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导读: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的理论一再受到挑战,关于质疑的回答都在这里了,仅供大家参考!

关于脾胃的问答

关于脾胃的问答

问:胃上部分泌酸液,是怎么分泌的,为什么不分泌甜液?

答:脾胃位于中官,味甘属土。脾是阴土,胃是阳土。阴就生寒,阳就生热,寒热相混,变生湿热,湿热蕴酿,酸液乃生。酸,言其消化之初。甜,是说津液之成。

问:蛋白酶、脂肪酶对蛋白脂肪能作初步消化,对淀粉不起作用,何也?

答:胃酸液是湿热生成的。酸液只能起到发酵腐熟水谷的作用。所以仅仅能作蛋白脂肪的初步粗糙消化。淀粉是湿热浓度的腻液,所以胃酸湿热的蒸发与淀粉之气相同,因此不能消化。

问:脾胃的阴阳生湿热,湿热产酸。那么脾的阴,胃的阳,又从哪里来的呢?

答:脾胃阴阳不独是脾胃自己的特性,脾阴是受肾阴的接济。胃阳是受肾阳供应。反过来说,脾为阴土,也有脾阳。胃为阳土,也有胃阴。肾阳也助脾阳,肾阴更助胃阴,互相的济其阴阳,混合变成湿热,酝酿成为酸液,达到发酵腐熟水谷的作用。

问:西说脾不能消化,中说脾专消化,中西抵触多年。西人把脾割去,一样能活,岂不是西医对了?

答:和尚骂秀才,秀才骂和尚,切糕换粽子,一类货色。中医说脾能消化,是指脾的全体,西说脾不消化,是说脾的一部。他割的脾也是一部。若连胰子一概割去,就不会话了。脾的本身之外有个胰子,胰是脾的息肉,在祖国文献《广韵》《正字通》中早有证明。

问:脾与胰本不相连,而是相近,神经与附近器官皆相适应,那么为什么胰属于脾呢?

答:中医这种气化学问很多,与肝左肺右心表肾里一样神理。这正是通天地形骸之外,超出物质的精深哲学,为我祖国所独具的。

问:那么,割了脾后,还有脾阴吗?

答:割脾一部和割去胆一样。胆汁的作用是大的,胆是胆汁的库房,胆汁的来源是肝脏,割去胆并没有割去肝,有肝就有分泌,只是没有储存的库房而已。那么,“脾为胃行其津液”指的是胰。“脾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说得是脾。把脾割去,也就是津荣(血)没有库房了,并不害胰的消化、津液的吸收。

问:西人说食乳糜进人小肠作肠液化、胆什化、胰液化,中医知道吗?

答:《内经》“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说得多明白。中国说消化不独是这几件东西。食入胃中,心阳去煦照,像太阳晒地:肾火的蒸腾,像地气的上升;脾润、胃燥、肝升疏、肺肃降。予《内经注》颇详,兹不备论。我们先说胆汁化吧。上边已经说过,胃中水谷发酵了腐熟了,也就是《内经》说得“如沤”了,这完全是一湿热熏蒸状态(沤得食物起泡,像沤麻的一样)。自然肝气振动,胜土之湿,也就是湿见风则干,也叫“木喜条达”,疏土之浊。《内经》说,“食入于胃,酸先入肝。”固然是酸味的东西先入肝脏,而胃中酝酿的酸液也是入肝。原来肝体本酸,与胃谷之酸同气相求,则肝受其酸。肝受酸后,则肝促胆什分出制酸。那么,这个胆制酸的过程就是风胜湿,就是木疏土。倘若木不疏土,也就是胆不制酸,则胃中苦浊,发为谷疸(见《金匮》黄疸),或者精液槽粕不分而杂下,大便色白,带有酸气,且有酵状,西叫胆色素缺乏,老百姓叫拉天狗屎。胃中之酸,如果胆不制酸,也就是木不疏土,酸则伤筋,而必变成筋痿和?证(食多,瘦而无力,难动)。

问:那么这个胆承肝促,溢汁入肠,肠中酸物,得苦则止的道理何在?

答:这很好解释,如吃酸梅,筋伤牙软,不能嚼物,俗叫“倒牙”。嚼苦物涩物就好了,所以治酸伤筋的痿证,猪胆汁、黄柏、磁石为其要药。

问:中医说,脾胃属土味甘,而胃液是酸的,是否脱离事实,胡说一气?

答:祖国医学说,土为甘,即一切阴阳五行、丹经、兵法、文学各家无一不是以土为甘的。漫说胃液的酸不是甘,即土的味也是否和糖一样呢?胃酸液能生甘,胃本甘而实酸,所以治胃弱必用甘而不用酸。这种超形哲学惟中国所独有,参考《易经》《内经》都能明白。《书经》说“土爰稼穑,稼穑作甘。”《内经》“食入于胃,甘先入脾。”在临床,脾弱者以甘补之。口甘证《内经》名曰“脾瘅”。土味本甘,毫无疑问。胃液反酸是甘遇火而化酸,湿逢热而生酸。你看有火之人食糖发酸,长夏湿热,物变霉酸。你再想胃本味甘,逢心火煦照,肾火蒸腾,甘遇火则酸,那就是偏火的吐酸。胃本是阳土,阳生热,如遇湿寒也生酸。如夏日本热,湿蒸则酸,也就是脾湿盛或肾阴虚的受寒受湿的吐酸了。

问:肝本酸,分泌的液为什么苦?酸主收敛,为什么肝主疏布?

