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很多著名的“杀人诗”,比如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他的心上人读后,竟绝食而死;还有白居易的“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也许是无心之语,却令一代佳人关盼盼,魂断燕子楼。不过这些都是旁人所写的诗不是主人公所作,所以悲剧色彩并没有那么浓厚。要说最悲催的诗人当属刘希夷了,他写出了千古名作,然而却也因为这首诗遭人暗害。这首诗名为《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其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年人不同”,是千古流传的名言,而传说也正是这两句诗误了他的性命。刘希夷字庭芝,生于公元年,算是初唐诗人。比较遗憾的是他只活了29岁,死因成谜。有一种流传比较广的说法,说是被他舅舅宋之问所害。宋之问是初唐著名诗人,律诗的奠定人之一,他的《渡汉江》还入选《唐诗三百首》。当时刘希夷拿着这首诗向他指教,而宋之问读后,大为赞叹。尤其喜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年人不同”这两句诗,觉得必能流传千古,于是便起了歹心,想将此据为己有。刘希夷当然不肯,宋之问一气之下,不顾骨肉亲情,命人以土活埋了刘希夷。可怜的刘希夷好不容易写出了千古名作,却落得如此下场。不过后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宋之问费尽心机,也没将这首诗划归所有。虽然《全唐诗》中也记载了宋之问的《有所思》,全诗只有两字之差,“洛阳女儿惜颜色”和“幽闺女儿惜颜色”,但人们还是认为这首诗的原创归刘希夷。由此看来,宋之问不但没有“抢诗”成功,还落得个残害亲人的污名,也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其实除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年人不同”,其他诗句也是可圈可点的。诗歌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为过渡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写的是以洛阳女儿的口吻,抒发了红颜易逝的感慨。开头以“花”起兴,极写洛阳城东的暮春美景。洛阳是唐朝的东都,一向繁华,春日百花盛开,满城春色,令人心醉。可是到了暮春落花时节,柳絮纷飞,落花满地。面对着这漫天飞舞的落花,自是感慨万千,所以历来都有“伤春悲秋”的说法。其实伤的不止是“春光”的流逝,还有人生的短暂。接下来的“松柏摧为薪”、“沧海变成田”更加突出了人世的无常。尤其是“沧海桑田”,本出自《神仙传·麻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如今仍沿用,比喻世事变化之大。接着的“年年岁岁”两句,对仗工整,又富有哲理,历来广为称赞。传说刘希夷写这两句的时候,就觉得有不祥之兆,果然他的预感果然应验了。不过就算如此,他应该也是不后悔的,因为对于有些诗人来说,“诗”就是他们的命。紧跟着的“寄言”一句便是过渡句了,诗人由这一句很自然地转入对白头翁的描写,同样是为了突出世事无常,韶华易逝。别看这个白头翁如今白发苍苍,可是当年的他也曾是翩翩美少年,往来的都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哥。诗人以“公子王孙”四句极写白头翁年轻时的富贵生活,是为了突出他后来“一朝卧病”无人理睬的悲哀。当年有多显赫,如今就有多落寞,今昔对比,将白头翁悲惨命运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同情。最后两句写的已经不仅仅是洛阳女儿和白头翁了,而是上升到了一种历史的高度,揭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岁月无情,人生无常;富贵如过眼云烟,浮生恍若一场大梦。尤其是一个“悲”字,算是全文的“诗眼”,全诗的情感基调也由此而出。全诗从洛阳女儿到白头翁,再到古来的歌舞地,无不抒发了一种世事沧桑的感慨,尤其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虽然颠倒重复,看似啰嗦,却有极强的感染力,警醒了后世无数痴人。后来历代文人对此诗的评价甚高,然而可惜的是刘希夷写出了千古名作,却被舅舅杀害,死时年仅29岁。若他多活几十年,也许会有更多名作传世吧。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xw/1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