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没事听播菜直播,有趣、有用 START 今日播菜推荐 主题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节目 网络电台/一句 主播 江冉 “江冉读唐诗”又在播菜直播跟大家相见啦,这一讲,说的是宋之问的故事。宋之问是什么人?看本文标题就知道了。 宋之问和沈佺期齐名,是武则天特别宠爱的进士文臣。在历史记载中,他相貌堂堂、文采出众,可谓是当时一等一的风流人物。 宋之问到底无耻到什么程度?哪怕不讲诗歌,就他办的那些脏事都够好一顿说。 争凶斗狠,不知谦退宋之问十九岁中进士,因才学出众,和杨炯一起被选为崇文馆学士。进了崇文馆后,两人的选择截然不同。 杨炯因为人耿直、不愿阿谀奉承,在官场混得十分惨淡。宋之问则风生水起。 当时的皇帝武则天喜欢文章,尤其是吹捧她的文章。宋之问的才学就派上用场了,他能变着法儿地拍,把武则天哄得眉开眼笑。 龙门应制 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 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 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 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 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 雁塔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 层峦旧长千寻木,远壑初飞百丈泉, 彩仗蜺旌绕香阁。下辇登高望河洛。 东城宫阙拟昭回,南阳沟塍殊绮错。 林下天香七宝台,山中春酒万年杯, 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 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关犹驻五云车。 鸟旗翼翼留芳草,龙骑駸駸映晚花。 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 郊外喧喧引看人,倾都南望属车尘。 嚣声引飏闻黄道,佳气周回入紫宸。 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多年后,武则天的三儿子李显把武则天赶下台。正月三十,李显和他媳妇儿韦皇后在昆明池设宴,让群臣赋诗,由上官婉儿品评高低。当时在昆明池边搭了一栋彩楼,大臣们在楼上写,写好就把纸扔下来。 大家完成的时间都差不多,一时间彩楼前纸片纷飞,偏偏没有沈佺期和宋之问的。又等了一会儿,两人一同扔下。上官婉儿把两张纸分别读了一遍,评价道:这两首诗水平相当,可惜沈佺期写到最后一句力竭了,而宋之问结尾很有力度。 沈荃期最后一句“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意思是我是朽木之质,很羞愧跟这些厉害的大臣们同列。过于谦虚。 宋之问最后一句“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不仅是一句诗,还是一个花式马屁。把碌碌无为的李显比作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并感谢他对自己的提携。 宋之问这个人啊,只要有机会,就搜肠刮肚拍当权者马屁。有才是真有才,可惜用错地方。 嗅觉敏锐,闻风而动这里的嗅觉当然指是政治嗅觉。宋之问做的最绝的一件事,是在武则天还没当上皇帝的时候。那时候高宗重病,武则天培养了一批智囊团(北门学士)来分割宰相的职权。 宋之问看得很明白,皇帝身体不行了,管事的是皇后,他要想发达,就得进入北门学士最核心的圈子。于是,他托小白脸张昌宗给武则天带话。武则天喜欢被吹捧,但不是没脑子,你可以写诗讨她欢心,但想进决策圈很难。宋之问这个打算凉了。 他左思右想,写了首长诗《明河篇》。这首诗写得也非常好,构思奇妙、文笔浪漫,声调婉转凄凉,处处流露怀才不遇的怅惘。把武则天比作天上的银河,把自己比作地上的凡人。 明河篇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 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 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 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可惜呀,倒数第四句“明河可望不可亲”有些不着调,人家堂堂皇后,跟你“可亲”个什么?这首诗写得武则天不太高兴。 宋之问从这件事吸取了教训,之后再吹捧的时候,就改变策略,拍马屁功力更上一层楼。 背信弃义,出卖朋友宋之问因为阿附张昌宗兄弟,在李显上台后被贬到广州一带。他从小娇生惯养,根本吃不了苦。根据历史记载,宋之问被贬的第二年,就偷偷跑回洛阳,想东山再起,那首著名的《渡汉江》就作于逃回洛阳的路上。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回洛阳之后,他藏到老朋友张仲之家里。按理说,张仲之念及当年的交情,冒着生命危险把你偷偷藏在家里,你不该感恩戴德吗? 当年推倒武则天、扶持李显的神龙政变,目的就是赶走武家人,把朝政还给李家。不巧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这个政治投机者,勾结韦皇后,在朝廷飞扬跋扈。政变的主要策划者们当然对武三思十分不满。 宋之问刚来到张仲之家里,就探听到张仲之要跟政变的策划者一起,密谋诛杀武三思及其子。他逃回来的路上早就盘算好了,要想把罪行洗干净,就得找朝廷里最有权势的人撑腰,也就是武三思。 于是他就把张仲之这件事儿偷偷告诉了武三思。结果就是他穿上新官服,而张仲之等人被斩杀。 这件事是被历史记载、无可辩解的真事,也是宋之问有史可考的最大的污点。 见才起意,因诗杀亲宋之问有个外甥叫刘希夷,中过进士但无心仕途,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诗人。 刘希夷写过赫赫有名的《代悲白头翁》。 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宋之问非常喜欢这首诗,据说他还恬不知耻地问刘希夷:“能不能把这首诗让给我,对外说这是我写的,反正你又不做官。我现在要在仕途上进取,这首诗非常有用。” 刘希夷性格很好,当时没忍住答应了,不过最后又后悔了,写得太好实在舍不得拱手送人。 宋之问恼羞成怒,竟然让家奴把刘希夷骗到家里,用土袋活活压死。才华横溢的刘希夷死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宋之问先是投靠张昌宗,又依附武三思,后来武三思被诛杀后,他又投靠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很不满,就对李显说这人留不得。正好,李显也不喜欢他,于是便把他贬到越州(浙江绍兴)。 到了越州后,宋之问写了很多文章反思自己,颇有想改头换面的意思。正当他想走向新的人生的时候,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诛杀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成立了新政权。 新政权翻旧账把宋之问一贬再贬。等到唐玄宗即位,仍对他干过的那些事儿耿耿于怀,最终把他赐死在广西一带。 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和时间会记下一切。 你爱的主播正在阿基米德播菜直播等你 点击标签查看以往精彩~ 情感两性|职场技能|亲子教育|生活服务 开车指南|健康养生|经典怀旧|谣言粉碎 热文推荐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9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二年级下册短文阅读练习每日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