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www.xftobacco.com/

周末正要出门,锁门时发现两只白头翁落在樱珠树上,他们是寻找浆果来了。这是一对夫妻鸟,领地是我家周围。要么在前院几棵洋槐上,要么在后面几个洋槐上。估计我家的樱桃和蓝莓都是他们偷食的。一般情况是闻声不见鸟,两个鸟同时出现视线内比较少见。它叫声好听,有音节,“咕咕”、“咕咕咕彼咕”。关于白头翁,我以前曾写过,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我赶紧拿出相机,隔着窗户拍摄,24-70mm的镜头显得力不从心,小鸟在画面中过于渺小。他们在树上蹦来蹦去,可惜樱桃、蓝莓都没了,龙葵还没有成熟,没有他们能吃的浆果了。

后来,他们又飞到院子西南角的石榴树上,咕咕咕彼咕地叫半天,飞走了。

小时候,我们见到鸟,尤其叫声好听的,羽毛好看的,想方设法抓住或打下来。打雀是我们小时候重要的活动。每年秋季和春季,是候鸟南回北归的时节,我们就想尽办法拦路捕捉。一般是砍棵大树枝子,绑在四五米的杆子上,埋在空旷的野地里,把鸟笼子挂到树杈上,鸟的叫声可以引来迁徙的鸟群落下。

秋天打黄雀(学名黄鹂鸟),冬初打苏雀(学名不知道)。黄雀是翠鸟的一种,可以驯养,雄鸟叫声好听,音节复杂,抑扬顿挫,会拉长声,且羽毛好看,呈老黄和藤黄色。雌鸟羽毛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捉到就放了,或者喂猫了。打黄雀,用拍儿笼,鸟笼上方有四个拍儿,里面放进谷穗和苏子,鸟被笼子里的鸟叫声吸引,落下来,啄食谷穗时,被拍儿扣进去,再也出不来了。

苏雀爱吃苏子籽,故称苏雀。打苏雀一般用滚笼,因为苏雀迁徙时,苏雀黑压压一片,拍儿笼效率低。滚笼比拍儿笼大,一米长,一尺宽,椭圆形,两侧有滚子,上方放着苏子籽,苏雀落下时,一个接一个地滚入鸟笼,只进不出。苏雀比麻雀羽毛颜色深,体型稍大,雄鸟除脑门有撮红毛,肚皮似鸡血石,鲜艳悦目,叫声单一,“嘟嘟嘟”,苏雀被捉着了,养不了多久就死掉,可能是适应不了北方寒冷的冬季。春天主要打黄雀。

冬天还有两种抓鸟方式,一是晚上掏鸟窝,把三四毫米粗的铁丝磨尖,绑在竹竿上,拿手电晚上挨家照房脊,晚上麻雀归巢,用手电一照,非常惊恐,不知道跑。用主干顶端的铁丝扎,一扎一个准,一晚上能抓十几只。现在想想是相当残忍,可是那时候,乐此不彼。

二是用箩筐扣鸟。冬天下完雪,大地白茫茫一片,鸟找不到吃的,哪里有土地就会落下来。我们把雪扫掉,撒上小米,支上箩筐。支箩筐的木棍上绑着绳子,人藏在远处,手拉绳子,感觉鸟进来的差不多了,拉动绳子,箩筐落下,躲闪不及的就被扣住了,概率很大。鸟也在进化,非不得已,不来吃,有时一天也扣不着一只。把抓到的麻雀头拧掉,拔掉皮,油炸吃掉了。那时是肉凭票供应的年代,人们努力寻找改善生活的机会。

每年端午节,正值鸟繁殖的时候,我们到草甸子里端鸟窝。我家西边是呼兰河,河两岸都有草甸子。人走在草甸子上,会有鸟受到惊吓起飞。循着鸟起飞的地方,就能找到草丛中的鸟窝。鸟窝里有正在孵化的鸟蛋,一般是野鹌鹑、布谷鸟多。找到鸟窝,我们就把鸟蛋拿走,鸟妈鸟爸在头上盘旋哀叫,估计是哀求,是怒骂。有时俯冲下来,要啄我们头皮一样。

还有夏天在杨树林里用弹弓打鸟。杨树林是我们打鸟的好地方,杨树枝干挺拔,叶子稀疏,好辨认。我可能不得要领,从未打下来鸟,但有人打下来过,一天下来也能打好几只。被弹丸打中的鸟,都是当场毙命。

现在可能没人打鸟了,一是恢复高考后,孩子们都忙于学习了,接着八十年代初,土地承包到户,人们都在忙活生计,没时间打鸟了。二是外部条件变化了。房子已经改为砖头水泥,没有屋脊,鸟无处作窝了;杨树林没有了,被砍伐了;草甸子改成了耕地,鸟没有了栖息地;观赏鸟笼还可看到,打鸟的拍儿笼和滚笼不见踪迹。关键是人们的认知水平提高了,明白了鸟是人类的朋友的道理,知道保护自然环境了。

年7月1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tx/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