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伴晚晴

—金色城市社区付木兰

年秋天,医院一纸“直肠癌”诊断书判了我的死刑。医生亲切地对我说,“手术后,你活过了半年,就有可能再活一年半”。我强忍悲痛大声说,“我要看北京奥运会!”医生笑着说“能看雅典奥运会就不错了!”就这样,我带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伤痛出院回到了家。

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日子里,思绪万千:改革开放25年了,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而我刚退休就要撒手人寰,心不甘啊!愁肠百结,好不悲伤!在亲友们的关怀和启发下,我决心不再沉沦,要过好余下的每一天。重拾我童年的爱好——学习古诗词。

诵读诗词,温故知新。正如苏澈所言“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王维的一首《秋夜独坐》给了我很好的启示,诗云:“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这首五律的前两联写诗人深思与悲哀的神情和意境,此情此景正好应和了我当时的心境。后两联写觉悟和学习:万物有生必有灭,只有大自然才是永存的,而人及万物都是短暂的。诗人时迈人老、感慨人生,斥神仙虚妄,悟学习根本。

是啊,茫茫人生,匆匆过客。来是偶然,去是必然。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我应坦然面对生死,不能就此沉沦,坚持学习,提升精神境界。于是我就拟了一个学习计划:一是每天学习诵读两首诗词,陶冶情操;二是学习医书了解病情;三是学习专业知识,与时俱进。我能下地自如行走的时候,就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认真学习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渐渐地对自己的病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严格遵照医嘱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

学习养生古诗词受益匪浅,既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又收到了实际效果。比如陆游的《梳头》《食粥》《午梦》,程颢的《春日偶成》,白居易的《斋居偶作》等。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健身需健心,心乐才有身乐,乐观旷达,内心欢愉,才能健身强体。怎样才能心乐呢?程颢表示即便老了,生活也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养病期间,我每天独自到附近公园散步,吟诵诗词,自得其乐。初冬时节,我喜欢背诵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如果把人的一生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年龄段,那么橙黄橘绿之时不就暗喻了自己的当下吗?“傲霜枝”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欣赏公园的此情此景,不由得吟诵起欧阳修的《秋声赋》......

我每每读到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时,看云舒云展,妙景无穷;时空交融,境界开阔。体味其中的诗情、理趣,心胸豁然开朗,欣赏眼前的风景。与朋友快乐地交谈。有时甚至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我的职业生涯和财务会计结下了不解之缘,退休了也割舍不下。与时俱进就得不断学习,因此要时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cd/5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