答:《内经》说,“阴中之阳,肝也。”肝是春天,进则为夏,退则为冬。虽然到了春天,而冬寒未净,草木要“孚甲而出”,不得舒畅而作“乙曲”的状态,那就是寒热相混“酸”的意思,也就是《书经》说的“木曲直作酸”,五行家说甲乙木为确解。《内经》又说,“食入于胃,酸先入肝。”在临床肝虚之人用酸补之,肝体本酸是肯定的。分泌的汁贮在胆中,其味大苦,苦是火味,即木生火的道理,也像由春天到夏天的一样。

正因为肝属酸,酸就能收,同气相求,吸收的腐熟酸液。胆味苦,苦属火,由木的酸收,化苦火的赫赫发扬。发扬就是疏散(肺金主敛而味辛,与此相对。见阳中之阴,阴中之阳注)。酸化苦即是由春至夏,也就是由震位到离位。由春至夏是阳气一天一天长起来,阴气一天一天消下去。由震位至离位,当中经过巽位,巽为风,所以说木火相煽,风助火威,火发风生,木丽火明,木生火,酸变苦,肝的分泌是苦可知之矣。

问:肝酸吸收酸液,是酸先人肝,为什么西说肝造糖呢?

答:西说的肝造糖,也就是中说木疏土。肝吸胃液,任何成分的津液由胃中发酵吸收,可能全是酸的。化糖的原因,是由酸历苦而成。苦是火味,就是由木生火,由春至夏,酸遇苦的融合,进化为甘。如木属春,木之果春日多酸,而至夏则甜。夏是苦味,是火,就是酸逢夏则甘,饭酸了,经火蒸则酸退是了。

客曰:夜深矣,君疲矣,异日再来请教好了。

溃疡诀

(1)重寒型

寒证久温可化为热,热证久清可转成寒。

川乌一钱逐渐加至三钱,桂枝四钱,白芍四钱,生姜五钱,大枣十个。每服煎好加蜜一两。

反应:服下疼止。湿盛者脸肿、眼下肿。有时全身起天花状疱。

应用:溃疡寒疼,食道痉挛,食入即吐。脉弦、紧、沉、迟、细涩者,立竿见影。

加药:茯苓。体虚加参,食入即吐,有火逆者不可用。幽门狭窄,钡透始知。

(2)轻寒型

荜茇三钱,良姜三钱,干姜三钱,党参三钱,苍术四钱,甘草三钱。

加药:附、桂、乌药、椒、辛。

(3)大热型

川连四钱,生地五钱,当归四钱,知母四钱,黄柏三钱,栀子三钱,马勃三钱,元参四钱,银花四钱,漏芦三钱,白头翁三钱。

热重加犀角(可以水牛角代之,下同)、石膏。

(4)轻热型

五倍子四钱,蒲公英一两,马勃三钱,玉竹三钱,五爪三钱,半夏四钱,银花四钱,元参三钱,甘草三钱,川楝三钱。

加药:生地、二冬、漏芦、白头翁。

适用于弦细数,津枯火灼,洪数实数之大热者。

(5)寒型吃热药转热

宜用轻热型方加茅根两半引热外行。

(6)寒湿型

草果三钱,茯苓四钱,干姜三钱,附子三钱,木香三钱,香附四钱,腹皮三钱,苍术五钱,川朴四钱,甘草二钱,薏米三钱。

适用于舌腻白,缓涩、迟涩者。

注意,寒湿久燥可转湿热,湿热久清多转寒湿。

(7)湿热型

滑数或缓涩,舌黄如苔。

川连三钱,苍术二钱,川柏三钱,茵陈三钱,川朴二钱,川楝二钱,砂仁二钱,白芍三钱,秦皮三钱,土苓四钱,荷梗三钱,茯苓二钱,半夏二钱,泽兰三钱。

(8)水饮型

滑或弦、沉伏,渴,恶饮。

陈皮四钱,半夏四钱,茯苓六钱,甘草三钱,枳实四钱,川朴四钱,葶苈四钱,榔片三钱,防己二钱,生姜三钱,二丑三钱。

(9)热饮型

弦数,口燥。

葶苈四钱,防己三钱,椒目三钱,川军三钱。

(10)瘀血型

涩,按虚实加减与之,虚加补药,实加泻破。

灵脂三钱,蒲黄三线,白术四钱,川朴三钱,陈皮四钱,甘草三钱,阿胶三钱,当归四钱,桃仁三钱,赤芍三钱。

(11)吐酸型

半夏泻心汤:党参三钱,干姜三钱,甘草二钱,大枣六个,黄芩二钱,黄连二钱,半夏四钱。

(12)重定清润愈损汤

甘草四钱,阿胶三钱,当归四钱,五倍子四线,公英八钱,白矾一钱,儿茶一钱,白及二钱,玉竹三钱。

热加茅根、漏芦,虚加黄芪、山药、内金。用于胃壁娇嫩,纳物即疼,不胜谷气。补前人之未备。









































白癜风形成的原因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