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半耕草庐主人邀我们去他的农庄休闲,品茶观荷采菱尝葡萄。我自然答应了。相约周末。周日下午四点多(我想早点去,观赏他的农庄,再感受一下农人的生活),坐上来接我的车。接我的学生跟我说农庄的情况,她从农大毕业,自然谈得很兴奋。她说,他在那里造了一栋木屋,题为“半耕草庐”,一听这名就觉得文化意味,梭罗在瓦尔登湖岸筑有小木屋,草庐主人原在大学读建筑学,这造房子,自然比梭罗筑的肯定更木屋。又让人想起“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古训,想草庐主人便有这样的寄托吧。只这半耕,似隐隐透出一分无奈与工作之余的散淡。他在杭州湾新区搞建筑设计,其设计作品都有自己的匠心与审美寄托。这名题得好,马上让人想到陶渊明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田园隐居生活。这种生活,也是现代人所向往的。在高架上,车经胜山,在胜山出口处出,往东行胜山大道。同行说,他的庄园毗邻红菱基地,只要看到红菱基地的牌子,他的庄园区也便到了。不一会她说,看到了吗,红菱基地,前面就是一块竖牌,中国红的底子,金黄的“红菱基地”。车到就往北拐,马上就是红菱基地,又马上便是基地东边的半耕草庐,想起老家的“息舍”村,完全中国式的。我们走过木板铺就的菱塘岸步道,往东,就看到那个挂有“半耕草庐”木牌的草庐门头,一跨入门,便满眼是青草的绿。主人说,东边是荷塘,正又含苞,再东边是著名的水云浦。在水云浦边,怪不得主人是那样的钟爱这片农庄了。水云浦还是原生态的,没石驳过,从国道线南的匡堰一直到杭州湾十二塘。纵贯三北大地。如果棹一只小木船,从南往北划,估计25公里。路途,有两岸花香,有两岸最动人的水草鸥鹭,农人的耕作,渔者的鱼虾,不断变化着的土地:水云浦村,红菱基地,半耕农庄,逍林大道,胜陆高架,一江串大塘至十二塘的风雨艰难,快船通道。我们站在水云浦岸,半耕主人说,江里老虾,就是长钳大河虾,很多,鱼很多,还有好多野生红菱。他这一说,又让我记起不朽的民歌——《采红菱》,邓丽君唱的。当时我在乐清古城街道店门口呆呆地听电声《采红菱》,从未听过,醉的。又让人想到诗人沙白的《水乡行》:“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一把撸。”绝对的江南“威尼斯”。这诗还是高考阅读题呢。进入“草盧”,如我的想象,又超出了我的想象。长条的西餐桌上,摆放着青瓷茶盏,还有什么,你可能想象不到。是中间有酱色的坛,坛里插着两朵荷花,一个青莲蓬,我们猜想蓬中的莲子。北门对出是菱塘,那密密挤挨着的菱叶上,正栖着两只白鹭,女生喊,白鹭!白鹭!主人开北门,我们出门塘岸木阶。扑楞楞,白鹭腾起,盘旋在夕阳的天空。它们不大怕人,或许象征地“怕”着腾飞。又停在红菱叶上。这里,所有沟河塘里都是红菱,挤得几乎不见水,好多红菱出水,待采菱姑娘细嫩的手呢。在客厅,听了半耕农庄主人介绍多亩土地上的庄稼,如数家珍后,又听他说傍晚月黑风高的故事。我们去看他在这水云浦岸边所种的五谷水果香芝麻,嫩茭白,黑珍珠玉米。先自然泥塘荷花,文人习气。已经有一批结了绿色的蓬了。现在又有好多菡萏成粉苞,将要羞涩地打朵。荷塘刚灌了水云浦的水,荷们正在感激地畅饮。主人说,这是偶然的一片荷塘,是水云浦的河泥,村里想把这填了,我就趁势说,给我,就种了荷,不料竟长得如此旺,如此美,如此美不可挡,连塘塍上也有苞苞,真的令人惊叹她们的生命力。他指着北塘塍上的荷苞说。我们看到了,就一张荷叶,一支荷苞,羞涩不张扬,谁看了都会去保护她,特别在夕阳间。然后一路过去,跨沟,过桥,历泥路,避让背刮子去除夏草的老农,来到葡萄地。金皇后,是最绿色的,连波尔多液都没洒过,客厅里我门已尝过,农林大学毕业的学生给我摘了一串让我尝,我自然很感谢,毕竟是夕阳下的金皇后。且又引起我的记忆,我父亲,别无长物,又别无兴趣,就喜欢在家的自留地种水果,金皇后是最早种的,虽然这之前我家就有最好的最甜的绿宝石葡萄,只这棵葡萄缠在我家一棵大一围都不止的桂花树上(今正好六月十五,只桂花还没开)。那葡萄,到十一月里,还在桂花树梢,我常爬上去摘,这葡萄通常已水璜,像玛瑙,经霜后,味最甜醇,只是好了白头翁。