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腊梅山禽图赏析
点击文章底部“写评论”参与提问,获得上屏机会! 纵观历史,宋徽宗赵佶是所有皇帝中绘画最好的一位,而文文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腊梅山禽图》,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腊梅山禽图》是一幅院体工笔花鸟画,画面构图十分简约,腊梅枝头上的一对山雀相互依偎均向着左侧画面,似乎是将观者的视线引向画外...... 宋徽宗赵佶简介: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年11月2日~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宋徽宗在位25年(年2月23日—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赵佶《腊梅山禽图》赏析: 细赏这幅《腊梅山禽图》,一株腊梅斜出,枝干被山雀所压略弯但依然劲挺欲直伸,极富弹性,此对山雀一正一背相互依偎倚正相生,枝头几点黄梅怒放,似有阵阵清香袭来。瘦金体右下题款和左下跋诗以及腊梅根部两丛花草,弥补了因鸟在画中心比重较大而显头重脚轻之弊病。整体刻画工整细腻,疏朗有致,明快大方。 在《腊梅山禽图》中,宋徽宗自题“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一诗”,借双关语意,表述自己作这幅《腊梅山禽图》构思立意的初衷。 由于画作中无法表现出“鸟语”的声音,亦无法描绘“鸟语”的内容,因此用“矜逸态”的诗句,将白头翁自鸣得意的神态描绘出来,使观画者彷佛听到了它吱吱喳喳的鸣叫声。而下一句的“弄”字,则在腊梅花绽,粉蕊呈露的姿态之外,带出了“花香”。 下半首诗由“白头翁”联想到古语“白头同所归”,意指朋友间情谊坚贞,白头不渝;而“丹青”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颜色,其话色不易泯减,故以此二句喻友谊坚贞,指著白头翁,表白千年不变的心意。 宋徽宗在绘制这幅作品内心充满了希望、理想、爱情与富贵,一种美丽幻想的宁静安闲绘画王国,不经意地浮现在笔意之中。他借腊梅、白头鸟(长春鸟)、山花、蜜蜂等动植物来描写情感和生命的关系。用寒冬季节的植物来诉说生命的坚定,把人们日常生活里,眼中最常见最熟悉的鸟类呈现在画里,借禽鸟之情来表明人间友情和爱情的坚贞。 来源:CCTV文化中国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 传承中华文化公益基金·携手世界行启动仪式视频 总决赛选手和优秀奖代表在中国梦长卷上共同签名视频 欢迎加入我们~投稿ydfvip .白癜风慈善爱心月治疗白癜风有效方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师徒带教自古师徒出CP孙文鑫赖涛
- 下一篇文章: 经方大师胡希恕胃肠疾病的证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