培,春、秋季采收。

条粗,色暗棕灰褐,体轻质坚脆、不开裂。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北药、维药、秦药

1.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甘肃、青海、四川、西藏。野生或栽培,秋季采收。

个大,质坚实,外表细洁,内色红黄,“锦纹”、“星点”明显,气清香,味苦涩。

2.川贝母(甘肃贝母)

为百合科植物?甘肃贝母的干?燥鳞茎。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

甘肃。野生为主,5~6月采收。

粒小,均匀,色白,粉性,质硬,体重,味微苦。

3.冬虫夏草

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娥?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青海、西藏、云南、四川西北部。野生,4月中旬至月底采收。

虫体长大、粗壮、身干、色黄,质硬,断面类白色,子座粗短,气香。

4.枸杞子

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

宁夏、内蒙、甘肃、新疆。栽培,夏、秋季果实变红?时采收。

粒大,色红,肉厚,子少,质柔软滋润,味甜不苦。

5.当归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甘肃、云南、四川、陕西、湖北。栽培,秋季采收。

根肥大,身长腿少,质坚性柔,外表黄棕色,断面黄白色,油润,气清香而浓。

6.细辛(华细辛)

为马兜铃科植?物华细辛的干?燥根及根茎。

陕西、甘肃、四川、重庆、湖北等。野生或栽培。野生于5~6月采收,栽培在年后?于8~9月采收。7.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

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等。野生为主,春、秋季采收。

主根粗长,色棕黄,体坚实,气味浓厚。

8.款冬花

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

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宁夏、四川、重庆、内蒙古等。野生或栽培,10中旬至?11月上旬采?收。

身干、蕾大,饱满,色紫红而鲜艳?,无花梗。

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

甘肃。春、秋二季采挖。

根粗均匀,色棕红,质坚而柔韧,粉性足。10.沙苑子

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

陕西。野生或栽培,秋末冬初采收?。

粒大,饱满,色绿褐。

11.银柴胡

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

内蒙古、宁夏、陕西。野生或栽培,春、秋季采收。

圆柱形,条长均匀,有“珍珠盘”,皮细,断面黄白色,质轻松。

12.藁本(藁本)

为伞形科植物?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

陕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野生或栽培,秋季采收。

根茎粗壮,大小均匀,体轻,质较硬,地上茎短,气浓香。

13.秦皮(尖叶白蜡树、宿柱白蜡树)

为木樨科植物?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陕西。栽培,春、秋季采收。

条长,外皮灰白,灰棕色,圆点状皮孔,味苦,水浸液可见碧?蓝色荧光。

14.阿魏

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或阜?康阿魏的树脂?。

新疆。栽培,春、夏季采收。

块状,蒜气强烈,断面乳白或稍?带微红色,无杂质。

15.羚羊角

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

新疆、陕西。饲养,秋季采收。

质嫩,类白色,光润,可见血丝或紫?黑色斑纹,无裂纹。

16.马鹿茸

为鹿科动物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新疆、青海、黑龙江、内蒙古、吉林。饲养,二杠茸于清明?后45~50采收第一?次,并于采后50?~60天采收第?二次。

粗壮饱满,皮毛完整,质嫩,不起筋无钉。

17.紫草(新疆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的干?燥根。

新疆,习称“软紫草”。野生或栽培,春、秋季采收。

木心小,皮层多,质松软。

18.锁阳

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干燥肉?质茎。

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陕西。野生,春、秋季采收。

条粗壮,体重,坚实,色棕红,断面有黄色三?角状维管束。

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川药、藏药。

1.干姜

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四川。栽培,12月采收。

根茎肥壮,皮细,坚实,内色白,粉性足,味辛辣。

2、大黄(药用大黄)

为蓼科植物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四川、重庆。栽培或野生,秋季采收。

外色茶黄,内色黄褐,质坚实,气清香,味苦、微涩。

3.川乌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有毒。

四川。栽培,夏、秋季采收。

身干,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无空心。

4.川木香

为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干燥根?。

四川、西藏。野生,秋季采收。

条均匀,质坚实,香气浓,味苦。

5.杜仲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四川、重庆、陕西、贵州等。栽培,春末、夏初采收。

