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橘生淮南”这个成语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十》的上一段话。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林清玄对“橘生淮南”的思考更深刻,这种自然现象他也感到迷惑。在林清玄生活的相连的岛屿上,北回归线以南的壁虎叫声非常清澈响亮,以北的壁虎却都是哑巴;若以中央山脉为界,中央山脉以西的白头翁只只白头,以东的同一种鸟却没有白头,被叫做乌头翁。林清玄常常想,如果把西边的白头翁带过中央山脉,它的头还白不白,把南方会叫的壁虎带过北回归线,它还叫不叫?可惜没有人做过这种试验,使人们留下了一些迷思,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只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是不能改变自然规律的。但有一个例子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和思考,在中央山脉走到尾端的地区,由于没有中央山脉为界,同时生长着白头翁与乌头翁,白者自白、黑者自黑;还有沿着北回归线生长的壁虎,有会叫的也有哑巴的,嚣者自嚣、默者自默。那么,或黑或白、或叫嚣或沉默,是不是动物自己的心愿呢,或许是的。调查中发现,有些生物不像壁虎和白头翁,青蛙在进化中有保护色,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很多动物有保护色,类似蜥蜴的变色能力,还有不少动物进化为与环境相似的皮毛。保护色是指动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就是靠保护色避过敌人,在生存竞争当中保存自己的,颜色变化最多样化的还属于海洋生物。狡兔三窟、狐假虎威、鸠占鹊巢……这些让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成语,活脱脱展示出一幅生物世界斗智斗勇、绝境求生的景象。林清玄对壁虎和白头翁的观察,发现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又深入了解了生物的保护色和进化规律,想到了万年前,爬行类的恐龙统治地球,后来地球环境转趋恶劣,这些行动迟缓的庞然大物变得不适应而灭绝,更聪明更灵活的哺乳类动物终于主导地球。生物在汰弱存强,适者生存的严酷的大自然中,学会了出乎想像的本能,因而得以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形成今天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这种生物界的现象,可以想到人追求梦想上。有次冉有问孔子,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自画。”冉有告诉孔老夫子,不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老师的学说,而是因为自己力量有限,理解不了。孔子直接怼了回去:“力量不足的人,走到半路才放弃,而你还没走呢,就说自己不行了。”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容易看低自己,用壁虎或白头翁的思想来面对问题。我们在遇到问题时不是去想办法,不会用青蛙在生存竟争中保护并强大自己,而是直接告诉自己不行。我们很多人都容易受到壁虎和白头翁暗示的影响,一旦有了这种暗示,我们即使回到北回归线或中央山脉也改变不了,因为我们产生抗拒心理。保护色是指动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而我们的保护色就是强大自己。狡兔三窟、狐假虎威、鸠占鹊巢……是动物为了生存而做的,为了自己的志向,为了自己的梦想,我们也要为自己的技能中增加保护色:埋头苦干、废寝忘食、鸡鸣而起、将勤补拙、孜孜不倦、发愤忘食、夜以继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ry/14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