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诗红人不红的唐代诗人刘希夷作品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唐代的诗人百千个,出类拔萃者也灿若星辰。说起刘希夷,恐怕少有人知道他是谁。但若说一句他写的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所谓“诗红人不红”。 此番,专意研究他的代表作。 (一)原诗《代悲白头翁》 [唐代]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二)我的理解和翻译洛阳城东面的桃花和李花,(随风)飞来飞去,会落到谁家去呢? 洛阳城里的女子们都很珍惜自己的容颜,坐在(院中)看着落花长叹一声。 今年的花落了,容颜也变了,明年花开的时候,又有谁在呢? 已经看到松树和柏树被砍伐为柴火了,又听过种桑树的河田变成海的事情。 故去的人已无法再看到洛阳城东的桃李花了,当今人还对着风看落花呢。 每一年盛开的花儿一般无二,但年复一年,看花的人却不同了。 想对那些貌美的青春少年们说几句话,应该怜念那些年近半百的白发长者。 这些白发苍苍的老者真得可怜,曾经他们也是貌美如花的美少年。 花还未落之前,白发老者也曾与达官显贵,王孙公子们,在这芳树下,唱歌跳舞。 也曾在光禄大夫的小池台前,吟诗作对。在曾在将军的楼阁里挥毫泼墨画神仙。 有一天卧病在床,从此没有几个人认识,春三月里欢乐的人们,如今去哪了? 美丽的容颜能保持多久?很快白发如丝乱糟糟。 若看自古及今的歌舞之地,唯有那黄昏时的鸟雀,依然悲鸣(人都已不在了)。 (三)深度解析《白头吟》原本是古辞,从一位古代女子的视角写闺怨之情。 而刘希夷的这首《代悲白头翁》,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既表达了对女子们红颜易逝的惋惜,又表达了对白头老翁的可怜之意。因而,全诗是从两个视角来写。 读着读着,突然发现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的《葬花吟》,跟这首诗的语气和大意颇为相似,就连诗境也有相似之处。不知道曹雪芹是否读了刘希夷的这首诗,但看《红楼梦》中,行住坐卧,动辄就冒出一首诗,便可知雪芹先生是极为爱诗的人,也是极为爱写诗的人。 据统计《红楼梦》有诗词歌赋,行酒令、对联等累计约首。放在小说中,算是旷世未有的。至少我从未见过哪本小说里,会出现这么多的诗词歌赋令。 因此可以推论,清代的雪芹先生是必然读过唐代刘希夷先生的这首《代悲白头翁》的。因此,《葬花吟》也算仿古而作的一首诗。 如果从创作水平讲,我更觉得《葬花吟》更胜一筹。因为将人与花之间的互相怜惜之情,写得透彻心扉。但从内容讲,《代悲白头翁》更胜一筹。因为他将红颜美少年与白头老翁放在一首诗中,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的对比,使得他们形成一幅和谐而美好的画面。充分体现出了作者,最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展望和回溯,发人深省。 除此之外,刘希夷本人的遭遇很让人同情。 因为,在众多郁郁寡欢的诗人当中,刘希夷算得上最惨的。相传,他写好了这首诗,却被自己的亲舅舅,写过“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宋之问看中,意图据为己有。刘希夷少年刚强,怎肯将自己写得作品冠之以他人之名?于是,坚决不肯。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宋之问因此怀恨在心,派了下人,竟然用装满土的袋子将他的亲侄子活活压死了! 说实在,这件事情我仍然抱有怀疑,为了一句诗,竟然不顾亲情,杀人灭口。实在有失文人之风骨,有失尊长的慈爱。 自古及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而宋之问为了一首诗,杀了自己的亲侄,也是事出反常,令人不齿! 不就一首诗吗,至于要了人命吗?宋之问,你怎对得起你的姐姐?舅侄之间,本就亲如一家,而这两舅侄,为了一首诗,却弄到这般田地! 联想到舅侄关系的代表人物:杨戬和沉香。沉香劈山救母,二郎神也是百般阻止,但最后,还是帮助侄子成功救了沉香的母亲,他的妹妹。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想刘希夷一定会放下自己的年少轻狂,而同意署名权让给他的舅舅。毕竟“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活着,还能写出更多诗句,或许,比《代悲白头翁》更精彩呢,但死了,就一命呜呼了!但也可能,刘希夷会作出同样的选择——严词拒绝!大丈夫宁肯死节,也绝不受辱! 作为后人,读到刘希夷的这首诗,便从此多了一层伤感。 刘希夷天妒英才,刘希夷不到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了。可惜啊,可惜! 再查刘希夷和宋之问的出生年月,才发现刘希夷竟比宋之问还年长五岁,刘希夷29岁的时候,宋之问才24岁。 年少气盛的竟是宋之问!24岁便如此心狠手辣,将自己的亲侄子杀害,实在有悖人伦!还好,苍天有眼,宋之问的结局并不美好!56岁时被唐玄宗李隆基赐死了。 可惜了刘希夷,“美姿容,好谈笑,善弹琵琶”。这样一位貌比潘安,多才多艺的青年诗人,却被少年猖狂的小舅舅给杀害了。 哎!可惜啊!可惜! 声明:本文系作者文澜珊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15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解读诗红人不红的唐代诗人刘希夷作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