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s://m.yyk.99.com.cn/fengtai/68389

孔子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作诗是好事,是雅事,但在我国古代因写诗惹出麻烦的事情也不少。以李白为例,他二十五岁仗剑出蜀,应诏入宫,被玄宗授以翰林之职,写诗作赋,十分红火,深得玄宗信任,几次欲给他加官晋级,却受到了贵妃的阻止。在这件事上,贵妃为何要麻烦诗仙,不愿网开一面,给他一些方便呢?原来,据说是李白写的一首诗得罪了她。这就是著名的李白作品《清平调》之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宫中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这本是一首地地道道歌颂杨贵妃的诗,把贵妃比作当年汉成帝妃子赵飞燕,既娇美如花,舞又跳得好。诗刚写出,杨贵妃也没觉出什么,可经高力士那么一挑唆一点拨,贵妃杨玉环便对李白怀恨在心,联合几个奸臣,非要把他赶出朝廷不可。

原来高力士跟她说,这历史上的赵飞燕可不是啥好人,虽身轻如燕,能歌善舞,才艺双全,宫中第一,可她与其妹赵合德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好。尤其是其姐赵飞燕,不仅善妒,还背着汉成帝,在宫中与其他男子私通乱搞,被成帝发现,她竟将男子藏在墙壁的柜橱里。再联想到自已,最近宫中不是也盛传她与边将安禄山有染、关系暖昧吗?这李白一定是想借赵飞燕来隐射自己,大诗人咋就这样坏呢?

几次枕头风一吹,于是李白没戏。这世上有几个敢不听女人的,唐玄宗也不例外!

如果说,李白写诗,虽然惹出了一点麻烦,但毕竟还没闯下什么大祸,至多被“赐金还山”,翰林待诏不让干了。相比之下,在此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谢灵运,因写诗弄丢了脑袋,就没有李白幸运了。

谢灵运出身贵族世家,祖父谢玄,外祖父王羲之,十八岁袭封康乐公,谁能与他相比?可到了刘宋时,朝廷换代,江山易主,他成了东晋遗臣,整天感到郁郁不得志,游山逛水。永嘉那么大地方,几乎都被他游遍了。

一天,他大病新愈,穿上特制的登山木屐,纵目四望,只见眼下池塘芳草萋萋,耳畔春莺和鸣,心旷神怡之际,一首清新悦耳的诗句从心中油然而起。其中两句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因为这两句诗特自然清新,故历来为人称道。如宋朝吴可在诗中赞道:“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金代元好问更说:“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可就是这样两句写自然景物的诗,最后被人穿凿附会,罗织罪名,也成了谢灵运反叛朝廷的证据,不分青红皀白地将他砍了脑袋。

朝中憎恨谢灵运的权臣恶毒阴险地对宋文帝刘义隆说:“池塘者,泉川潴溉之地,今日‘生春草’,是王泽竭也。《豳风》所记,一虫鸣则一候变,今曰‘变鸣禽’,是候将变也!”硬是无中生有地诬陷他是含沙射影地攻击刘氏浩荡皇恩已经枯竭,一统江山就要易主了。对这样的诬陷,谢灵运当然不能接受,于是起兵反抗,又兵败广州被杀。

像上面这样因诗遭祸,有口难辨,沉冤千古的还有明代的高启和孙蕡。

明代著名诗人高启(——),元末时隐居于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北郭,与友人王行等时相唱和,号称“北郭十友”。他有豪语云:“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表明自己坚决不愿求仕。但洪武三年,他最终迫于政治压力,应诏入朝,授翰林编修。只是时间不长便上表辞官。朱元璋很无奈,只好放还。

苏州剌史魏观仰慕高启才名,劝他移家苏州,以便两人诗词唱和往来。哪知祸从天降,不久有人告发魏观把知府衙门修建在张士诚的宫殿之上,又撰写府志多有谮语,朱元璋便以大不敬罪将他逮捕处斩。如此一来,便牵连到许多人,其中也包括高启。因他曾为魏观写过《上梁文》,其中有“龙蟠虎踞”的违逆之语。更要命的是,高启在任翰林院编修时,写过一首《题宫女图》的小诗,其中有两句为:“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读了这两句,朱元璋想,这不分明是讽剌我杀魏观是捕风捉影而无实据吗?如此讽,真是大逆不道,越想越生气,不由分说,便将高启捉起来杀了(处以腰斩)。

孙蕡,字警敏,诗文援笔立就,词采粲然,有《西庵集》行世。洪武三年,孙蕡考中进士。但仕途不顺,屡遭贬谪,更至被罚为劳役,他十分苦恼气愤。在修筑京城望都门城墙时,他边劳动,边把自己的诗歌配上民间曲调演唱,以发泄心中的不滿与怨愤。朱元璋得知此事,命他入朝朗诵自己所唱的曲词,可并未发现有啥大问题。但不久大将蓝玉伏诛,在查抄其家时,看到蓝玉所收藏的画子中,有孙蕡写的诗,勾起前嫌,便不由分说下诏将他处斩。孙蕡临刑,怨愤难抑,口占一诀云:

鼋鼓三声急,西门日又斜。

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

临死前,他还不忘幽默,耽心今晚在九泉之下临时找不到歇脚过夜的地方,真是悲哀而又可笑!

上面都是因写诗涉嫌对现实不滿或反对权贵而被逐被杀的事例。除此,古代也有因为诗写得太好,而受到他人或皇帝的嫉妒而被杀的。如唐代的刘希夷写了一首诗,名为《代悲白头翁》,中有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见了,爱而欲夺之,可刘希夷不肯让。宋之问便派人用袋子装上土,硬是把他给活活压死了。

隋朝大诗人薛道衡的遭遇也是如此。他在《人日》诗中有两句,“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前两句是:“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受到隋炀帝的激赏,激赏之余便心生嫉妒。心想,我虽贵为帝王,却打死了也写不出这样工巧的诗句。越想越生气,便决定把薛诗人杀了。开刀问斩那天,他问薛道衡,现在我把你杀了,看你还写出写不出“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这样的诗句了。

一个帝王,诗歌写不过别人,就把别人杀了,这叫什么话?如此作为,岂不更显出自己的心胸狭窄,愚昧无知,技拙词乏,妒贤忌能?千载之下人们又会如何去评价他呢?

像这样大搞文字狱的事例,到了清代中期,清高宗乾隆为写诗著文杀害众多文人之事,更是令人发指,其罪恶罄竹难书。其中翰林院庶吉士徐骏有诗“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事不留人”,因诗中涉及“清风”“明月”字样,被认为是心怀大明,对清廷不满,存心诽谤,故判“斩立决”,杀无赦。礼部侍郎沈德潜在《咏黑牡丹》诗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之句,朝廷认为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明皇位,十恶不赦。其时虽沈德潜已死,仍被下令剖棺锉尸,不容稍贷。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xw/13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