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九九重阳节!

大家要怎么过呢?

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

别忘了,还有最最重要的一项,

敬老。

有句俗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其实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有这些德艺双馨的老人们坐阵,为我们树立榜样,发挥余热,也是一种幸运和福气!

渭南公司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把退休的老人们组织起来,为大家照寿星照、金婚照!

1.王雅义,心中有部抗战史

王雅义退休后,一直没闲着,他爱党、爱国、热爱调度事业。经常为公司的年轻人们讲党课,讲调度。他受抗日烈士武士敏将军儿子之托,奔走数年,搜集历史资料,还原了武将军当年在渭南带兵打仗的足迹,撰写史料万字,收录在陕西省图书馆的《大事记》里。

提起妻子付秀贤,他总是满眼爱与感激,“妻子供我上大学!”与妻子年结婚后,王雅义开始了11年的漫漫求学路,从农村的中学、高中,大专、一路上到省城最好的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家里的一切则由妻子全权打理。如今,王雅义85岁了,这份感激与爱早已融进了每日的你搀我扶、相敬如宾。

2.吴长生,太极教练的健康经

吴长生打太极在渭南可是出了名的,不但自己打,还爱给大家教。附近很多企业都慕名而来要请他当老师。他在渭南公司组建了一支太极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男女老少,来者不拒!致力要把大家的体魄都练得棒棒的!他还细心地把20年来打太极的心得都一点一滴记录了下来,集了一本厚厚的册子。

夫人赵雪琴自然是他的专属陪练,清晨、傍晚,周末,经常看到他俩肩并肩、脚并脚共同锻炼。健康的人欢乐多,你能看出来他俩已经80岁了吗?

3.韩永成,理工男兢兢业业过一生

韩永成和刘翠凤都是年出生,年结婚至今携手度过了61个春秋。

韩永成是早期的电校生,发电专业,那时的教育塑造了他严谨、实事求是的处事风格。他曾在调度、变电等很多专业面都担任重要的技术人员。退休之后10多年,还一直被返聘进行技术指导,为企业,为电力的发展发挥光热。

照相登记名字的时候,妻子先写了名字”刘翠峰”,轮到丈夫写了,他没写自己的名字,笑着先把她的错字“峰”改成了“凤”。

4.张兴武,不善言辞爱写诗

年的张兴武不爱说话,却迷上了写诗,痴迷了快30年,老年大学诗词班从退休一直上到今天。翻烂了两本字典,子女笑他写得都是打油诗,他却笔耕不辍,坚持了下来。如今出版了三本诗集《苍松晚霞》一、二、三。他的诗非常正能量,歌颂国家、歌颂企业,赞美如今的好生活。看了让人信心满满,幸福感满满。

给大家分享一首写给爱人可秀英的诗,《听老伴唠叨》,“坦然面对唠叨声,静坐犹如当戏听。简陋居室无寂寞,鸡毛蒜皮也有情。”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睿智、豁达和幽默,不是宝是什么?

5.王自谦刘淑莲琴瑟和鸣安享晚年

王自谦退休前在渭南公司生技科,刘淑莲在教育科。退休后,他们还经常叫对方“王科长”,“刘老师”。他们的生活也从忙碌工作、辛勤为儿女奔波中,迸发出了新的色彩——他们都爱上了书画。

一笔一墨,一画一诗,他们共同切磋、互相精进,日复一日,多了不少乐趣。每年公司的书画展上都少不了两人的作品,真是志同道合,笔墨生香~

在照相时,很多老人都笑着说,“金婚?应该是钻石婚了!”然而,听着他们的故事,看着他们的默契,还有那从容、豁达、爽朗的笑,哪能觉得这是群80岁的老人?

所以,重阳节,

认真过每一天的人,

就会不畏岁月,

最终惊艳了时光~

我心中的重阳,是“白头翁入少年场”,

是“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作者:孙婧一范晓林

编辑:施禹豪

鸣谢:国网渭南供电公司

长按指纹

一键







































辽宁白癜风医院
北京市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cd/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