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才情”,引得舅舅“杀人夺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版权之争的第一桩公案;其名字更穿越千年,引得父亲将其视作创作标杆;而我在父亲的影响下,化身迷妹,与其在诗作中忘年交谈。这个人,就是刘希夷。

?刘希夷画像

张生丽

豫记

“杀人夺诗”,

中国文学史上版权之争的第一桩公案

刘希夷,初唐汝州人,字庭芝,三岁丧父,随母在外祖父家长大。他姿容俊美,聪慧天成,自幼与舅舅宋之问一起读书,25岁时,甥舅二人同登进士。?

考中进士的刘希夷,虽不曾为官,却能歌喜饮,善弹琵琶,既勤奋好学,也爱游山寺与僧侣交友。年少时他曾壮游三峡,咏唱巫山,履痕江南。

他长于写军旅诗和闺情诗,辞藻婉丽,然意旨悲苦,在当时并未得到诗坛重视,日子过得较为清苦。然而他身故三十多年后,玄宗开元年间,孙昱撰《正声集》,将刘希夷的诗,作为集中之最,由此希夷诗为时人称赏,诗名渐高。

刘希夷

《全唐诗》中今存希夷诗35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代悲白头翁》,这首诗的地位与同时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相比肩,成为诗坛上一个时代的标杆。?

《代悲白头翁》中最光彩闪耀的两句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记得当时父亲感叹说:“就凭这两句,刘希夷足以流芳千古!假如刘希夷能够活到60岁,初唐诗坛上会出现更多佳作,他的诗名能否在李白之上,也未可知。”

然而造化弄人,相传也正因为这两句诗,令同为大诗人的舅舅宋之问起了侵占诗句的歹心,遣人用土囊将刘希夷路上压死。从此才华盖世的刘希夷,年纪轻轻就失去了本可光彩夺目生命。“宋之问杀人夺诗”,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版权之争的第一桩公案。

父亲自号“夷斋”可能与刘希夷有关

我读中学时,还不识得刘希夷。一日父亲下班回来,难得一见十分开心的样子。饭桌上他对我讲起,原来上午参加了重修“夷园”的奠基仪式。“‘夷园’是什么?在哪里?”我问。

从事行政事务、骨子里其实是个浪漫诗人的父亲,兴致勃勃地对我讲述起“夷园”的来历。

?

夷园,是初唐大诗人刘希夷的墓址,位于故乡汝州风穴寺山门东侧。墓始筑于唐,清雍正年间,汝州文人用青石将土墓护砌,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时,墓址被毁坏平掉。

夷园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百废俱兴,在汝州籍书法家张绍文等人倡议下,重修“夷园”。临汝县政府(今汝州市)于年建成纪念堂和厢房各5间,大门一个,由张绍文伯伯亲书“夷园”门额。

诗人与诗人之间,总有些共鸣与情感,隔着千年时光的惺惺之惜,父亲参加的便是这次奠基仪式。父亲在仪式上吟咏三首以为纪念,它们后来被编入父亲的《夷斋初集》中。

?

父亲自号“夷斋”,对于此事,他生前从未刻意说起过缘由。我只记得他曾说“夷”有大弓之意,我们的姓是“弓长”张,父亲还为同样喜欢文学的我起过一个“小弓”的笔名。不过我私下总觉得,“夷”字能被父亲厚爱用以自号,最初或许是因慕诗人刘希夷高名而得。

刘希夷墓

高中时代的我,喜欢周末骑车去汝州城北名胜“风穴寺”游玩,这条路,正好路过“夷园”。夷园是古朴典雅的,背依龙山,面朝黄虎山,门前溪水环绕;然而又是寂寞荒芜的,稍不留神,就会被行人错过。

寂寂的夷园也如诗人生前一般落魄。我更愿意将它比作一座“诗冢”,掩埋着命运多舛的诗人,也掩埋着诸多有待挖掘的诗意才情。??

后世许多文学作品,

可从希夷诗中找到踪迹

从父亲那儿第一次听到刘希夷的名字、第一次吟咏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清丽诗句时,我就一见钟情般记住了这位历经千年、美名不没的才子诗人,并从此迷上了他的所有诗篇。

在读刘希夷诗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悲情而绮丽的希夷诗,影响了后世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

例如《归山》中的“归去嵩山道,烟花覆青草。草绿山无尘,山青杨柳春。日暮松声合,空歌思杀人。”《嵩岳闻笙》中的“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是不是直接影响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情画意?

《孤松篇》中的“独有南涧松,不叹东流水。岂不罹寒暑,为君留青青。青青好颜色,落落任孤直。?群树遥相望,众草不敢逼”,则在百余年后晚唐诗人杜荀鹤的《小松》里“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依稀可见参天树影。

?

至于刘希夷《采桑》中的“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在宋代苏轼的《江城子》中,便化为“纵使相逢应不识”。?

直到清代曹雪芹小说《红楼梦》里,还能找到刘希夷的诗意痕迹。在黛玉《葬花词》中“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的用词与意境,显然与《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异曲同工。

《老子》中讲:“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希夷本意为虚寂玄妙,在我思来,却暗合了诗人及其作品的命运。他生前身后声名可谓“虚寂”,而其诗作却称得上“玄妙”,诗人以自己平民化、非主流的诗风,在短短一生的才华勤奋中,冲破初唐宫廷诗歌的纤巧绮靡,开创清丽豪放新风气,在整个唐诗的璀璨星空中,熠熠着永恒光辉。?

一眨眼,离开故乡快三十年了。每次回去,只要有时间,依然惦记着去风穴寺和“夷园”那里走走看看。听闻近年来,开发扩修“夷园”的呼声日高,我心里也多么希望,诗人的墓园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诗人清丽的诗篇能够更加广为流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张生丽,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学院,供职于河南省农行营业部,业余写作。

推荐阅读:二月二,为啥是一年中的“法定剃头日”

豫记

寻找消失的年味儿

赞赏

长按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