皮厚,片大,无粗皮,内表面暗紫色?,胶丝多。

6.川贝母

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两者按性状?不同分别。

四川、西藏、青海、云南。野生或栽培,夏、秋季采收。

粒小均匀,色白粉性,质坚体重,味微苦甜。

7.川牛膝

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

四川。栽培,生长3~4年后秋季采?收。

条粗直,分枝少,皮细,质柔,断面浅黄色,味甜。

8.川芎

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四川。栽培,茎节繁殖,次年5月采收?。

个大饱满,质硬体重,外色黄褐,内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

9.川楝子

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

重庆。栽培,秋、冬季采收。

个大肉厚,外皮金黄色,果肉黄白色。

10.升麻(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升麻的干燥根?茎。

甘肃、四川。野生,秋季采收。

个大,质坚,体轻松,外皮黑褐色,断面黄绿色,无须根,残茎短。

11.丹参

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四川、河南、陕西、山西等。栽培或野生,四川以栽培为?主,秋季采收。

野生者:根长,色棕红,茎短,须根少。栽培者:根较粗壮,须根少,色红棕,皮细,质坚实。

12.巴豆

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有大毒。

四川、重庆。栽培,秋季采收。

颗粒饱满,外壳灰黄,种仁黄白,不泛油。

13.甘松

为败酱科植物?甘松或匙叶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

四川、青海。野生,秋季采收。

条粗壮,色紫黑,质轻松,香气浓。

14.龙胆(坚龙胆)为龙胆科植物?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云南、贵州、四川。野生,秋季采收。

根茎小,根粗长,色黄棕,味极苦。

15.仙茅

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

四川,贵州等。野生或栽培,秋季采收。

根粗壮,无芦头和须根?,质坚,断面棕褐色。

16.花椒

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

四川、重庆、河北、山西等。栽培,秋季采收。

粒大,青椒外色青绿?,花椒外色紫红?,油性足,香气浓。

17.佛手

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

四川、重庆、广东等。栽培,秋季采收,切片。

片大完整,肉白,气清香。

18.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

四川、青海、甘肃等。野生或栽培,栽培者生长3?~4年后秋季采?收。

条粗壮,环节紧密,断面皮部棕红?色,“朱砂点”明显,气清香。

19.补骨脂

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

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南等。栽培,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颗粒饱满,色绿、不开口,坚实,香气浓。

20.郁金(黄丝郁金)

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块根?。

四川。栽培,冬季采收。

个大,饱满,质坚,气香。

21.使君子

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四川,重庆,广西,福建。栽培,秋季采收。

个大,色紫褐,仁饱满,色黄白,油性足。

22.金钱草

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

四川,陕西。野生或栽培,野生者5~7月采收,栽培者6月采收。

茎红,叶大、色绿。

23.枳实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

四川、重庆。栽培,5~6月采收。

质坚体重,皮色清黑,肉厚色黄,瓤小,气清香。

24.厚朴(厚朴)

为木兰科植物?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习称“川朴”。

四川、重庆、湖北等。栽培,5~6月采收。

皮厚,内表面色紫棕?,断面外层颗粒?性,内层纤维性,可见多数亮星?,油性足,香气浓,味辛辣、微若。

25.黄连

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四川、重庆、湖北、云南等。栽培,一般播种7年?后采收。

味连、雅连:条粗壮,质坚实,断面红黄色,味极苦。云连:条细结密,质坚光洁,外色黄亮,内色黄绿,味极苦。

26.黄柏

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

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等。栽培,春季采收。

皮厚,片大,内色深黄,外色鲜艳,味极苦。

27.银耳

为银耳科真菌?银耳的子实体?。

四川、贵州、陕西为老产区?。栽培,夏季采收。

朵大厚实,黄白色,有光泽,体轻,易煮糊。

28.麝香

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四川、西藏、青海、陕西、湖北。饲养,秋、冬季采收。

“当门子”多,粉质疏松,色棕黄或紫红?,油润光泽,香气浓烈。

29.天冬

为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干燥块?根。

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云南等。野生或栽培,生长4~5年后秋季采?收。

根肥长,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

30.天麻

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湖北、湖南、安徽等。野生或栽培,冬季采收。

个大,短圆,肥厚,体重,色黄白,半透明,质坚实。

31.白及

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

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四川、重庆等。野生或栽培,夏、秋二季采收。

个大,饱满,色白,质坚,体重。

32.重楼

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干燥?根茎。

云南、四川、贵州。野生,秋季采收。

体肥壮,质坚实,断面粉白。33.南沙参(轮叶沙参)

