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的饲养管理是一个步步为营的过程。1-20天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这一阶段谁饲养得好,谁就站在“台阶”上,手就触碰到成功的边缘了。一、前20天需要达到的饲养要求1.保证第二十天肉鸡体重达标,在2斤左右,均匀度良好。2.呼吸道病轻微,仅个别鸡只甩鼻,无咳嗽。3.粪便软度适中,不干燥,不散碎,尿酸盐含量适中。二、具体管理技术肉鸡1-20天饲养管理可分成七个阶段。阶段一:进鸡前1天至进鸡前2小时。此段需给鸡舍加温,加至36℃,保持4小时,然后降至30℃,再升温至36℃,保持5小时,手摸立柱、网架、网子感觉温暖,再降温至30℃至入雏前2小时。进鸡前1天反复升温降温主要目的是测试锅炉及棚内加温设备及温控器的工作是否正常;在36℃-30℃条件下,检查通风口,风机是否正常工作;在风机启动下检查窗户、湿帘等漏风处在30℃下是否有进贼风的地方,若有密闭。入雏前2小时,用高压水枪喷洒育雏鸡舍顶、墙壁、过道,鸡舍升温至36℃,等鸡网干燥后,再喷一遍。这样在进鸡前能迅速提高湿度至70%左右。开食盘或开食布撒开口料(要求湿拌料)可用红糖姜水拌,也可用红糖多维拌,水线内有清洁凉爽的清水或葡萄糖或红糖姜水(水温20℃左右),开食布要充足。阶段二:鸡进鸡舍1小时。尽量短时间内把鸡从鸡盒内放出,敲打立柱,或顶棚或敲击金属物体,让鸡尽量散开活动采食喝水。阶段三:鸡进鸡舍1-24小时。要求湿拌料,在5小时后,手摸嗉囊,有30%的鸡嗉囊软度适中,若不足30%,增加开食盘或开食布、继续敲打,让鸡活动采食喝水。10小时,手摸嗉囊,有60%的鸡嗉囊软度适中,20小时,手摸嗉囊,有90%的鸡嗉囊软度适中,24小时,有96%的鸡嗉囊软度适中。育雏阶段的这24小时可称作“黄金24小时”。阶段四:鸡进鸡舍2-7天。这6天保证湿度在60%左右,温度每天降0.3℃。选择质量好的黄芪多糖1克10公斤水,每天5-8小时饮用,维生素C和鱼肝油每天3-5小时饮水,同时要保证鸡群每天喝10小时的清水。如果打算在7天点眼、打针防疫,最好在第六天扩群,满足防疫后的密度,在防疫后3天内不扩群。第五天清理粪便,到第十天刮第二次粪,保证5天内不清粪,减少刮粪引起的羽绒灰尘对肉鸡气管呼吸道的刺激。从第五天开始通风换气,此时鸡的代谢产生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开始增加,只有良好的透风换气,才能保证鸡正常生长发育。阶段五:8-10天。从第八天开始控料,等鸡群把料吃光,嘴敲打料槽时添料。阶段六:10-15天。此阶段呼吸道病发病率较高,若甩鼻的鸡群增加,可用双黄连+肺郁清饮水3-4天。若呼吸道病超过3天,千万不能只用治喘而不治大肠杆菌的药。此阶段鸡群很容易发生粪便不成形或粪便细而周边带水,黄白稀粪,鸡酱粪增多且有气泡。阶段七:16-20天。此阶段选择针对流感、呼吸性传支病毒兼治的中药产品预防用药。通风逐渐加强。通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每个鸡棚的规模、构造、通风设备不同,通风方法也不尽相同。关于怎么通风,需要自己慢慢摸索出科学的方法。前20天,比较好饲养,如果养殖好这20天,那么后期不好养的20多天,就会变得好养,同时会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推荐:夏季养鸡的整体肠道保健方案

1、1-7天,针对免疫抑制造成的弱雏、残雏多,免疫力底下,具体表现为雏鸡的腺胃炎,沙门氏菌,气囊炎等现象。欣感清(固体欣宪康):解除免疫抑制,提升机体免疫力,处理雏鸡腺胃炎,排出经络脏腑中胎粪,使7日龄体重达标(4.4-4.5倍)

原理分析:现在的免疫抑制病大部分是内脏经络不通畅,出现所谓痞症,不能循环复始。欣宪康解除痞症,通条五脏经络,疏通气机。从而彻底解除免疫抑制。

2、10-13天欣浆杆~处理湿热造成的肠道菌和霉菌,进一步处理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为第三周的快速生长做准备。

3、17-20天白头翁口服液(内含制霉菌素和霉菌毒素降解酶),经过育雏阶段的鸡舍内高温高湿,鸡体内的肠道菌尤其是霉菌会生长迅速,从而造成料粪或者采食量不增的情况,处理一下霉菌为四周后的体质和免疫力打下基础。

4.30-33天欣美净(内含霉菌毒素降解酶)~育肥期的重点是快速吃料,快速生长,此阶段由于前期的应激和药物,需要保肝护肾,疏通经络和脏腑湿痰,修复肠道粘膜等,从而提高采食量,使后期迅速增重。

一般来说,14日龄之前的腺胃炎怀疑免疫抑制和孵化后期个高温造成的,处理用欣感清。10天之后的腺胃炎和肠道疾病是因为湿热和霉菌造成的,处理湿热用欣浆杆或者欣胃美,处理霉菌前期用制霉菌素,后期用霉菌毒素降解酶和保肝护肾,效果明显。

所提到的产品详情查看:夏季养鸡特别注意,这样变的更容易!

精选

往期技术文章推荐

新|思|维|养|殖|课|堂

1

张福敬老师年最新“春季养鸡管理”视频

2

张福敬老师:标准厂饲养管理讲课课件分享

3

春季气候特点下养殖厂养殖关键和建议

养殖技术专业网,新思维养殖课堂,仅供大家参考,转载定要注明,尊重作者和翻译者的劳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9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