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黄家富贵rdquo这一
中国画大致分三科:人物、山水、花鸟。当然,最开始都是画在一起的,没有这样的细分。就拿花鸟画来说,直到晚唐五代(-)才成为独立画科。 说到花鸟画的自立门户,有一家人的名字是绝对绕不开的——老黄家:老父亲黄筌、大哥黄居宝、二弟黄居寀。 这家父子三人创立的“黄派”延绵至今,是宫廷画中富贵华丽的象征,史称“黄家富贵”。这一画派成熟于五代西蜀的黄筌,光大于宋初的黄居寀。 创始人黄筌光在《宣和画谱》中的著录就达件,可惜流传至今的只剩一件《写生珍禽图》。 ▲后蜀-北宋黄筌《写生珍禽图》卷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写生珍禽图》,在不大的画幅里描绘了24种小动物,有麻雀、白头翁、大山雀、北红尾鸟、天牛、昆虫、金龟子、一大一小两只乌龟等等。 每种虫鸟的特征把握精准、身体结构描绘得工整细腻,采用了双钩填彩法,线条变化多端,色彩雅致繁华,将羽毛的细柔、蝉翼的清透、龟壳的老硬等质感表现的淋漓至尽。 ▲《写生珍禽图》局部细节 堆砌了这么多形容词,其实就想说明黄筌的画非常精妙,可他的画再好也只有这一幅,证据难免不足。 这里再奉上一则关于黄筌的故事来佐证。 供职于西蜀宫廷画院的黄筌,要负责宫殿软装,皇帝命他装饰宫殿墙壁,他画了姿态各异的六只仙鹤,上墙后这画竟以假乱真,引来了养在宫殿的仙鹤围观。 ▲北宋赵佶《瑞鹤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皇帝大为满意,特为此殿取名“六鹤殿”。 这个故事真实与否难以判定,不过这样的故事之所以能被撰写出来,主要目的是前人想说明这个画师的技艺高超。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黄二代”,黄居寀和黄居宝继承父亲的绘画技艺,把“黄派”发扬光大。 ▲五代十国黄居寀《花卉写生图册》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黄派”的开创性不仅表现在描绘物象的珍奇,在画法上工细严谨、线色相溶,几乎不见墨色勾勒痕迹,情态细腻逼真,显出富贵之气。开创了宫廷花鸟画富丽审美的先河。 观复文化追慕古人状物之精妙,将“黄家富贵”之富丽精美移造于瓷胎之上。以新的载体传承中国审美,让它在这个时代重新焕发光彩。 观复粉彩四季花鸟杯套装是观复博物馆对中国彩瓷和工笔花鸟相结合的尝试。 从彩瓷工艺来看,这是新彩(旧称洋彩)和粉彩两种工艺在高温素烧的杯胚上展现今人的高超技艺。 从杯器的图饰来说,以工笔画法纯手绘精细描绘,瓷胎和画纸截然不同,加之画面复杂,对绘者要求极高,绘制时需一气呵成。 春 青鸟玉兰 古常以青鸟为神鸟,为西王母往来传信;又以青鸟为期,带春而来。 春来而玉兰开,生机盎然。此画谓:青鸟迎风送春来,玉兰报恩满枝开。 夏 翠鸟紫藤 李白有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鸟儿在热烈浓密的紫藤花叶间歌唱,花香亦使人流连忘返。夏之蓬勃跃然而来,愿一切欣欣向荣。 秋 绶带鸟菊花 “绶”亦“寿”,古人常以绶带鸟入画,以喻长寿;菊花则在长寿象征之外,又多了高洁之意。 虽为秋日,但花鸟犹盛,正所谓“秋花秋鸟犹常在,一年好景待君记。” 冬 麻雀梅花 麻雀,无锦绣羽毛使人喜,非候鸟可南飞取暖,冬日亦迎寒而立,毫不娇贵。 苏轼有云:“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于梅而言,是凌寒独自开,暗香遥遥来;于雀儿而言,是寒冷之中,心中亦存赏花闻香的美好念想。 选取优质泥料,手工拉坯、利坯,素烧成型。 手绘四季花鸟画,绘制完成后,再以玻璃白打底,粉彩添色,细腻多彩。 四杯四画,每一幅都是完整图案。花鸟灵动,富有生机。 四杯四画,描绘四季以“春夏秋冬”对应四鸟、四花,祈新愿,寄祝福。 愿年月如花,四季常盛;前程似羽,展翅高飞。 除此套装之外还有和可选哦~ 新年好礼 另外,年货抢先购开始啦! 新春焕新季,年1月18日至1月25日期间,观复商城直接再满减,优惠多多,福利多多,下载观复APP,领券再购买哦~ HappyNewYear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惠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7326.html
- 上一篇文章: JT叔叔慢慢教桔梗汤等方
- 下一篇文章: 一小时自然时光第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