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的干?燥根。

贵州、湖北等。野生或栽培,生长2~3年后春季或?秋季采收。

根粗长,均匀,色黄白,味微甘。

34.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

贵州、广西。栽培,生长2~3年后秋季采?收。

条粗,色白,体轻,有弹性,断面中部空心?或半透明薄膜?。

35.三七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云南、广西。栽培,生长3年后秋?季采收。

个大饱满,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

36.儿茶

为豆科植物儿?茶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

云南。栽培。冬季采收。

块状,乌黑色或棕褐?色,有光泽,味涩、苦,略回甜。

37.木香

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

云南、重庆、四川等。栽培,生长3年后秋?季至冬季采收?。

根粗壮均匀,体重坚实,黄棕色,油性大,香气浓。

38.木蝴蝶

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种子。

贵州、广西、云南。栽培,秋、冬季采收。

色白,片大,翅柔软,有光泽。

39.苏木

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

云南、广西等。栽培,秋季采伐。

条粗,质坚实,色红黄。

40.草果

为姜科植物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

云南。栽培,秋季采收。

果大,仁饱满,色棕红,香气浓。

41.茯苓

为多孔菌科真?菌获苓的干燥?菌核。

云南、贵州、四川、安徽等。野生或栽培,全年采收。

个大形圆,体重质坚实,断面色白细腻?,粘牙力强。

42.雪上一枝蒿

为毛茛科植物?短柄乌头的干?燥块根,有毒。

云南。野生,秋季采收。

根长,饱满,质硬脆,断面白色,环明显,粉性足。

43.土木香

为菊科植物土?木香或总状土?木香的干燥根?。

西藏、新疆、四川等。野生或栽培,秋、冬季采收。

根均匀,质坚实,油性大,有香气。

44.胡黄连

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干燥?根茎。

西藏。野生,秋季采收。

根茎粗长,体轻,质硬而脆,味极苦。

华东地区(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淮药、浙药

1.北沙参

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山东等。栽培,夏季或秋季采?收。

细长均匀,表面细洁,坚实而脆,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味微甜。

2.柏子仁

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

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河北等。栽培,秋季采收。

种仁饱满,色黄白,不泛油,无杂质。

3.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山东、浙江、福建等。野生或栽培,秋季采收。

肥壮,色棕褐,光润,质坚实,气香,味微苦。

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

山东、江西、安徽、浙江等。野生或栽培,秋季采收。

粒大,饱满,被白色粉霜,香气浓。

5.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

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栽培,冬季至次年春?季采收。

个大,体重,质坚实。

6.土鳖虫

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地鳖:江苏、上海、浙江、湖北等;冀地鳖:河北、河南、山东等。野生或饲养,夏季捕捉。

体肥,大小均匀,色紫褐,光泽,质轻。

7.太子参

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

福建、江苏、山东、安徽、浙江。栽培,夏季采收。

根长粗壮,色黄白,质坚实,味不苦。

8.西红花

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

上海。栽培,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上午采收。

柱头红棕色,鲜艳滋润,香气浓郁,黄色花柱少。

9.地龙(沪地龙)

为钜蚓科动物?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

上海。野生,夏季捕捉。

条大,肉厚,色棕褐,无泥土杂质。

10.百合

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

江苏、浙江、湖南、甘肃。栽培,8月植株枯萎?时采收。

鳞片小,肉质厚,黄白色,味苦。

11.决明子

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江苏、安徽、四川。野生或栽培,秋季采收。

粒匀,饱满。

12.灯心草

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干?燥茎髓。

江苏。野生,夏末至秋季采?收。

条长,粗壮,色白,体轻。

13.苍术(茅苍术)

为菊科植物茅?苍术的干燥根?茎。

江苏、安徽等。野生或栽培,春季或秋季采?收。

个大,连珠状,质坚实,断面“朱砂点”明显,油性足,能起“霜”,香气浓。

14.明党参

为伞形科植物?明党参的干燥?根。

江苏、安徽、浙江。野生或栽培,春季采收。

细长均匀,黄白明亮,质坚实,断面角质状。

15.荆芥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

江苏、浙江、江西、河北等。栽培,夏季或秋季采?收。

茎细而匀,穗多而密,色绿,香气浓。

16.夏枯草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

江苏、安徽、浙江。野生或栽培,夏季采收。

穗长,色淡棕,质轻,内有小坚果。

17.徐长卿

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干燥?根及根茎。

山东、安徽、浙江、江苏、河北。野生或栽培,夏季或秋季采?收。

茎短,根长,色淡黄,粉性足,香气浓,味苦。

18.预知子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安徽、浙江、江苏、湖北、陕西等。野生或栽培,夏、秋二季采收。

