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句古诗词之后74句

7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

7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7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登程去,满腹诗书经纶,我等岂能埋没民间,岂能甘做庸人。

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才,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

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8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兴致正浓的时候提笔写成的诗文气势震动摇撼山岳作成的诗文乐观向上很有气魄可以超出在沧海之上。

8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8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读书读得多了,脑子里积累的东西也就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如神来之笔。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8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站在山的顶峰,往下看,一切都是那么渺小。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渺于一切的雄心壮志。

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落笔时风雨之震惊,诗成后鬼神为之哭泣。

8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我恨不得让新松长到千尺高,而对于恶竹,则必须全部加以芟除。

8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你们(守旧文人),在历史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8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尽情享受这团圆的天伦之乐,但这秋夜的愁思究竟会落到哪户人家呢?

9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谁说小草的嫩心可以报答三春阳光的温暖?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情。

9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物体因为放置得不平产生振动而发出声响,实质上则是指人遇到不平事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9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一只小小的虫子都想去摇动一棵大树真是可笑它的不自量力。

9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

9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9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

9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9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为名山了;水不一定要深,有蛟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9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9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样都是沦落世间的人,既然相逢,无论先前是否认识,都会同病相怜,同声相应.那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相识呢?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字面意思是:在天上希望做自由的鸟儿比翼双飞,在地上希望做可以互相依偎的枝桠.喻意:希望两人一生一世在一起永不分离!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这恨啊,长久不断,永不会有消除的那一朝。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的材质还要等七年以后。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就是醉卧在沙扬上,也请诸君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诗)

——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要好好地勤奋学习和读书,恐怕到年老白头的时候才知道要勤奋读书那就太迟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十年磨成一剑,还未试过锋芒。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有谁知道这盘中粒粒餐饭,都来自那辛勤勤苦的劳动。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男儿何不佩带吴钩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我们的感情将永远不渝。它就像春蚕直到把丝吐尽才肯死去,像燃烧着的蜡烛,直到把自己烧成灰烬热泪才会流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表现了有情人那种难分难舍的心情。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庄周在虚缈的梦境中,忽而梦为蝴蝶,栩栩然自己就是一只蝴蝶。忽而又醒来,发现又是自己又是庄周了。于是他不知是庄周梦为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为庄周了?

、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从前朝国家可以看出,勤俭可以兴盛,奢侈则衰败。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长长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原野,花丛中传来一阵阵雏凤的鸣声,这清脆嘹亮的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悦耳动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

——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比喻在广阔的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能。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啼)

——心中的思绪,想要减断,却怎样也减不断,想好好梳理,却更加的杂乱,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我登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浮云过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残雪压着枝条,树桠上尚留着经过冬天的橘子,冷雷惊起地下的竹笋,不久就要抽出嫩芽来;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若要想振兴国家,首先得作出番事业,打出一片自己的天下,若只图享乐,不思进取,必定会使自己一败涂地,遗臭万年。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那些大祸常常是因为不注意小事造成的,而能干的人也是被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所困。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元宵夜情侣们相会的词句,女孩发给男孩可能是要在这个元宵夜约个会或者送点东西。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人消瘦了,衣带越来越宽松,我始终不曾懊悔,为了思念她,我宁可自己容颜憔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意谓生活环境从节衣缩食变成丰衣足食,轻而易举;若是丰衣足食变成缩衣节食,那就面有难色。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借鉴前朝的兴衰来比较现今的执政之得失。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尊循教材的客观顺序与学生的主观能力去规定学习的课程或进度,不求速的意思。书要熟读后才能理解里面的意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会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看起来似乎很平常,实际上最为奇特超拔,写起来好象很容易,却经历了艰苦的创作过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深山之中。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经典要多读,多读并且深思后个中道理自然也就知道了。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人生有悲伤,有欢乐,有分离,有团圆.而月亮也会有阴.晴.圆.缺的时候.这些事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的,难得十全十美。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无关功利,为给生命一个交代。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风景事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却早已先落下。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花拟人,以景托情,情真意切,表达作者独守闺房,寂寞抒怀以及于佳节思亲愁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这种思念之情无法消除,紧锁的眉头刚刚松开,但在心里却又惦念开了。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这里是菏泽市官方唯一指定的青少年公益写作平台,这里是菏泽市青少年写作爱好者的文学殿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touwenga.com/btwcd/5674.html