而他的农庄的这个葡萄,就是近五十年前,我家窗口对出,水缸上面搭棚的一样,那时,水缸里是鲫鱼,浮着火山石,晚上我们在葡萄棚下乘凉,有时几个小朋友可能喝点酒,夜风吹来,吹得我们一切都爽。然后主人带我们去看他的俏玫瑰。还介绍说,这葡萄在成熟前中间点是凹进的,像肚脐眼,很可爱。说着他摘下一颗让我尝,我想,这么青,肯定涩,结果大出我料,醇甜。我问,这大概是第二年结果不是头胎吧,我指的是第一年坐果。因为我看到那葡萄藤该有两个大拇指粗了。他说,都是头胎,说完得意地笑,像他自己的孩子一般。我们只能留下不可思议的惊叹傻样了。东边的是巨峰葡萄,紫色的,市场最常见,因为常见,而且都以为喷农药的,不大好销。他不平地说,我的巨峰绝对不洒一点药,但无论你怎么解说采购者都不相信,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说,我原本是玩玩的种果蔬五谷,现在多了,卖点掉,想不到有不相信的麻烦,这下知道假品挤掉真品的道理了。而烦恼不止于此。巨峰东边就是水云浦了,我们站在水云浦西岸,望南胜山,眺北胜北,新浦,朝东是逍林大道。一带不受污染的江水,安静地流脉南北,即使风比较大,她也比较安静,与水葫芦,与野红菱,与偶尔泼辣的鲤鱼白鲦,安静在这乡村的田野。乡野,夕阳下的乡野,真正的乡野。我们从镇红菱基地的柏油小道折回他的半耕草庐,太阳真的要下山了,那芝麻,那格桑花,那玉米苞,那水岸茭白,都在夕阳的迷离金光下,显出了各自的唯美。晚饭后的农人,白发老两口相依蹒跚,粗壮的中年奶奶拉着花裙子女孩光腚子男孩,也有青春男女,这都是最美的风景。席间,主人说了,农庄的安静被打破,而且又有惊心动魄的故事,让他感叹,想要清静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不易。饭后,我们去草坡赏月。正是六月十五,月亮肯定明亮。于是大家出来,观月。一抬头,皎皎空中好月轮,月边飞着彩云。大家都想到,如果不是闰月,今天就是七月的望日。就是“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前天,也许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那个多情的夜晚。东南风很大,把我们身上的空调味,烟菜味,酒香味,吹得只留下月光香,夜草香,荷花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不知怎的,我总觉着闻到了一股特别的幽香,半耕主人说,应该不可能,这晚间。我说肯定有香味,搜索着,对,是荷塘的荷香,东风吹过来的。我这一说,大家猛然一悟,是呀。就循香去荷塘,那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明月朗照下,其荷尖肯定亭亭含羞。踩在荷塘塍路,有小草,有荷叶多情地牵着你。眼前的荷塘,与傍晚自是别有一番风姿,再加上晚风大,荷叶荷苞摇曳得狂,更增了荷风的清凉与逸美。东边塘塍既是塘塍,又是河岸,水云浦江岸。我们还是很小心地,不然我会像当年脚踩新安江水一样,误入水云浦。在北塍,我拍下了白天没拍的塘塍外长的一支荷花。月光下的一切真是都清纯朦胧之美。月下的草坡泛着叶叶银光,干涸的水沟在月光下,也是一句诗,何况沟盛满了月光,竹笆门安静在月色里。大家纷纷找着北斗导航星,好像都没找到,只有明月边的金星。《咏萤火》有歌曰:“若飞天上去,定做月边星。”据说,这是李白的诗,大概是人们因他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诗句而敷衍出来。只可惜,没拍下月光里的“半耕草庐”。木牌左下还刻着陶渊明的诗: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有所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让人喜欢的草庐。一个很自然的美与自由的冲动,便有很多故事发生。可能,还可听到胜山庙飘来的梵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5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