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位老教授用一辈子为枇杷改名登上了网络热搜榜,这件事还要从唐朝说起,中国的枇杷通过遣唐使传入了日本,枇杷还被称为“日本山楂”,在福建莆田种植历史悠久,从小与枇杷结缘的林顺权,在年被公派日本留学,发现了在国际上把枇杷统称为“日本山楂”,这对林顺权的触动很大,发誓一定要将这件事情扭转过来,开始了枇杷方面的研究工作。

枇杷熟了

现在的林顺权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教授,这位老人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用在了枇杷的研究、写论文,它的的论文《枇杷:植物学和园艺学》被专业期刊录用,终于在年日本承认了枇杷的原产地是中国。林教授在研究枇杷的同时还在种植技术上下功夫,将自己昔日穷乡僻壤的家乡变成了全国知名的枇杷产区。

林顺权教授

福建的莆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枇杷喜温暖湿润气候,这里的枇杷以果大、外观艳丽、果肉鲜美味甜,成熟期早等特点而闻名,在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莆田枇杷”为地理标志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莆田枇杷的品种多达多种,林教授经过多年枇杷种植技术的研究,采用剪顶留叶插接培育的嫁接苗,将莆田原有的劣质品种和低产区的枇杷园进行改造,实现了良种化和商品化。

成熟的枇杷采摘中

林教授的创举经过网络的报道,引来了16万网友们的点赞,林教授说枇杷种植难,人工的成本高,目前在农村多是老人留守种植,随着年轻人的进城打工,枇杷的种植面积也在快速下降,年的万亩到年剩下万亩,随着电商平台和网络短视频的兴起,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回乡创业,为了家乡枇杷事业发展越来越好,林教授开设的枇杷培训会,专门给年轻人传授枇杷的先进实用技术,让更多的年轻人快速的致富。

枇杷一斤20多元

这几年,种植枇杷的村庄,通过吸引游客打造乡村旅游,满枝头的枇杷的收购价达到了9元,价格持续的居高不下,每年光卖枇杷能有5万元的收入,林教授说在乡村旅游不仅能采摘枇杷,还会被熬制成枇杷膏,一锅的枇杷膏能装60瓶,每瓶卖25元,这个就能收入0元。

枇杷膏

林教授说尝到种植枇杷的甜头,种植的面积也在快速地扩大,随着而来鸟吃枇杷让农民们一阵的心痛,早晨天刚亮,鸟儿的叫声特别的欢快,在枇杷园此起彼伏,一波飞走一波又来,不一会金黄色的枇杷被啄得差不多,在当地粘鸟网不能使用,枇杷园里有人敲锣打鼓,有人往远处放鞭炮,还有人在地里放置稻草人等手段。

鸟吃枇杷

站在枇杷枝头的白头翁

这些小鸟太狡猾,常常跟果农打游击,人刚过去它就飞走了,人一走它又回来了,林教授经过长期观察,采用智能驱鸟器效果比较好,驱鸟器全部挂在树上,藏起来之后鸟儿也发现不了,通过感光芯片控制天一亮就开始工作,这种方式不是简单靠声音去吓鸟,而是通过能量刺激鸟儿的耳膜和脑神经让鸟儿烦躁远离枇杷园的区域。

枇杷园常用的冲击波驱鸟器

各位网友们对林教授坚持一辈子研究枇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了中国的枇杷正名怎么看?对于种植枇杷你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文章的话点个赞。

病害防治还是预防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zz/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