个大,饱满,皮皱,断面色淡黄。

19.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安徽等。栽培,夏季和秋季采?收。

枝紫色,叶绿色而多,香气浓。

20.土茯苓

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浙江、江苏、福建、广东。野生或栽培,夏、秋二季采收。

个大,色黄棕,质坚硬,筋少,粉性大,切面可见多数?小亮点。

21.山茱萸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浙江、河南、安徽等。栽培,秋季采收。

皮肉厚,色紫红,柔软,油润,味酸,无核。

22.乌药

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

浙江、湖南、江西等。野生,全年均可采收?。

质嫩,光滑,气香。

23.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浙江。栽培,冬季采收。

个大、体重、外皮细,质坚实,香气浓。

24.白芍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浙江、安徽、四川。栽培,生长6~7年后夏季或?秋季采收。

根粗长,均匀,质坚实,粉性足。

25.白芷(杭白芷)

为伞型科植物?杭白芷的干燥?根。

浙江、四川、河南、河北等。栽培,夏季或秋季采?收。

根肥大而直,质坚实,断面色白,粉性足,香气浓。

26.玄参

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

浙江、重庆、湖北、湖南。栽培,冬季采收。

根粗壮,体重质坚实,断面色乌黑,有光泽。

27.延胡索

为婴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浙江、江苏、上海等。栽培,夏季采收。

粒大,体圆,色黄,质坚实,断面角质样,具蜡样光泽,味苦。

28.麦冬

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

浙江、四川。野生或栽培,春末夏初采收?。

根肥大,色黄白,木心小,味甜,嚼时发粘。

29.郁金(温郁金)

为姜科植物温?郁金的干燥块?根。

浙江、福建。栽培,冬季采收。

个肥大,质坚实,气香。

30.前胡

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

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山东等。野生或栽培。

根粗壮,外皮黑,质柔软,断面色白,香气浓。

31.浙贝母

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浙江。

个大,肥厚,色白,质坚实,粉性足。

32.木瓜

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安徽、湖北、湖南、重庆等。栽培,夏、秋二季采收。

果实中匀,皮皱,色紫红,肉厚,质坚,气清香,味酸。

33.白头翁

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安徽、河北、辽宁等。野生,春、秋二季采收。

粗细均匀,外皮黄棕色,根头带白茸,断面色黄白。

34.百部(直立百部、蔓生百部)

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或蔓?生百部的干燥?块根。

安徽、浙江、江苏。春、秋二季采挖。

根粗壮,质脆易折断,断面色黄白。

35.菊花

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亳菊、滁菊:安徽;贡菊:安徽、浙江;杭菊:浙江;怀菊:河南;川菊:四川。栽培,秋季或冬季采?收。

花完整,色鲜艳,香气浓。

36.连钱草

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干燥?地上部分。

江苏、浙江。野生,春至秋季采收?。

色绿,叶多。

37.枳壳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江西、浙江、四川、湖南等。栽培,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

个大,肉厚,外皮色青,切口色白,翻边卷口,质坚硬,气清香,味苦酸。

38.香薷

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习称“青香薷”

江西。栽培,夏季采收。

茎色淡紫,花穗多,香气浓。

39.龙眼肉

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福建。栽培,夏、秋二季采收。

肥厚,柔润,昧甜。

40.泽泻

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

福建、江西、广东、湖南。栽培,冬季采收。

个大,饱满,色黄白,质坚实,粉性足。

41.厚朴(凹叶厚朴)

为木兰科植物?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习称“温朴”。

浙江、福建、湖北、四川等。栽培,春末夏初采收?。

皮厚,色紫棕,油性足,香气浓,味辛辣、微苦。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台湾)广药、南药、海药

1.山柰

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

广西、广东。栽培,冬季采收。

片肥,色白,粉性足,香气浓,味辛辣。

2.广金钱草

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广东、广西、福建。栽培,夏、秋二季采收。

茎细,叶多,色绿。

3.广藿香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

广东、海南。栽培,夏季和秋季采?收。

叶多,叶厚柔软,香气浓。

4.化橘红

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广东、福建等。栽培,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

果皮薄,色青,气香,味苦。

5.巴戟天

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

广东、广西、海南等。栽培,全年均可采收?。

根粗壮,连珠状,肉厚,色紫,木心细,味甜。

6.地龙(广地龙)

广东、广西。野生或饲养,春季至秋季捕?捉。

条大,肉厚,色棕褐,无泥土杂质。

抟抟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